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二百八十七(临近东海)
“聿哥,他就是小圣人李木子?”孟魂透过人群,盯着街道上正在经过的队伍。
齐聿同样看着被众多百姓所围观的火山令,点头道:“嗯,曾经在凤鸣楼见过,当时宰相裴炎与武承嗣对峙,就是此人施展圣威震慑文武百官,才不了了之。”
孟魂收回视线,看向齐聿问道:“江湖上的人都知道,小圣李木子出自逍遥谷游仙门,他如今虽说被武媚娘招如宫中,但说到底也还是江湖人士,能够成为圣人,自是爱惜自身的羽毛。”
“要知道逍遥谷游仙门,乃是先皇在世时所器重的江湖门派,江湖人士都没有说些什么,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而且司天监火山令虽说是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掌天文历象的朝廷官用机构,但是里面修道之人却占其大半,所以李木子在火山令中,应该会同袁天罡地位一样,这样以来,不仅对逍遥谷游仙门有好处,李木子更是攀上了朝廷这个高枝,何乐不为?”
“而且在朝廷火山令中,古籍之多,修道之人也多,所以李木子去,应该也是有目的的。”
街道上声音吵杂。
孟魂看着齐聿,问道:“相比江湖大门派呢?”
齐聿摇摇头,道:“以前我没有特意了解过,不过由天人袁天罡的《道书》问世,就能引起中土江湖动荡,而且袁天罡当年是为太宗效力,所以我想朝廷火山令中,典籍以及火山令的修道之人,道行也应该不输江湖上的一些门派。”
“这个袁天罡真有如此了得?那日在金凤盛宴,我还是听武媚娘和一些大臣说的,只是觉得此人不过算命了得罢了!”孟魂眉头一皱,略带疑惑的神色,道。
齐聿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叹道:“的确如此啊,袁天罡是川地成都人,在隋朝时曾出任盐官令。在洛阳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虎,将出任武官。并预言三人为官后都要遭贬谴,届时大家还会见面。果然在唐初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由太子李建成举荐王珪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三人正当仕途一帆风顺时,没想到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果然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袁天罡再次相面预测“公等终且贵”,最后都要官至三品,三人前程及结局后来验证都不出其所料。”
“到唐太宗贞观初年,袁天罡以相术预测已是名扬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召见袁天罡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并问他:‘古有君平(汉代严君平,术数大师),今朕得卿,何如?’”
“袁天罡回答说严君平是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在九成宫让他为贞观重臣张行成、马周等人看相,所预测后事无不准确。”
“而且中土帝国都在传闻和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袁天罡的相术传奇事迹是为目今的天后武媚娘看相。当武媚娘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媚娘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法生贵子!’
“武媚娘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杨氏又唤出武媚娘的姐姐(注: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媚娘,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媚娘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孩儿,‘若为女,当作天子!’,目今现在武媚娘在唐帝国大权在握,很多人都担心袁天罡的话会不会应验。”
在民间传说中,袁天罡的神奇故事就更多了,流传最广泛的传说就属李淳风与袁天罡,他们两个在民间认为袁天罡乃是天罡星中智慧之星下凡,所以又称其为“袁天罡”。
“那个时代,当时高士廉看袁天罡为他人看相预测很准,就问袁天罡看自己最后能当什么官?”
“袁天罡逊谢说:‘我自知相命,到今年夏天四月,我的阳数即尽”,果然如期逝世于“火山令”职位上。”
孟魂听了齐聿的述说之后,也是为此感到担心。
齐聿见他如此,盯着他笑了笑,随后伸出手拍了拍孟魂的肩膀,劝道:“好了,不必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担心再多也无用。”
话音落下,齐聿看着街道上渐行渐远的队伍,转过身去,轻声道:“走吧……回客栈……”
说完之后,迈着步子按照来时的路,朝着客栈行去。孟魂则是在原地顿了顿了后,快步跟了上去。
回到客栈以后,仓央穆嘉、惠空、惠英、阿史德鹘、白夜行、蒋峰、江厌离等人都在客栈等候多时了。
齐聿与孟魂回来,白夜行、蒋峰、江厌离三人率先前去相迎,随后仓央穆嘉、惠空、惠英、阿史德鹘也都围了上去。
“聿哥,情况如何?”
“大都督,可有何消息?”
众人皆是问道。
齐聿看了一眼众人,道:“坐下说吧。”
说完,众人都回到了饭桌前,皆看向齐聿和孟魂二人。
苍央穆嘉道:“大都督,情况如何?”
齐聿见众人都纷纷投来目光,嘴角上扬,道:“这队人马的确是朝廷的火山令,不过领队的人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哦?”众人皆好奇道:“领队是谁?难不成是江湖中的大人物?”
齐聿笑道:“是江湖中逍遥谷游仙门的小圣人李木子,此次朝廷动用火山令,是由李木子坐镇。”
“如此说来,那岂不是有圣人介入了?”阿史德鹘秀眉微微一皱,惊道。
齐聿点点头,原本微笑的脸逐渐消失了笑容,并且变得凝重起来,说道:“不错,看来此次来东海,江湖门派前来的人物,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之外。”
蒋峰惊道:“那该如何是好?”
先前在涂山铁佛寺时,蒋峰便一直担心此次前来东海会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如今听齐聿一说,顿时脸色一变,心情变得沉重了起来。
齐聿叹息一声,摇了摇头,道:“静观其变吧,或许前来时我们想的太过简单了,如今看来,我们的势力,也不过是蝼蚁一般。”
这时,仓央穆嘉突然道:“大都督不必担忧,或许是朝廷对《道书》志在必得,所以才会派出小圣人。”
阿史鹘俏脸也同齐聿等人一样,眉头不展,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只有一位圣人还好,若是情况有变,我们怕是只能坐山观虎斗了……”
惠空点头道:“巫师说的是,以我们几个的道行,若是大门派派出的都是弟子,我们还可以争上一争,若是有多位圣人介入,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或是坐山观虎斗,然后找机会行事。”
齐聿点头道:“不错,不过我们不远万里来东海,就算再如何,也要争上一争。”
孟魂闻言道:“聿哥说的不错,既然来了,就算对手在如何厉害,我们也要争上一争,不然真对不起我们白来一趟!”
白夜行听了孟魂的话,一拍桌子,喝声道:“聿哥与孟魂说的不错,我们既然来了,岂能灰溜溜的回去,就算有江湖圣人来了,又有何方!”
被白夜行如此一说,众人相互看了一眼,眼中霎时露出一丝一样,相互点头。
仓央穆嘉双手合十,道:“众位有如此心就好,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信心满满,到时候也不会辜负了我家主人的一番心意。”
齐聿见众人恢复了都是,突然笑道:“嗯,不错,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立刻动身赶赴东海,等到了东海,消息也会得到的很多,如此一来,知彼知己!”
随后,众人付了银两,便离开了客栈,直接去了齐州泉城渡头,上了船。
而后沿着通济渠,朝着东海进发。
齐聿站在船头,双手背后,望着宽阔的河面,叹道:“沁河水,深啊……”
惠空这时从船舱内刚好走出来,听到齐聿的话后,走到齐聿跟前,也望着宽阔的河面,问道:“大都督何意?”
齐聿闻声,转身看去,只见惠空出现在了自己面前,略微诧异,随后哑然失笑道:“没事,发发牢骚而已,惠空大师,你看着通济渠的河水,就如同中土江湖以及朝堂,难道不深吗?”
惠空闻言,看着被风吹起的涟漪,道:“深是深,不过沁水为何意?”
惠空常年待在凉州城,自是很少来中土,更别说这通济渠了,自然不知道运河之所来自沁水。
齐聿皆是道:“大运河的河流,皆是来自沁河,沁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的二郎神沟,自北而南,向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晋城,切穿太行山,自山晋城拴驴泉进入济源市紫柏滩流入河南道,经济源、沁阳、博爱、温县,于武陟南流入黄河。
“春秋名少水,西汉始名沁水,也称洎水,近代称沁河。河长一千多里,沁河也是晋城境内第一大河。”
“二郎神沟?好生奇怪的地名。”惠空道。
齐聿笑道:“大师对中土不了解罢了,二郎沟是出自《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卷八引《襄陵县志》的一句名词以二郎神得名,云:‘父老传云,有白犬不知何来,晨夕出没崖山之上。田夫野竖见而怪之,率众突追,犬遂跃入崖穴不见。乃掘得小洞,内有二郎神像,傍一小犬,宛然肖所追者。众方骇异,以为神明见灵此地,因构庙祀之。今其地名为二郎沟。’按二郎神像旁之小犬,当即哮天犬。”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