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归途琅琊
“公主这是做什么?我王离愧不敢当!”王离自觉承受不起,跟着跪了下去。
章邯叹了口气,将二人扶了起来:“时间紧迫,我们长话短说。”
听他如此一说,德音立刻退了几步,转首拭着眼泪。
王离又是难过又是震惊,内疚地望向章邯,却见他一脸严峻。
“我并非是投敌叛国,只是因为眼下实在没了退路,又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将士们白白送死,所以才假意投诚,为的就是能保下这些人,以图东山再起。”
被他的神色所感染,王离稍稍冷静了些:“我已经猜到了。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种人,你这么做一定有你的打算。可是如此一来,你便要被项羽牵制,必须听从他的号令,若是他一心要为楚国报仇,那该如何是好?”
“虽然项羽看起来势不可挡,可他并非毫无顾忌。楚国内部派系众多,联军本来又都只是貌合神离。他们能抛开偏见联合起来,只不过是因为畏惧我秦国,他们的做法和当年的合纵并无区别。我试探过了,项羽并不糊涂,他想要恢复楚国,就必须要认可其他几国的存在,而想要保证这几国能长久地和睦共处,就必须留下我们秦国。那日他亲口答应我,从此以后以函谷关为界,与我们互不侵扰。虽然我不能完全相信他,但眼下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说着,章邯拉过王离的手,语重心长,“我不知道他会如何处置我,毕竟我与他有杀叔之仇。我不怕死,只怕我死了之后无人能懂我今日的安排,无人能接替我未尽之事。所以我才和项羽做了交涉,让他放了你。我向他保证,让你从此之后不再涉足朝政之事,归隐琅琊,安度余生,这些话只是幌子而已。实际上我已经交代给了司马欣、董翳和章平,在我之后要他们必须听你号令,唯你是从。你在军中多年,不论是资历还是威信皆无人能出其右,这些将士们就交给你了,一旦时机成熟,你一定要重振大秦的国威,不要让先帝和大父含恨九泉!”
王离微愣,缓了片刻才明白过来。他刚要说话,忽闻一旁的德音压低声音哽咽一声,心中不觉越发悲戚:“我只猜到你这是缓兵之计,却没想到你已经考虑地如此深远。项羽这个人并非看起来那般豪爽,我被他关了许久,对他有些了解。你不能全然相信他的话,一定要多加小心。”
“我知道,你放心。”章邯一手拍在他的肩头,抿着嘴苦笑,“如今每走一步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仿佛徒手攀爬绝壁,一步走错便粉身碎骨。还好,项羽愿意放你离开,也算是让我安心一些。等你回去之后,一定要将眼下的情势和扶苏说清楚。陛下将天下人心折腾尽失,想要重振旗鼓还需要花费些时间,你让他不要着急,在情势不明之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嗯,我一定尽全力照顾好他。”王离使劲点头,面上生出一丝愧色,“当日巨鹿兵败,我本该以身殉国。可是一想到公子仍在琅琊,还有许多事情未能落定,我便舍弃了尊严、苟且偷生。”
“我那时便猜到你心有苦衷,我只担心项羽会以你为人质,没想到陛下下了诏,认定你触犯国法,要我将你抓回来典刑正法。如此一来,项羽杀你便没了意义,阴差阳错之下你才能侥幸逃生。”
“是啊,只可惜王氏几代的英名全毁在我一人之手。”王离心中苦涩,忍不住长叹,“若不是我当日失策,巨鹿那也不会败得那么惨。全军覆没,几乎无人生还。是我毁了整个计划,才把你逼到如今的境地。”
知他对当日惨败仍是耿耿于怀,章邯轻声劝道:“巨鹿之败不能全怪你。大军连续征伐那么久,身心俱疲,而陛下却又不曾有半分体谅,实在令人心寒。将士们本就生出了顾虑,谁曾想又遇到项羽那般强劲的敌手?那次惨败,我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当日我选择以保护粮道为先,没想到却被英布等人缠住无法脱身,错过了支援你的最佳时机。”
忆起当日惨状,王离忍不住痛心疾首:“楚军出其不意,又士气喧天、不惧生死,仿佛不要命一般。将士们措手不及,首次交锋我们便败下阵来,后来又听闻粮道被断,军心便稳不住了。再后来得知联军四面环围,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那时候军心便一泻千里,再也止不住了。说到底,还是我们小看了楚军,没有料到这天下间还有如此劲旅。罢了,罢了,一切都是天意。”
说着,他重重抹了一把眼睛,转而问道:“对了,我与外界隔绝已久,不知咸阳是何状况?”
章邯摇了摇头,面上阴云密布:“你有所不知,赵高早已挟持陛下,如今刘邦的大军正徘徊在武关外,一旦武关失守,咸阳便守不住了。我这一降,赵高便失去了最后的依靠,只能坐以待毙。为了活命,他一定会与暗通刘邦、里应外合,到那个时候,恐怕陛下性命危矣。”
“那……你可有什么打算?”王离闻言,忧上心头,“若咸阳保不住……”
“刘邦攻入咸阳已是无可避免,不过我相信他不会在咸阳大开杀戒。”
“你何以如此肯定?”
章邯看了他一眼,眼中的神色不知是喜还是忧:“他身边有一贤者,而且他本人看得高远,将民心看得很重。如今他与项羽之间矛盾重重,值此紧要关头,他定然会全力以赴收买人心,怎么会做出屠杀无辜百姓这样的事情来?”
听他这么一解释,王离稍稍宽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
然而章邯却无半分轻松之色:“虽然刘邦的怀柔之策可以暂时免除咸阳的灭顶之灾,可是长久看来,他这样的人更为可怕。从南阳开始,他一路之上对秦人格外宽容,声望与日俱增。若是他在咸阳站住了脚,只怕局面就更加难办了。”
“咸阳是秦人的根,绝不能落入外人之手,所以你是打算用项羽将他排挤出去?”
章邯点点头,语气却十分谨慎:“我们身陷重围,又被赵高陷害,与联军相比不占任何优势,硬碰硬只能自损元气,所以为今之计只有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互相牵制,以此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我想借项羽之力将刘邦赶出函谷关,将关中之地重新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当然我也清楚,借力打力这本来就存在着隐患,一个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所以我会尽量小心,不引起对方的怀疑。”
说到此处,他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王离一眼:“阿离,我想尽办法见你一面,告诉你这些,就是想让你明白我的安排。若是项羽不肯放过我,这些事便只能由你来做了。”
王离微微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话到嘴边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一直在旁沉默不语的德音此刻再也忍不住,嘤嘤抽泣一声压着一声,回荡在不算宽敞的屋中。
“王离将军,邯哥哥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我了解他的想法,也尊重他的决定。”德音极力稳住颤抖的声线,回身将承影从兰錡上取了下来,“我发誓与他同生共死,所以……所以便不能保证是否还能再见哥哥一面。承影失而复得,本来我们打算一起亲手将它交还给哥哥,只可惜不知还有没有这个机会。你此次回到琅琊,请将此剑交给哥哥,并代我向他赔罪。也许,我会先走一步,先去找父皇和母亲,黄泉路上有邯哥哥和我一起,请他不必担心。”
王离望着她手中的承影,一时间视线模糊了起来:“我会将公主的话一字一句全部转达给他。”
“那就多谢你了。”德音轻抚承影,然后郑重将它交到王离手上,“正如邯哥哥所说,天下大势瞬息万变,人心聚散宛如流沙。天意难违,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我们该做的事,然而这结局却并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如愿以偿。但是,无论如何,请你告诉哥哥,让他一定、一定要活下去,因为他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父皇不在了,那些兄弟姐妹也不在了,到最后,可能连胡亥都难逃一劫。他是大秦最后的血脉,千万不要让父皇后继无人,不要让大秦的宗庙无人守护。”
王离听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他猛然跪了下去,将承影高高举过头顶:“公主放心,只要我王氏在一天,就定会豁出性命保护公子周全。”
德音身心交瘁,已无力再撑,脚下不由踉跄几步,被章邯稳稳托住。她回身伏在章邯身前,努力压抑着嗓中的悲鸣,纤瘦的肩头颤栗不止。
过了许久,她终于平静下来,泪水涟涟的面上强扯出一丝惨淡的笑意:“王将军,你和邯哥哥亲如兄弟,我知道你们一定还有些话要交代,我就不送你了,让他代我送你最后一程吧,一路保重!”
“好!”王离将承影背在身后,伏地叩拜,“臣去了,公主珍重!”
将德音安置好,章邯亲自将王离送出城外。
“这是我给你挑选的坐骑,还有这十几个人,都是精锐之士。有他们护送,你一定能安然返回琅琊。”章邯牵过一匹马,轻轻一掌拍在马鞍上,战马似是感受自己即将踏上的征程,忍不住来回踏步,鼻息喘喘,“夜长梦多,路上千万不要耽搁。”
“我明白,你放心,我会星夜兼程抄小路赶回去。”王离上前一步走到他身边,牵过缰绳,“他一人在那里一定日夜煎熬,我会尽快将情况全部告诉他,以免他焦忧。”
明白王离口中所指之人是谁,章邯默默点点头,将声音压得极低:“若我不能幸免,若陛下不能幸免,秦国的宗庙社稷就只能靠他一人了。我费尽心思留下保下这些人,也是想替他存下些力量。从今往后,你便要与他并肩作战,尽全力支持他、保护他。”
“我会的。”王离深吸一口气,将嗓间的酸涩压了下去,“凡事我都会以他为重,绝不会让他冒险。”
“好,好。”章邯想要再说什么,可眼圈已然泛了红。他顿了顿,退了一步郑重拱手道,“山长水阔,后会有期!”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