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三百一十(不容小嘘)
对于这些虚无缥缈的传说,谁也不能够确信,只能期待着扶桑道书的出现。
“映星霞光盖天地,群幡驱使赴扶桑。”齐聿盯着海平线的霞光,吟唱道。
“金戈铁马神鬼怪,群雄逐鹿夺道书。”就在齐聿吟唱完,一道娇声从一侧传来,众人抬头看去,只见灵妖宫少宫主站在他们队伍的船头,接了齐聿吟诗的下半句。
也就在灵妖宫少宫主吟完后,她看向齐聿众人,最后将目光定格在齐聿身旁,拱手道:“众位高人,可否上船一叙?”
闻言齐聿等人互看了一眼,随后起身纷纷飘然而起,落到了柳淑美所在的船头上。众人心知肚明,定是快要抵达扶桑了,所以柳淑美想要邀请齐聿等人商量对策。
不过碍于礼节,齐聿落到船头上后,还是拱手行礼道: “不知少宫主邀请上船有何事?”
柳淑美听了,脸上露出俏皮的笑容,盯着齐聿道:“怎么,没事儿就不能邀请齐公子一叙了?”
齐聿心想,这女流之辈,倒是喜欢逞口头之利,于是退让一步,笑道:“当然,齐某也想和少宫主叙叙呢。”
齐聿身后孟魂、仓央穆嘉、白夜行、阿史德鹘、惠空、惠英等人听了二人的话,都默不作声。柳淑美身后冷雨、枯风、惊雷、萧尘、李荣听了同样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自己的主子。
天色还早,柳淑美看了一眼船只周围远处的群幡,叹道:“记得上一次天地异象,东海出
了一柄绝世名剑,因为剑戾气太重,引得玄琼宫大圣人李虚玄出手,最后被带回了巍巍昆仑,封印在玄琼宫的桃源万剑阁之中。此次东海扶桑出现道书,相比之下,倒是没有大圣人插手,却引来了大批江湖门派和小圣人,着实令人心里没有底啊。”
“何解?”齐聿看向远处船只,问道:“这些门派有的听都没有听说过,难道能和大门派相提并论?”
柳淑美闻言扭头看着齐聿,微微一笑道:“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这些小门派还是有些底蕴的。东土江湖门派三道九流,先不说,正一道、净名道、千机派、五照山、苗疆派、玄琼宫、神剑山庄、慈恩寺八大顶尖门派,一流门派就有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俱舍宗、成实宗、茅山宗、太平道、五斗米道、全真、灵宝、蜀山、重玄派、崆峒,虽说这些门派都是大门派的分派,但是势力不容小觑。”
齐聿闻言,微微诧异,江湖事他心知甚少,所以有些门派他都不曾听说过。
“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俱舍宗、成实宗,乃东土佛家十宗,茅山宗、重玄派、游仙门我也知道,不过太平道、五斗米道、全真、灵宝、蜀山、崆峒,这些都是什么门派?”齐聿问道。
柳淑美道:“我随常年在百越之地,但是对中土江湖门派也颇有了解,这些门派也都是古往今来传承下来的。”
“太平道,同顶尖门派玄琼宫等修道门派一样,是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修道门派之一,是由汉灵帝时钜鹿人道士张角所创造的,张角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为由建立。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凡人最美好的事情。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的口号,这也是太平道的道。”
“汉灵帝时,太平道教义:阴阳五行、符箓咒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平。传教是: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大贤良师张角,黄天张角,天公将军张角。太平道以“方”设立教徒,每方设“渠帅”统领,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共建三十六方。”
“太平道可以说是弟子几万,虽说现在落寞了,但是势力还是非常的强劲。”
仓央穆嘉笑道:“这事我也有耳闻,太平道乃属邪魔歪道,目今落寞,也是罪有应得。”
“为何?”齐聿道。
仓央穆嘉笑道:“那是张角贪图帝王之气,自古以来,凡是修道者,不可有凡尘私欲。张角也就是因为有私欲,所以才误入歧途。”
“太平道有本道书乃《太平经》,《太平经》的问世,标志着汉代太平道的初步形成,太平道为道教的一支,其修道心法道念源于《太平经》,张角是太平道的创始人。”
“因为太平道的《太平经》心法是西海玄琼宫《道藏》心法其中的一卷,所以江湖人士都认为太平道是西海玄琼宫的分支之一。只不过太平道的弟子都说它脱胎于西汉时齐人甘忠可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是战国时代阴阳家邹衍学说的继承,秦汉之际燕齐方士们留下典籍也是如此,所以江湖门派也就没有再提。”
“《汉书·李寻传》说,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传授夏贺夏、丁广世、郭昌等人,但由于刘向反对,说他"假鬼神罔上惑众",忠可因此死于狱中。”
“哀帝时,由于李寻赞助,此书一度大行;后来夏贺良等也终以左道乱政罪名伏诛,李寻亦获重罪。此书遂成为禁书,秘密地流传在民间,日久年深,由于传经者递相增补,篇幅日繁,到了宫崇手中时,已变成一部一百七十卷的钜着了。”
“关于《太平经》的内容,《襄楷传》中说得很简单,仅说: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又说:而多巫觋杂语。 这与西海玄琼宫《道藏》其中一卷中残留的《太平经》内容也差不多。”
“惟《前汉书·李寻传》引证了甘忠可《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赤精子下教我此道。这样话不见于今日太平道残本《太平经》中。”
“但张角等黄巾起义时所宣传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那种谶记式的标语,未必没有来源,也许受了甘忠可预言的影响。”
“自从黄巾军失败以后,太平道在中原的庞大声势也同时受了打击而一蹶不振。再过十余年,最初传授《太平青领书》的人于吉又出现于会稽等地方,仍旧以符水治愈,吸引了许多徒众,并且博得孙策手下诸将士的信仰,因此触动孙策之怒,惨遭杀害,太平道后来遂无复兴的机会。”
“他最初出现在百姓大众面前,是一个善道教化的大贤良师,约在东汉灵帝建宁年间,张角开始其布道传教。他通过为人符咒治病的方式广泛地在帝国上活动,大收徒众,发展力量,扩大影响。”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发展成为遍布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个州,连结郡国,道徒达几十万的道教组织。”
“《后汉书·皇甫嵩传》说: 初,巨鹿张角自称' 大贤良师' ,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连结郡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 光和中,东方有张角,……角为太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 从这些记载看出,张角的传道活动,主要是以符水、符咒为人治病,同时还广招弟子,派遣弟子八人奔赴四方,以善道
教化天下。此外,张角对道徒所宣传的教义中,融合了《太平经》和黄老道的道念。”
“张角信奉《太平经》,他把自己创立的道派命名为太平道 ,就是直接来源于《太平经》。所谓太平道,即 行太平之前 之义,因为 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 ,亦来源于《太平经》。”
“今行逢千斤之金,万双之璧,不若得明师乎· 学而不得明师,知何从得发乎·治国欲乐安之,不得大贤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乎· 卷九十八: 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
“江湖人士都说,张角把自己称之为 大贤良师 ,实际上是把自己看成是太平道的先知先贤,目的就是要行大顺之道,以教救世赈民,实现天下太平。”
“张角传道的主要法术,是教人叩头思过 ,以符水治病。这 叩头思过 ,也来源于《太平经》。在张角看来, 天以至道为行,地以至德为家,共以生万物,无所匿,无所私 。人之过,是违天犯过所致,要治病,就得 跪拜首过 ,跪拜首过的方法是 常以除日于旷野四达道上四面谢,叩头各五行,先上视天,回下叩头于地。……解子过于天地也。后有过者,皆像子也 。”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