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二百八十一(疑心)
通过种种古籍,所以大多数江湖人士还是略有耳闻,但是时隔朝代更替,中土格局变迁,至于东海的长洲,的确不知道在具体的哪个方位。
在客栈待了几个钟头,涂山的雨似乎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听着客栈内的百姓、商人、江湖人士疑云纷纷,齐聿等人端起热茶,继续呡茶。
客栈外,街道上已经没有行人了,只听那滴滴答答的雨滴,掉落在房檐上的声音,掉落在街道上的声音,不知不觉,有了些凉意。
有人不惜叹道:“苦是俗世苦,人是俗世人,俗世冷暖,繁花落尽,不知乱的谁的浮生。”
齐聿嘴角溢出一丝笑容,看向仓央穆嘉、阿史德鹘、惠空、惠英四人,道:“以前在古卷典籍上看过有关《海内十州记》的传闻,不过古十州,究竟在目今中土的什么位置,齐某倒是也不清楚,也不知东海长洲到底在东海的哪个位置,各位有什么看法?”
惠空、惠英、阿史德鹘、仓央穆嘉四人听了齐聿的话后,互相对视了一眼。
惠空看向齐聿道:“大都督,东海根本没有长洲,如何能够寻得长洲?”
闻言,齐聿眉头一皱,心中腾起了一种不详预感,不过一想到四人目今还跟着他,于是放下了心中担心,扫视一眼四人,道:“什么意思?”
惠空双手合十,道:“我曾听师傅说过,古中土有十州,而东海的则是瀛洲蓬莱仙岛,即蓬丘,方丈洲在东海中心,扶桑在东海之东岸。至于长洲,乃是青丘,南海辰巳之地,江湖人士知之甚少,所以才了解错了地方,只知东海有天地异象,却不知是何地,至于长洲,更是无稽之谈。”
听了惠空的话齐聿心头一阵,眼睛稍微微眯一下,随后又回到了自然,之所以心头一阵的原因是因为惠空说的东海没有长洲。
齐聿对古十州知道的甚少,还都是在典籍上读的,但是惠空却知道,不免让齐聿有些担心,担心惠空会不会反水。
自从到了凉州,以及仓央穆嘉与鸠摩罗什寺的僧人认识,所以知道仓央穆嘉与鸠摩罗什寺的僧人处于一根线上的蚂蚱,都效力与小凉王独孤慈。
至于众人现在身处一线,虽说表面上如同战友,但是实难保证眼前这几人是否将他包括在内。
但是为了不引起内讧,所以齐聿只是眯了眯眼,并没有显露太多神态。
而且齐聿如今对东海了解的也甚少。所以只能寄人篱下,韬光养晦。
齐聿看向惠空,问道:“高僧对古十州了解甚多,不妨与本都督说说,大家同为凉王效力,都知道了也可知彼知己,这样夺取《道书》的把握也就大些。”
惠空道:“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太玄仙官宫室,宫室各异,饶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处,甚肃肃也。”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兽不然,灰中而立,毛亦不焦。斫刺不入,打之如灰囊。以铁锤鍜其头,数十下乃死。而张口向风,须臾复活;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和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年。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许,晦夜即见此山林,乃是此兽光照,状如火光相似。取其兽毛,以缉为布,时人号为火浣布,此是也。国人衣服垢污,以灰汁浣之,终无洁净。唯火烧此衣服,两盘饭间,振摆,其垢自落,洁白如雪。亦多仙家。”
“长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各五千里,去岸二十五万里。上饶山川及多大树,树乃有二千围者。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青丘。又有仙草灵药,甘液玉英,靡所不有。又有风山,山恒震声。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元洲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涧水如蜜浆,饮之长生,与天地相毕。服此五芝,亦得长生不死,亦多仙家。”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川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物如割泥。亦饶仙家。”
听惠空说到流洲位于西海,齐聿不免将西海的绿洲与其联系到了一起。西海出了巍巍昆仑,也就是有昆仑墟下的沙漠绿洲了,起初到目今,齐聿还去过几次,所以猜测昆仑山下的沙漠绿洲,很有可能就是流洲。
随后,惠空又接着道:“生洲在东海丑寅之间,接蓬莱十七万里,地方二千五百里。去西岸二十三万里。上有仙家数万。天气安和,芝草常生。地无寒暑,安养万物。亦多山川仙草众芝。一洲之水,味如饴酪。至良洲者也。”
“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洲上多凤麟,数万各为群。又有山川池泽,及神药百种,亦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使力士掣之,他处乃断,所续之际终无断也。”
“传闻,武帝天汉三年,帝幸北海,祠恒山。四月,西国王使至,献此胶四两,吉光毛裘,武帝受以付外库,不知胶裘二物之妙用也。以为西国虽远,而上贡者不奇,稽留使者未遣。又,时武帝幸华林园射虎,而弩弦断。使者时从驾,又上胶一分,使口濡以续弩弦。”
“帝惊曰:‘异物也!’”
“乃使武士数人,共对掣引之,终日不脱,如未续时也。胶色青如碧玉。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帝于是乃悟,厚谢使者而遣去,赐以牡桂干姜等诸物,是西方国之所无者。又盖思东方朔之远见。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
“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于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于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秦始皇时,西胡献切玉刀,无复常满杯耳。如此胶之所出,从凤麟洲来,剑之所出,必从流洲来,并是西海中所有也。”
惠空将话说道此处,齐聿心底已经隐隐约约觉得他的话有了可信度。在洛阳城金凤盛宴时,则天门下,大千世界东部,万方来朝,古羌献的昆吾割玉刀与夜光环,就是与惠空所说的《海内十州记》相互吻合。
当时古羌献给武媚娘的昆吾割玉刀与夜光环,就是《海内十州记》中记载的传说中的宝物。传闻周穆王时,西域人向周天子进献了一把昆吾割玉刀和一个夜光环。那宝刀切玉如泥,那杯是白玉之精琢成的,在黑夜能发光。黄昏时,把玉杯放在庭院中间,杯口朝天,等到天亮,甘美的露水会盛满杯中,那汁水十分香甜。这宝杯确实是神仙所用的器物。
当然,不止只有这件事,还有乌桓部落献给武媚娘的玄黄天府,也都是《海内十州记》记载的宝物,《海内十州记》记载:贺真如有“五宝”和“八宝”。五宝之一叫“玄黄天府”,形似朝板,长八寸,宽三寸,上圆下方,有小孔,是黄玉制品,能祛除兵灾、瘟疫和其它灾害。
就在齐聿思考的同时,惠空接着道:“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真仙灵官,宫第比门,不可胜数。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洲上有大山,形似人鸟之象,因名之为神鸟山。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种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以香熏死人,更加神验。”
“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又献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黄。命国使将入呈帝见之,使者抱之,似犬,羸细秃悴,尤怪其非也。”
“问使者:‘此小物可弄,何谓猛兽?’”
“使者对曰:‘夫威加百禽者,不必系之以大小。是以神麟故为巨象之王,鸾凤必为大鹏之宗。百足之虫,制于螣蛇。亦不在于巨细也。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当知中国时有好道之君,我王固将贱百家而贵道儒,薄金玉而厚灵物也。故搜奇蕴而贡神香,步天林而请猛兽,乘毳车而济弱渊,策骥足以度飞沙。契阔途遥,辛苦蹊路,于今已十三年矣。神香起夭残之死疾,猛兽却百邪之魅鬼。夫此二物,实济众生之至要,助政化之升平。岂图陛下反不知真乎?是臣国占风之谬矣。今日仰鉴天姿,亦乃非有道之君也。眼多视则贪色,口多言则犯难,身多动则淫贼,心多饰则奢侈。未有用此四者而成天下之治也。’”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