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剑歌

章二百九十三(青州才子仕途坎坷)

剑歌 映月 4661 2021-04-06 12:5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二百九十三(青州才子仕途坎坷)

  “裴行俭当然注意到骆宾王在诗中发的牢骚,内心也深表同情。”

  “碰巧这年仪凤元年吐蕃再度入侵,朝廷派裴行俭为洮州道左二军总管,率兵进讨。”

  “说起来仪凤元年唐帝国倒是发生了不少的大事。”

  “高宗仪凤元年,谢无灵率众起义,经过一番战斗,被黔州都督李子和镇压。”

  “曹溪是地名,在广地曲江县双峰山下,帝国仪凤二年,六祖慧能住持曹溪宝林寺,曹溪就此被奉为禅宗祖庭。传说六祖慧能曾在曹溪沐浴净身,一夜之间顿悟佛理,曹溪水因此而成为千年圣水。”

  “ 仪凤元年,西方佛陀波利来到中土,并首次到巴林左旗召庙传播佛教。”

  “同年,四杰之一的王勃去交趾探望做县令的父亲。途经洪都时,都督阎伯屿因重修的滕王阁落成,定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那里宴请文人雅士和宾客朋友。”

  “释怀素决心另著《四分律》新疏。上元三年,奉诏至京师,住西太原寺,听道成讲律。”

  “同年,吐蕃很快联合阿史那都之等进行反扑,并且在仪凤初年,三月起频繁对陇右诸州发起进攻,企图将唐帝国的注意力吸引在西北,借以掩护其在西域和云南的行动。结果是仪凤二年,吐蕃重新攻陷关陇四镇。”

  “而就在这个多事之秋的帝国里,裴行俭决定选聘骆宾王为军中书记,这是一个重要的职务,地位当然比一个县里的主簿要高。”

  “而且战事结束以后,裴行俭作为朝中典选大员,对自己军中的心腹要员还可继续提拔重用。这的确是一个仕途腾跃的好机会,但和上次对待李元庆的态度一样,这一次骆宾王也婉言谢绝,坚辞不就。”

  “他写了一封《上吏部裴侍郎书》给裴行俭,对裴的垂顾之恩表示感谢。接着说明母亲年老,长期卧病,需要他留在身边照顾,以尽人子之情。如果图个人的“荣宠”而“舍慈亲之色养”,让日薄西山的老母,倚闾而望。这种“背恩”的行动,是他所决不能为的。”

  “这封书信言辞恳切,感情诚挚,孝亲之义,剖析精辟,读之令人感动。帝国朝廷有人说足以和李密的《陈情表》媲美,这话并不过分。”

  “裴行俭因故没有出征,仍旧主持吏部工作,于是调任骆宾王为明堂县主簿。”

  “明堂是京县,主簿的品秩为从八品上,比武功主簿上升了二阶。这次职务的小小提升,主要得力于《帝京篇》创作的成功和裴行俭的赏识提携。”

  “骆宾王入狱的罪名是“坐赃”,也就是说有人告发他在长安主簿任上有贪污行为,于是就把他抓了起来。”

  “实际情况是母亲死后,没了后顾之忧。如今朝廷授给他这样一个官职,他就放开手脚,秉公执法,恪尽职守,想在有生之年,为朝廷干一番事业。”

  “谁知这一来,很快就得罪了权要。加上武媚娘控掌朝柄,采取的种种措施,他看不惯的地方,也敢于直言进谏,这就更加招致当权者的嫉恨。既然你老爱揭发别人贪赃枉法,那也就还你一个贪赃的罪名,让你去尝尝铁窗的风味!”

  “骆宾王入狱后,同行给他的惩罚丝毫不手软。”

  “《畴昔篇》在描述这段情事时写到,人们捏造罪名,对他严刑拷打,强迫他承认。他如同邹衍、李斯一样,含冤受屈,有理难伸。骆宾王终于因为自己的“秉性难移”,再一次遭受朝廷政权上的打击,而且和前两次的罢官革职比起来,情况要严重得多。”

  “使骆宾王感到最痛心的,不是肉体上受到的折磨,而是人格被侮辱。”

  “他幼承家教,把刚直自恃、清白做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之所以在宦途中一再遭到波折,就是因为坚持这种清节,不肯放弃做人的原则,与世俗合污。”

  “母亲在世的时候,为求得一家的平安,免得老母为他整天提心吊胆,他在最后阶段的处世行事中,表现得较为克制。”

  “母亲病殁后,没有了这方面的顾虑,所以也就“故态复萌”。”

  “朝中的有识之士.把骆宾王举荐到侍御史的位置上,当然也是看中他清直自守、嫉恶如仇的特点,希望他在“宦海清污”中充分发挥作用。骆宾王自小就怀理国安邦之志,只是长期沉沦下僚,壮志难酬。如今有了这样一个施展才干的机会,他当然尽力奋进,为国效力。”

  “然而他对世事的险恶估计不足,以为只要正道直行,就能冲开一切关阻,所向披靡。但当他驾着“清污船”,刚刚下水,就被一个浊浪掀翻。他自己反成了污物,被“清”者所诬陷。“清”者变“浊”,“浊”者成“清”;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罗织成罪,有口难辩。内心的愤慨和痛苦,可以想见。”

  “整首诗托物寄兴,借蝉自喻,以抒发自己的心志,使长期郁积在心头的忧愤再一次喷发出来。蝉儿居高饮洁,品性高雅,但却受到秋风秋露无情地摧残、使它欲飞不得,欲响无声。”

  “自己一生高洁,耿介自许,但无端受辱,絷身囹圄,长达一年之久。”

  “物我相融,同声相应,使得这首诗的感情分外真挚,寄意十分深刻。”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扯心裂肺的呼喊,喷射出骆宾王的一腔愤怒,读后令人心神为之震撼。”

  “差不多在同运用同一创作手法,托物寄兴、借物明志的名作还有一篇《萤火赋》。”

  “在秋风落叶、四运将衰的季节,诗人累身牢狱,面对漫漫长夜,辗转反侧,怎么也不能入睡。”

  “于是起身独坐,见窗外萤光点点,在黑沉沉的夜空中不断闪烁。此情此景,不禁触发他的感慨。萤火虫彻夜忙个不停,在无边的黑暗中发光自明,虽然点点微光不能把整个昏暗的大地照亮,但这种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于是他借物自励,先对萤火虫的品质作了一番热情赞颂。”

  “然后笔锋一转,由彼及己,表明自己不屈的心志:“彼翾飞之弱质,尚娇翼而凌空;何微生之多踬,独宛颈以触笼?……倘余光之可照,庶寒灰之重燃!”小小萤火虫,尚能“娇翼而凌空”,自己作为堂堂大丈夫,为什么总是“宛颈以触笼”?于是愤然表示,只要一息尚存,定要叫“寒灰重燃”。”

  “骆宾王入狱以后,悲愤之余,一再表示要使自己这堆“死灰重燃”。但在那样的政治背景下,凭借个人的实力,要实现“死灰复燃”的理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永隆元年八月,也就是骆宾王入狱将近二年的时候,高宗皇帝立英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此前有些同情骆宾王的官员曾分头为他申辩,要求平反。在《在狱咏蝉》诗序中,作者有“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的话,说明确有人为他呼喊平反。”

  “ 但正如他担心的那样“怯危机之未安”,诬陷者不肯轻易罢手,平反的动议没有结果。现在皇帝大赦天下,像骆宾王这种“赃犯”,自然在赦免之列。但掌权者并没有赦他的罪责,让他复官,而是贬放到离京城很远的边县临海,去当一个小小的县丞。上次从军边塞,也有戴罪立功的意思;这次贬职临海自然也是降级处分。骆宾王的一生,坎坷多灾,命运实在太凄凉了。”

  “骆宾王于四月底返回长安,即接到贬任临海丞的任命。于是匆匆打点行装,于五月初携家眷扶母棺南下。虽然是戴罪出京,但长安城内的文人学士、故友知交,还是纷纷前来为这位文坛领袖送行。人们把酒举杯,握手言别,离情依依,别意浓浓。场面的壮观,使骆宾王深受感动。作为长期在仕途碌碌奔走的小官吏,骆宾王遭受的始终是排挤打击和无尽的痛苦。但作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文坛巨星,他却时时处处受到人们的热爱与崇敬。才高位下,名显身微,崇高与低贱,伟大与渺小,在骆宾王身上总是奇怪地交织在一起。在世俗混浊、人情冷落的同时,骆宾王也得到真情的抚慰。他在险风恶浪的袭击下,仍能放声歌唱,傲然屹立,坚贞不渝,除了秉性使然,也是因为得到这种精神的支持。”

  “故乡亲友听到骆宾王诬赃下狱的消息,大家都为他提心吊胆。现在听说他已离京南下,任职临海,于是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派人携带故乡父老的问候信北上迎接。骆宾王见信后深受感动,于是写了一封《与亲情书》,着来人返回,向亲友报告平安。信中提到自己长年在外奔波,历经凶险,没有机会和亲人聚面。而今奉命赴临海上任,得以返回故里,和大家共叙亲情。不想亲人竟远道送信,询问平安,“虽未叙言,暂如披面”。说自己一切均好,祝大家暑期康泰。话虽不多,感情却十分浓烈。” 剑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