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二百八十九(观光来信)
江都,春秋时期属吴国。
秦楚之际,项羽欲在广陵临江建都,始称江都。
秦政王二十四年,秦灭楚,地属秦国的广陵县。
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建江都县,此后县域历经多次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江都先后属吴、越。
汉初,称扬州为广陵郡。
汉高祖刘邦封侄刘濞为吴王时,曾建都于此,称吴国,后又更名为江都国。
汉景帝前元四年,江都始建县,隶属于江都国。
“江都”之名,始见于史,称江都者,按郭璞江赋云:“表神委于江都”。
大概是以江水都汇于此,故而得名;另一说称江都者,“乃江淮的一大都会”,二说并存,皆与水有关。
汉元封五年,江都和广陵两县各划分部分地域建舆县。
梁朝以后,江都县历北齐、陈、北周,时废时置。
北齐、北周复立江都县时,均隶属江阳郡。
隋开皇初年后,江都县属吴州;隋开皇九年直属扬州;隋大业元年,隶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江阳县并入,江都县又划分至兖州。
而且江都要比山阳大的多,所以兵马颇为较多。
所以说二者皆是唐帝国的重要地域。
“那聿哥认为山阳和江都两个地域,哪个更加适合?”白夜行问道,
白夜行的话自然也都是众人的疑问,所以白夜行的话音方才落下,仓央穆嘉、惠空、惠英、阿史德鹘等人皆看向齐聿。
齐聿见众人投来目光,低头思索一会,轻声道:“山阳虽说距离东海近,但是相比江都而言,却没有江都繁华。所以若是去江都落脚的话,应该可以遇到很多江湖的大门派,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了解情况。相反,若是去山阳,虽说距离东海较近,但是也一定有江湖门派考虑过这种情况,所以去了不一定就是好事,而且《道书》献世,大门派了解的情况自然会多一些,我们若是去了江都,获得的消息会很多一些。”
闻言,阿史德鹘看向齐聿,说道: “大都督说的有利有弊,不过妾身倒是也有看法。”
阿史德鹘一向很少提出看法,此次竟然语出惊人,着实让众人感到意外。
“哦?”齐聿看向阿史德鹘,诧异道:“巫师有何看法?”
阿史德鹘看了一眼众人,将目光定格在齐聿身旁,道:“大都督,容妾身说一句,江都越是繁华,越是危险,江都越大越繁华,江湖人士越是会往江都汇聚,到时候前去东海,岂不是与虎同行吗?”
此话一出,众人也都点点头,觉得阿史德鹘说的有些在理。
这时,仓央穆嘉突然笑道:“虽说半句如伴虎,但是相比之下,与大门派保留些距离,然后同行,才是上上策。晚上我选择,我会选择大都督的策略,毕竟大都督所说的,利大于弊。”
惠空闻言,也点点头,道:“虽说已经有一名小圣人驾临,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太过在意,江湖门派如此之多,到时候群蚁食象,还不知道谁会赢谁会输呢!”
惠空话音落下,惠英看向惠空,道:“师兄说的在理,而且目今为止只有一位小圣人降临,我与师兄、穆嘉高僧、以及鹘巫师还有大都督的实力加在一起,未必会比不上一个小圣人,要知道师兄的法器莲花台,动用道行足以让百人覆灭,再加上穆嘉高僧与我还有大都督以及巫师,我们的队伍,绝对有实力和那些大门派派出的弟子,有一战之力。”
此话一出,白夜行、孟魂、江厌离、蒋峰四人瞬间愣在了船舱之内,就连齐聿也为惠英的话感到微微惊讶了一下。
从上州凉州出发至今,齐聿一直都没有见过惠空、惠英以及阿史德鹘施展过实力,就连仓央穆嘉也只是在长安城时,让疯子调查过此人,才知道他的实力。
现在听惠英一说,齐聿顿时才意识到几人的实力问题。
“我们真的有实力与小圣人一战?”齐聿双眼微眯,略带不相信的神色,问道。
齐聿之所以不相信,自然是有原因的,且不说大圣人,就单凭金凤盛宴上徐夫子一指碎剑,敢问谁能与其争锋?
见齐聿不大相信,惠英看向惠空与仓央穆嘉以及巫师阿史德鹘三人。
三人领略惠英的意思,同时看向齐聿。
仓央穆嘉道:“惠英道友说的不错,只要圣人不多,我们绝对有一战之力。”
听了仓央穆嘉的话,齐聿等人这才安下心来。
……
两天后,船只沿着通济渠,抵达江都地域,一眼当数,河面上皆是一眼望不尽的船只,这里便是著名的江心沙洲千年古渡瓜洲渡头。
瓜洲最初为长江中流沙冲积而成的水下暗沙,随江潮涨落时隐时现,出现在汉朝以后,因形状如瓜而得名,又称瓜步或瓜埠。晋朝露出水面,成为长江中四面环水的沙洲,岛上逐渐形成渔村、集镇。
此后由于泥沙淤积,从瓜洲古渡口建设以来,到唐帝国已经与北岸陆地相连,成为长江北岸的渡口。
从此瓜洲作为南北向运河与东西向长江十字形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漕运(南方的粮食北运京城)与盐运(沿海两淮盐场的海盐西运内陆)要冲,帆樯如织,无数客旅经此南来北往,迅速发展为江边巨镇。
而且瓜洲古渡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瓜洲,是京杭大运河入长江的重要通道之一,为“南北扼要之地”,“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每岁漕船数百万,浮江而至,百州贸易迁涉之人,往还络绎,必停泊于是,其为南北之利”。
此刻,瓜洲江面船舶一眼无尽,商船、渔船多不胜数。
当船只靠近渡头,更是可以看到偌大的渡头,人潮拥挤,忙碌不堪。
下了船以后,便是瓜洲镇。
瓜洲位于北与江都江相望,北距扬州十八里地,东距扬州港二十里地。
瓜洲镇镇域面积广阔,不加驻扎的兵马,光是百姓人口就足足有五万多人。
瓜洲镇区沿古运河两岸依南北向布置,瓜洲镇下管辖:瓜洲、冻青、红庙、运西、明星、蒋庄、东石、戚桥、建华、鞠庄等地域。
目今秋季,雨水较多,全镇万亩良田,更是金碧辉煌,其中耕地七千多亩,水面五千多亩。
下了船之后,队伍进了瓜洲镇,在瓜洲镇内的一家客栈暂做调整。
此刻是晨食之后,几位重要的人物都距离在客栈二楼一间厢房内议事。
“大都督,瓜洲被望江都,南临扬州,我们是按照原计划在江都落脚还是趁着天色还早,前去江都?”阿史德鹘问道。
说完,齐聿看向众人,商量了一下后,才道:“先在瓜洲镇落脚,打听打听情况,明日赶赴东都。”
一直下午时,一个陌生的官服男人进了客栈,说是要找齐少侠,然后店小二将男人请到了众人所在的厢房。
吱声将门关闭后,众人有站有坐,看着前来寻找齐聿的官服男人。男人年纪有三十岁,浓眉大眼,脸上带着岁月纹路,看上去颇为老实。
对于齐聿,很诧异到了瓜洲会有人找上自己,虽然齐聿年少时游历五湖四海,但是却不曾来过东海之地,所以在东海也没有相识的人。
不过此刻会有人找上门,而且以“齐少侠”的称呼来此,令齐聿着实感到意外。
“壮士找我?”齐聿盯着眼前的中年男人,问道。
中年男子闻言抱拳行礼道:“若是你是齐少侠齐聿,那在下找的就是齐少侠。”
这话一处,厢房内众人这才确定下来,此人找的就是齐聿,毕竟已经指名道姓,难不成还是别人不成?
齐聿与众人互看了一眼,又将目光定格在中年男子身上,眉头一皱问道:“我与阁下素不相识,不知阁下找我何事?”
中年男子伸手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向齐聿,同时说道:“我是奉我家军师前来,军师说少年识事浅,不知交道难。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兰。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虚心徒有托,循迹谅无端。太息……军师说快一年了,自那是长安城渭水河畔与少侠一别,甚是想念。”
“是他?!”齐聿闻言,虎躯一震,双眼露出惊色。
“聿哥,怎么了?是谁?”
白夜行、孟魂等人齐声问道。
“是长安城长安主簿,名满天下的大文人骆宾王。”齐聿回想起长安城渭水河畔时与他和李峤把酒言欢的场景,轻声叹息道。
遥想当时的场景,齐聿感慨万千,那日船舶上,骆宾王说了,过了今晚,他便要离开长安城,赶赴扬州投靠英国公李敬业,他日时机成熟,定将干一番大事业。只是没想到离开之际,还能遇到像齐兄弟这样,文武双全的人物,也是一大幸事,他日齐兄弟你要想一展鸿鹄,也可以到扬州来寻我观光,观光定和齐兄弟你一同吞吐天地,共度鸿鹄之志。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