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三百二十四(谈道)
“那这三位掌门的道行如何?”齐聿问道。
仓央穆嘉笑答道:“至于道行嘛,只能说是一般,王爷前去崆峒山拜访时,将麾下最得意的护卫队‘叱奴’也带在身边里面,当时前去拜访时,曾经与崆峒派八位掌门过招,贫僧也在其中,当时与贫僧交手的是八位掌门中道行最为高深的一位玄空太极门的掌门戒子鳞,贫僧输他半招。叱奴中其他六名成员都与其他六名成员打成平手。”
“那最后一位呢?”一旁孟魂白夜行等人问道。
仓央穆嘉嘴角上扬,道: “最后一位是王爷亲自动的手,几十八招输给了王爷。”
闻言,齐聿心中大惊,没想到北苍小凉王独孤慈竟然也是一位修道之人,而且道行应该非常高深。前些日子在长安城渭水河畔相约时,竟然没有察觉到他是一名修道者,齐聿心中暗自道果然厉害,隐藏的倒是够深的。
想到此处,齐聿也只是在心中琢磨,好一会后看向仓央穆嘉说道:“能够与王爷麾下的叱奴打成平手,果真不一般,看来还是有些道行的。”
至于北苍小凉王独孤慈,齐聿只字未提,孟魂、白夜行、江厌离以及蒋峰听出来齐聿是故意在避问,也都未吱声。
“方才我们听到的动静,应该也是他们三位与五斗米的长老联手所致,不然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动静。”仓央穆嘉说道。
“那五斗米派的人物势力又如何?”孟魂问道。
“这个就不知晓了,我们北苍没有与他们打过交道,不过据我所知五斗米派与正一道出自同一脉,想来势力应该非常强劲,而且圣者也是有的。”仓央穆嘉答道。
众人聊天间,继续观察下方结界处,不到两个时辰,已经又有一大批江湖人士赶到。
“张真人、雲掌门、陈掌门、郑掌门,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哈哈。”随着大批江湖人士到场,领头的一位有份量的修道者朝着崆峒派和五斗米派的队伍行去,同时拱手朝着两大门派的几名真人大声笑道。
说话的是茅山宗的潘子墨,潘子墨口中的张真人、雲掌门、陈掌门、郑掌门四人,分别是五斗米派的张秀清真人,崆峒派三大掌门追魂门掌门雲未戎、夺命门掌门陈敬酒、神拳门掌门郑柔。
“潘真人,说起来我们的确有好几年没有见过面了,家师身体最近可好?”张秀清还礼笑道。
追魂门掌门雲未戎、夺命门掌门陈敬酒、神拳门掌门郑柔三位掌门也都纷纷拱手还礼。
说到家师,潘子墨眼中略带惆怅,叹道:“家师年纪大了,最近身体虽说还好,可是老是忘事,要不是道行高深,怕是和俗世凡人一样,云游太虚了。”
说完,他眼睛一亮,道:“方才我听到结界这边有动静,就立刻赶过来了,不知出了何事?”
张清秀笑道:“方才我与崆峒道友来时,发现这结界乃是北斗望月,所以合力想要打破,不过有些不自量力了,毕竟这是大圣人所布,出了圣人之外,怕是一般人难以撼动其分毫呐。”
“哦?张道友乃有小圣人的道行,都无法撼动分毫?”潘子墨诧异道:“而且崆峒派的三位掌门道行也十分高深,联合起来都未能打破,看来这结界到有些玄机。”
说着,潘子墨又笑道:“还好不是百越魔教的妖人,看到几位我也就放心了,早知道是几位道友,我也就不用火急火燎的赶来了,哈哈。”
闻他打趣,张清秀、雲未戎、陈敬酒、郑柔四人皆是呵呵一笑。
片刻后,陈敬酒说道:“这北斗望月,只有江湖几大顶尖门派的弟子才会的阵法,看来只有等到几大顶尖门派的弟子到了,才有可能打破了。”
潘子墨看向陈敬酒,道:“陈掌门说的莫不是玄琼宫、神剑山庄、佛宗、正一道、净名道、千机派、五照山、苗疆派八门弟子?”
陈敬酒点头说道:“不错。”
潘子墨摇摇头道:“玄琼宫、神剑山庄、佛宗、正一道、净名道、千机派、五照山、苗疆派八门派,只有玄琼宫、神剑山庄、净名道、正一道、千机派有北斗望月的阵法,其他几大门派,估计也没有这等阵法的功法,所以还是等玄琼宫、神剑山庄、净名道、正一道、千机派这四大门派的师侄来了,才有可能打破。”
“方才潘真人听到动静,就火速赶来,相比其他门派的人,也会同样赶来吧。”雲未戎道。
潘子墨摇头道: “来的时候,先前率先走在前面的门派,都受到凶兽九婴的袭击,我们后来的反而没有被注意,最先冲了出来,他们要想赶来,怕是还要等上个一时半会。”
“九婴?”闻言,四人脸色皆变得苍白。
“莫不是凶兽九婴?九头凶兽?”张清秀惊讶道。
潘子墨点头示意道:“是啊,真没想到,这东海扶桑,竟然会有传说中的凶兽,不少门派的弟子,怕是都折去过半了……”
“哎……”
“我等先在此地打坐,等各大门派的弟子到了,自然便知道了。”
……
远处山顶,齐聿等人一直注意着下方的动静,特别是齐聿、仓央穆嘉、惠空、惠英、阿史德鹘五人,都是修道修佛以及修方术之人,听觉最为惊动。
而且开了天眼的齐聿,只要想得到他们在说些什么,自然也能够听到,不过对方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为了防止被他们所察觉,齐聿也只是用天眼看了一眼下方的人。
“那新来的是哪个门派的人物,看他们年纪相仿,而且有说有笑,莫不是认识?”齐聿问道。
仓央穆嘉闻言,皆是道: “那个人贫僧倒是熟悉,他名叫潘子墨,乃是茅山潘师正的弟子。”
“潘师正?”齐聿闻言一怔,眼中露出一丝光亮,疑惑道:“潘师正,此人好耳熟的名字啊,好像在哪里听过。”
仓央穆嘉看着齐聿,微笑道:“大都督在长安城长大,自然是听说过此人,而且此人在朝廷还颇有些地位呢!”
“哦?”齐聿笑道:“我倒是记不起来了,说来听听。”
仓央穆嘉道:“高宗晚年时体弱多病,听说玄琼宫道士刘道合能炼九阳还丹,便下诏在嵩山建太乙观,让刘居住,后又召他进宫,以礼相见,刘道合在京期间,曾引荐潘师正,高宗得知,倾慕之情,溢于言表。上元三年,高宗幸洛阳,召见潘师正,并请他制作佛书,潘师正以“道有所伸,贵有所屈,竟不屑命,对以无为”,却借口不解而推辞。高宗又问他在山中所需可代置于办,以表安慰,潘师正说:“茙松清泉,臣之所需,即不乏矣”。高宗深羡其志向高洁。”
“调露元年,高宗驾幸嵩山,以车舆迎师正到嵩阳观相见,高宗恭礼迎见。面晤后,又亲自送潘师正回到逍遥谷,并下令在逍遥谷中建隆唐观,岭上别起“精思院”,作为他的住所。”
“调露二年二月,高宗乘坐车舆步辇,在洛阳西宫与潘师正相见。九十六岁的潘师正,鹤发童颜,神采飘逸,高宗和武后一见十分高兴,当即称他为神仙。高宗降制命,改嵩阳观为奉阳宫,并修建花园曲径直通隆唐观,还亲笔题额,逍遥谷口立门为“仙游”,隆唐观后苑立门为“寻真”,这二门的名字,都是潘师正所起的。”
“永隆二年,高宗在东都金阙亭第三次会见潘师正,殷勤致礼,诚挚询问三洞、七真的奥义,潘师正一一作荅,高宗特设御宴招待。而且允准封师正为“天师”,在太子府第为师正建宏道神坛,在老君寿宫建元元观。宏道坛和元元观,由潘师正取名,高宗亲笔题额。”
“潘师正所传道茅山宗,经高宗提倡,名躁天下。潘师正与高宗的这次荅问录,经门徒作了系统整理,撰写成《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一书,如今刋刻行传天下。”
“原来是那个老头。”齐聿听了呵呵一笑,道:“我倒是想起来了,早年间我曾见过他一面,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了,听家父说他与高宗交谈倒是唐帝国的一段佳话。”
“什么话?”身后一些没有听说过的人好奇问道。
齐聿道:“早年间潘师正曾经与高宗彻夜长谈,为高宗回荅“三一内丹存守法”。三丹田法,万千之体,存乎一心,一念统摄心志,守护三丹田,向内用心,历经岁月,可炼成内丹如意之体,得其神通却可却一切鬼魅魍魉。这就是茅山宗,传统的内丹修炼法。”
“潘师正回荅了高宗的修道,他认为修道者在修道时不论顿渐,有个层次,他分为“登十转位,得五道果”。“十转位”是:无忧转、净心转、释滞转、道儒转、达觧转、善见转、权物转、了机转、无明转、具足转。“五道果”是:地仙果、飞仙果、自在果、无漏果、无为果。如果修炼十转行满,五果功成,就可证三清大道,出九清之外,恶根就永断了,从而达到得到成仙的最高境界。”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