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一百二十四(父母墓地)
一路上,齐聿好奇先前小法师法相说的“金凤盛宴”,于是问道:“神泰圣僧,听说天后圣旨,邀请三藏寺圣僧参加洛阳城金凤盛宴?”
圣僧神泰乃是得道高僧,自是不会在下俗世的盛宴,也不屑尔虞我诈,所以并没有在意齐聿的话。
他直言道:“嗯,不错,方才你们来之前不久,送圣旨的人刚走。”
众人这才明白,难怪方才神泰圣僧见了他们,说“又”来了一批洛阳城的官差,想来他们是第二批。
齐聿问道:“我们在裴大人府中做事,为何没有听说天后要举办什么金凤盛宴?”
神泰圣僧笑道:“呵呵,无论是先皇在世,还是如今天后垂帘听政,每次一有大的盛宴,第一时间通知的就是佛寺,请佛寺高僧迁至洛阳城的白马寺或是万佛寺居住,待到盛宴时前去诵经。”
神泰又接着说道: “天后改佛家标志‘雍仲’为卍,可想她对佛家还是十分的尊重。”
“卍”这个符号藏语叫做 “雍仲”。雍仲“卍”是佛祖的心印,“雍”是胜义无生,和谐永恒的象征,就是诸法的空性与真谛;“仲”是世俗无灭的意思。
乃是天竺以及独为部落突厥人和蒙古人所传,天后改字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大千世界东部,皆为唐帝国凌驾。
神泰圣僧说话可以说非常的注意,咬字准确,让齐聿等人找不到任何的漏洞。
齐聿又问道:“天后可有说为何举行金凤盛宴?”
神泰圣僧摇头笑道:“只是说走大事件要宣布,其他的贫僧未曾多问,我们佛家乃是世外,本不稳红尘之事,奈何太宗时期却封为了‘国教’,目今只得遵从。”
齐聿闻言心中暗自称道,还是太宗深谋远虑,看的远呐。当年玄奘大法师西行归来,让中土无数和尚尼姑为之信仰佛教,若是不奉为国教,一旦势力壮大起来,越发不可收拾。
而且皇家古卷记载,当年玄奘大法师晚年要移居嵩山少林寺,也被太宗李世民被驳回了,就是这个理。
众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座红色拱门外,拱门两侧墙壁延绵至山下,望不到尽头。墙壁内外皆种植了许多的树木,偶尔几声鸟语,显得格外的幽静。
众人停在拱门外,神泰圣僧巡视众人,道:“此乃三藏寺陵墓,贫僧就送诸位送到此处。”
而后神泰圣僧抬头望了望西边落日,又到“现在天色已晚,等到诸位任务结束后,由贫僧的徒弟法相带领几位去前院厢房内居住,明日一早在下山返回洛阳城。”
说完,又将目光放在法明小法师身上,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道:“法相,你可知错?”
法明知道师傅说的是他下山贪吃野果的事,低头行礼,低声道:“弟子法明知错。”
“嗯。”神泰圣僧点头,叹道:“知错就好,下次且不能再犯,你随我去藏经阁抄经文去吧。”
“是,师傅。”法明低头道。
神泰与法明离开后,在场只留下齐聿、齐风、刘晓泊、尹河、江厌离、陆白静、白夜行、蒋峰还有法相小和尚九人。
瞥了一眼神泰圣僧和法明的背影,齐聿叹息一声,很难想象,眼前这位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和尚,竟然是玄奘大法师的弟子,目今江湖以及中土的小圣人之一。
法相双手合十,道:“众位施主,贫僧再次等候,一会查完后,由贫僧带领众位前去厢房住处。”
众人点头。
齐聿回过神来后,看向齐风等人,道:“我们进去吧。”
众人应声,跟着齐聿走进了拱门内的院子。
进入院子内后,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片森林,森林树木高大茂盛,放眼望去,森林深处都是一望无际的佛塔。
这些佛法都是用石块搭建而成,高的三丈,矮的有一丈,每块石头的大小不过半尺左右。
“公子,这些是?”齐风原地转了一圈,惊奇道。
齐聿双手背后,同他一样,原地转了一圈,将四周佛塔看了个遍,说道: “这些应该就朵帮功德塔,圆寂后的高僧,功德无量,全都坐化在这功德塔之中。”
无量功德塔又称“玛尼堆”,帝国之外的蒙古族人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
“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
陇右道之外的一些西边的小国内,在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
同时,朵帮也被称为“玛尼堆”、“神堆”、“功德”。
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
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西方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
传言说这种安葬习俗是玄奘大法师从天竺狮子国等国家带回来。
刘晓泊道:“公子,你说伯父伯母的墓穴会在哪?这里这么大,功德塔少说也有千座,若是一个一个找的话,找到明天都不一定能找到。”
闻声,齐聿沿着所有功德塔最中间的石路走了有十来步,又仔细的观察了所经过的功德塔。
沉吟片刻后,他眉头一挑,看向众人,道:“这些功德浮屠塔越往内,石块就越新,看来是从外向内堆积的。父亲母亲大人安葬不过几个月,相比这些功德浮屠塔来说,应该继续深入才是。”
说完,齐聿率先朝沿着小路,朝着深林深处走去,刘晓泊等人紧跟其后。
深林间微风徐徐,齐聿迈着沉重步子,手握铁剑,一步一步的有着,仿佛每一步都走的艰难困苦。
齐风、刘晓泊等人跟在他的身后,仿佛察觉到了他的变化。变化随然微妙,却依旧逃不过这些常年跟随他的弟兄。
众人不知猜测出可能是因为即将要见到齐忠书的坟墓缘故。不过碍于以往齐聿在长安城的威严,众人才没有吱声。
走的约有半柱香的时间,白夜行的声音突然响起,道:“公子,看那里!”
众人惊醒,先是看向白夜行,随后又顺着白夜行的手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一颗参天古松树下有一座冢田,看墓碑与后方的冢墙的样子,应该是新修不久。
而且墓坊与功德浮屠塔有段距离,看样子不像是三藏寺的僧人冢坊。
“那里是一座新的冢田,而且不同这些功德浮屠塔。”白夜行指着远处东南角一处带有石碑的冢,道。
齐聿盯着远处冢田,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情绪,而是沉声道:“走,过去看看!”
来到冢田处,齐聿看了一眼周围,墓坊周围已经长满了野草,看上去极为的凄凉。
当齐聿的双眸盯向墓碑时,无声无息间,两道泪水从眼眸中流出,顺着脸颊滑落在了地上。
这是一座夫妻的合葬墓坊,墓坊前的墓碑上刻着“齐忠书,先珠之墓。李氏李梨儿之墓。”
齐忠书,字先珠,还有他的爱妻李梨儿。
“扑通”一声,齐聿猛然间跪在了地上,身后齐风、刘晓泊、尹河、江厌离、陆白静、白夜行、蒋峰皆和他一样,跪在地上。
两代忠臣阁老,如今却落个如此下场!
回忆昔年他意气风发:
少年英姿焕,手中笔似剑。
廖廖纸上行,足踏万里山。
遨游长安城,意气风发兮。
染灰落民间,帝赏金光散。
繁华京城展鸿图,谣叹青色早或晚。
拳碎突厥白夜梦,持笔力斩倭人船。
笑谈赤壁曹阿瞒,火烧莲城八十万。
今朝为善重用兮,朝霞起腾万里空。
悬镜中人如白月,街头人儿梨花开。
红袖添香春梦长 ,春秋岁月静了好。
……
“父亲,母亲,孩儿不孝,来看你们了……”齐聿双手按在地上,额头抵在在双手间,颤抖着声音。
“哇”……他再也压制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他至今都没有想到,半年前的洛阳城一别,竟然与父亲母亲从此阴阳相隔,没有了家人,他甚至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身后七人听到耳边撕心裂肺哭声,不知不觉中都红了眼,至亲的人被杀,是他们的话,同样会痛不欲生吧?
他们何时见过公子齐聿这般模样?若不是失去了最亲最爱的人!
远处山外青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是如此的美丽,正上方的天空,一抹月光伴随着点点星光时隐时现。
齐聿的哭声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的没了声音。
半个时辰后,齐风等人察觉气氛不对,齐风轻轻叫唤了一声“公子。”
无人应声……
“公子?……”齐风轻轻又叫唤了声,齐聿依旧没有回应。
似乎想到了什么,齐风左右看了看刘晓泊等人,众人同时惊呼:“不好!”
话音落下,众人猛然站起身来,朝着齐聿扶去。
扑通……,众人的手还没有触碰到齐聿,齐聿便已经一头扎在地上,倒地一动不动!
齐聿倒地不醒人事,众人皆是大惊失色,齐风赶忙将齐聿扶起,只见齐聿脸颊潮红,嘴角竟然溢出了鲜血。
齐风见状,看向刘晓泊,急切道:“晓泊,你懂的一些医术,快看看公子这是怎么了?”
刘晓泊哪能没注意到?他眉头一皱,盯着眼前一动不动的少年,眼中露出担心之色,说道:“二公子怕是气火攻心,晕了过去。”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