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第二十七章 取舍难抉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室鞅 4622 2021-04-06 13:19

  嬴政一言不发地回了咸阳宫政事殿,他虽然什么也没说,可蒙恬却清楚地感受到他浑身蕴着的怒气。说是怒气,还不如说是一种羞恼。本来也是,他嬴政虽说不是什么暴虐不讲理的人,却也是说一不二的铁血人物,又是尊贵无比的一国之君,心底里总带着那么些异于常人的自信。堂堂秦王撕下面子屈尊去求人,却被人四两拨千斤给堵了回来。说实话,蒙恬还没见过有什么人敢像韩非这般执拗大胆,换作他人,恐怕早被嬴政砍了脑袋。

  嬴政之所以能容忍韩非如此放肆,大抵还是怀了些爱才惜才的想法。蒙恬能体察到他心中那混杂了不甘和焦灼的为难情绪,便也没有再烦他,只默默安排人手将扶苏送回沅茝殿,又命蒙毅和章邯回了羽林军去。

  待他回到书房复命时,只见嬴政正斜倚在凭几上,冷目凝神望着书案上的承影剑发呆。

  虽然不想打扰他的思绪,可蒙恬还是缓了一口气,上前一步压低嗓门唤了一声。

  “嗯?”冷不丁被人打断,嬴政猛一抬头,正好迎上蒙恬担忧的眼神。

  “王上还在为韩非之事而烦恼?”蒙恬小心翼翼地问道,却见嬴政微垂眼眸苦笑了一下。

  “过来坐下。”

  嬴政没有抬手,只是微微扬了扬下巴示意蒙恬近前一些。蒙恬不敢违逆,略俯腰身小步趋至王座对面跪坐下来。

  “寡人知你素来喜欢刀剑,承影难得一见,今日有这个机会,你就好好观摩一番吧。”

  蒙恬迟疑片刻,见嬴政微微搭着眼睑,面容平静,便仔细地将承影剑捧到胸前。方才无缘细看,此时才得以将承影一览无余。承影的剑鞘乃是花梨木所制,上裹鲛鱼皮,纹路细密。鞘口处以纯金镶坠一颗暗红色的宝石,盈盈泛着幽幽的光芒。

  “果然是把贵气十足的名剑。”蒙恬啧啧赞叹,刚想抽出剑刃来,转眼想到嬴政正坐在对面。国君面前,不容造次。他压下心底的期待,将握在剑柄上的手收了回来。

  “不看剑身只看剑鞘,你这是观的哪门子赏?”嬴政看出了他的心思,探过身来伸手一拉,将剑身抽出一截来,“这样才能看的仔细些。”

  蒙恬明白他是看出了自己的顾忌,不由心里一暖,忙点头谢恩:“谢王上。”

  嬴政没有说话,微微笑着坐了回去,又恢复了沉默。

  蒙恬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然后用食指轻轻在剑刃上方一弹,清脆的嗡鸣声立即如水一般在寂静的空气中倾泻开来,如一汪清泉,悦耳动听。

  “承影之名,名副其实,臣今日真是开了眼界。”蒙恬满意地笑了笑,利落地将剑身送回鞘中,重又放回书案上。

  “可惜这承影与你不相般配,否则寡人倒是愿意将它转赠与你。”嬴政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目光又恢复了方才的冷清。

  “王上说笑了。”蒙恬吃了一惊,连忙推却,“这是韩非先生随身之物,是他送给扶苏公子的宝物,臣岂能夺爱。”

  嬴政摆摆手,示意他不要慌乱:“韩非不是也说名剑配英雄?扶苏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在他没有成为真正的英雄之前,他也就只配用章邯和蒙毅给他做的那把小木剑。况且……”

  说到此处,嬴政原本明亮的眼眸忽然暗了下去:“承影外柔内刚雍容宽厚,他将承影送给扶苏,也是想借此委婉地提醒寡人,寡人过于严苛,与他并非志同道合之人。”

  见他一副失落的神色,蒙恬忍不住宽慰道:“王上多虑了。依臣来看,韩非虽有大才却不被韩王重视,久被冷落。如今王上慧眼识珠,不惜一切代价请他入秦,待为上宾,韩非无以为报,只好将自己视若珍宝的承影献给扶苏公子,以谢王上的知遇之恩。”

  “是吗?”嬴政长长叹了口气,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愉悦的神情,“比起这一柄宝剑,寡人更希望他能将自己的满腹才学奉献给寡人。可惜啊……寡人能从韩非那里得到的恐怕只有这一柄承影罢了。”

  蒙恬想了想,又试探着问道:“王上真的认为韩非确实不能为我所用?”

  嬴政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抿着嘴若有所思地盯着他,直让蒙恬心里发毛。过了许久,嬴政才缓缓开口,问的却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寡人问你,若是要灭六国,首先该从哪一国下手?”

  猝不及防将话题转到这般重要的事情上,蒙恬不由一愣,继而迅速反应过来:“毫无疑问,自然是韩国。”

  “为何?”嬴政的眉心动了动,继续盯着他问道。

  “韩国弱小,又与我秦国毗邻。近些年来,外战、内乱已经让它濒于崩溃,韩国境内民不聊生。如今三晋中的魏国和赵国已经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再去帮助韩国。此时若是我秦国出兵伐韩,必定势如破竹、手到擒来。”蒙恬将心中所想一五一十全说了出来,再看嬴政,却是一脸诡秘的神色。

  “看来你与李斯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嬴政点点头,挑了挑眉,“李斯从韩国回来之后,寡人曾与他说起过此事,他也认为应该先攻打韩国。既是说到此事,那寡人再问你,既然你说赵国与魏国也已自顾不暇,那么寡人是否可以跳过韩国,先攻赵国?”

  “王上万万不可!”蒙恬一听,猛地坐直了身子,大声否定了他的想法,“若是先攻赵国,我秦国便很可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

  嬴政亦是一怔:“原因何在?”

  蒙恬沉下气来略一沉吟,拱手解释道:“赵、魏、韩三国皆出自晋国,三晋本为一体,互相争伐却也互为依托。尤其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军力大增,实为三晋、乃至六国之首。长平一役之后,赵国虽然没落,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是我们贸然进攻,必然会陷于久战的泥潭。剿灭六国之首战必须速战速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六国以震慑。倘若久战不下,必定会挫伤我军的锐气,而且时间一久,待六国反应过来,又组成合纵之势与我秦国抗衡,那便令我们进退失据了。韩国则不一样,他领土本就狭小,连年征战国力衰微,早已腐朽于内、不堪一击。况且韩国虽然弱小,却如一根芒刺扎在我秦国的心上。这刺虽不大,可正处于要害之处,一旦掉以轻心,很容易被他牵制。”

  “你是说……”嬴政的眉头逐渐拧起,一手轻抚下颌,低声说道,“若是我们跳过韩国去攻打赵国,韩国可能会与赵国联合起来,对我们前后夹击,令我们腹背受敌?”

  “不是可能,是一定!三晋渊源深厚,生死存亡之际一定会同仇敌忾。”蒙恬说到惊心处,忍不住紧握拳头轻轻扣在书案上。

  “嗯,寡人明白了。”嬴政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又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倚在了身后的凭具上。

  察觉出他的异样,蒙恬不放心地又向前探了探身子:“王上,是哪里不舒服吗?看来今日去驿馆还是给冻着了。”

  “无妨,无妨,寡人哪有那般娇气?”嬴政微微闭上眼睛,“蒙恬,其实关于这件事,寡人方才也问过韩非了。”

  蒙恬一愣,再看嬴政郁郁寡欢的样子,他心中已经猜出一二:“那……先生怎么说?”

  嬴政猛地睁开眼,眼神又恢复了一贯的冷峻清醒:“他让寡人先灭赵国。”

  “他……真这么说?”蒙恬很是惊讶,之后便彻底明白了嬴政方才为何那般失落。

  嬴政自嘲般笑了笑:“你说的这些理由寡人也曾想过,当韩非提议要先灭赵国时,寡人还有那么一瞬间的迷惑,以为是自己考虑不周。现在看来,这不过是韩非故意给寡人设下的陷阱而已……若要灭六国、定天下,寡人能依赖的还是你与李斯这些人啊。以前,寡人总觉得李斯的心胸太过狭隘,什么事总是斤斤计较。然而,论及对我秦国的忠心,十个韩非也不及一个李斯。只要他一心为秦国办事、为寡人办事,他那些小毛病,寡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苛责什么了。”

  虽然嬴政说的是实话,可蒙恬心里总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他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默默点头,继而垂了脑袋。

  嬴政似乎并未留意到他的难过,继续说道:“看来寡人该找李斯来一趟了。之前他一直建议寡人在武力征伐之外,还要善用金钱财物来收买瓦解六国朝堂。寡人给了他人,也给了他钱,如今,寡人得让他动一动在韩国安插的眼线了。”

  “韩国?”蒙恬张了张嘴,“原来王上早就对韩国有所准备了。”

  “不然呢?”嬴政忽然大笑起来,“蒙恬啊蒙恬,为了一个韩非而放弃整个韩国,继而放弃我大秦一同华夏的夙愿,这样的蠢事,你觉得寡人会做吗?韩非与天下,孰轻孰重耶?”

  蒙恬听着这话,脸上羞愧难当:“王上教训的是,是臣糊涂了。”

  “你不是糊涂,你只是没有坐到寡人这个位子上而已。”嬴政不以为然地看着他,“既为秦王,便要处处为秦国着想。你可以意气用事,寡人却不可以。”

  “是,臣明白了。”

  蒙恬一面拱手受教,一面暗自叹息。作为秦王,嬴政即便心有无奈,却也只能逼着自己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决定。

  “韩非入秦,韩王以为有韩非在其中周旋,寡人一定不会对他韩国刀兵相向。也好,趁着眼下韩王放松戒备,我们更容易实施既定的计划。”嬴政说着,忽然发现蒙恬有些心不在焉,便又转了话锋,“寡人知道,这离间君臣的勾当你是不愿意去做的,这些拿不上台面的事寡人还是交给李斯的好。至于你,回去以后养足精神、整顿兵马,战场之上,寡人还需仰赖你替寡人冲锋陷阵。”

  “是,臣遵命!”蒙恬猛一俯首,铿锵有力地领了命。

  “陪寡人走这一遭,想必你也是累了,你就先回去吧。至于韩非,寡人有了定夺再告诉你。”嬴政摆摆手,示意蒙恬先出去,见蒙恬顿首起身要走,他又立刻唤了一声,“将这承影剑带出去吧。寡人说了,暂时由你替扶苏保管。”

  蒙恬点点头,伸手取过承影,这才躬身请辞。

  他刚要转身,又听嬴政似是波澜不惊地说了一句:“你在军中多年,一直未能寻到与你相配的剑。寡人听闻韩王有一柄好剑,名为湛卢。待寡人灭了韩国,定取来送你。”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