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起云山下炒货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早饭时,夏学信吱吱呜呜半晌,费了半天劲夏鱼才明白他的意思:他愚孝的毛病又犯了。
好歹这会学乖了,知道提前商量,他看自家人每张床上都有了一张新席子,就连晾晒瓜子的都有了,院子里还剩下些竹篾,就起了为前院人编席子的想法。
怕夏鱼反对,他当即表示腿没那么疼了,这次不用儿子动手,他自己就行,一再强调保证不会伤到腿。
夏鱼咬着筷子,一动不动看着急的快出汗的亲爹,若是前院人知道她爹还能编东西,会不会更难分家……
早晨的眼光虽不猛烈,可也照出了汉子的窘迫,夏鱼不忍心了,或许找点事情做能缓解他压抑的心情,挑眉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他爹饭也不吃了,吆喝着让周氏把竹篾放床上,他现在就要动手。见夏鱼黑了小脸,这才重拿起碗筷,草草的扒拉几口快速吃完,然后就眼巴巴的等。夏鱼这回没惯着他,绷着瘦巴巴的小脸,目不斜视的同手里的饼子奋战。一直等到全家吃饭早饭,周氏才在她的默许下将竹篾抱到长边丈夫能够到的地方。
夏鱼见她爹编的欢实,也不管他,收拾完碗筷还不见前院来人,夏鱼这才放下心来。
他们家不着急吃完下地干活,所以开饭晚。前院肯定早就结束了,这会还没来就代表危机解除了。夏鱼撇了撇嘴,前院某些人还真把他们二房当成吸血蚂蟥了,不来更好!
她哥夏立根刚开始还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帮夏学信挑选传递合适的竹篾,打下手。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实在看不惯他爹小心翼翼不方便的样子,就自己动手编了起来。
编席子他以前是不会,可经过昨天四五张席子的锻炼,现在做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对于他的行为,夏鱼不仅没有阻止,反而放任,本来就没打算让他爹自己编。
夏鱼走到院子里,看见堆积如山的瓜皮若有所思。若是前世,瓜皮丢了就丢了,可如今家里物资如此贫乏,得想个办法……
周氏是个闲不住的,可屋子就那么大不一会地也扫了,桌子也擦过了,就连衣服也洗过了。搬了个板凳坐在厨房门口,就开始削瓜皮,满一盆就端进厨房切成条,看样子是留着中午吃的。
夏鱼看着白生生的瓜条,怎么看怎么像萝卜条,说起萝卜条,那东西切好后在阳光下稍加晾晒,能放好久……
夏鱼的眼神猛的一亮,对啊!他们完全可以把瓜皮全制成瓜条,然后晒干,等吃的时候泡开,或煮或炒都是一道菜。不过瓜皮比萝卜的水分要多,能不能成还得问问勤俭节约小能手周氏。
周氏一听闺女的建议,立马拍手赞成,兴致勃勃的和小荷一起执行。
夏鱼趁机又道:“娘,那天好些婶子大娘帮我们说话,咱家这么多瓜皮,不如送出去当人情,比如林大夫家、王婆子家、还有村长家以及村里的几个长辈……”
以后迟早要分家,和村民打好关系总没坏处,她爹娘在夏家没有决策权,也从没单独拥有过什么,即使想送人东西也无物可送,所以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他们送人情的法子就是,帮忙干活,如今听女儿一说,周氏也觉得有理,干的更起劲了……
夏鱼昨天见到了那几个帮她指证夏留住的孩子,想要感谢他们,却手头紧张,好在孩子们并不觉说句话就是帮忙,并没有向她讨要铜板的意思,夏鱼也乐的装糊涂。
可她毕竟做了承诺,如今忙帮了,她却没铜板兑现。心里总有些别扭,好在当时她兜子里有些枣子,一人分了几个打发他们去玩了。
小家伙们很高兴,可夏鱼还是觉得几个枣子不够分量,心里过意不去,如今有了瓜条多少可以弥补些。
她们家的菜园子并不是单独开在一处的,周围还有十几户人家的菜园子,去摘菜时她才发现,这个世界的乡下人家日子过的真不容易。每家每户的菜园子都不算大,可能是缺少肥料菜长的都不怎么好。
像黄瓜这种在现代算高产的东西,在这里一棵藤上也结不了三四根,都还瘦小瘦小的。
在现代两块钱能卖一大把黄瓜苗,谁家不是一种就二三十棵,一旦成熟吃都吃不完。可这个时代种子金贵,育苗成功率也不高,每家菜园子里顶多也就那么五六棵。
那日夏鱼在老夏家的菜园子里就扯了三根黄瓜,还引来了前院的不满,小汪氏站在前院骂了好久……
他们老夏家的菜园子,在附近几家里算是好的,可以夏鱼的眼光来看顶多够吃,绝对不会有剩余。其他人家的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送人西瓜皮这种行为,在现代人看来实属侮辱之举,可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却会大受欢迎。。
瓜条可以晒成干,留着过冬都没事,如今要送出去周氏是有些心疼的,可转念一想,若是让二闺女给人送去,大家会承情不说还能彻底认识到她家闺女变聪明的事实。
如是想到,周氏切瓜条的动作更快了,切完这盆还要接着削皮呢,院子里的瓜皮可不是少,夏鱼只能看到刀刃的残影。
周氏是个手巧的,削皮后统一切成了手指粗细,两个骨节那么长瓜条,整盆摆在那里散发着清爽的香气,让人很有食欲,夏鱼被勾的偷吃了好几条。
家里就一把刀,周氏占着了,小荷就拿着镰刀别扭的削皮,夏鱼可不想拿砍柴刀去削皮。想着晒瓜条也需要席子,反正他爹和哥哥要编,所幸就多编些吧。
打了声招呼,夏鱼提着砍刀就去了菜园子,来回跑了三四趟运了七八根竹子回来。夏学信见了,满意的直点头,闺女的内心还是孝顺的,他原本拘着只准备给爹娘编一张的,如今可以一房一张席子了。
夏鱼听了他爹的夸奖,也不解释,笑眯眯的嘱咐编快点。
等竹子变成了竹篾,周氏也切出来不少的瓜条,放在家里也占地方,于是兄妹三人一起提着篮子出门,根据周氏和夏学信拟好的名单,挨家挨户送瓜条。
夏立根作为家里的长子,辛苦些来回几趟负责村长急夏家几位长辈家。
小荷负责那天帮忙说话搬东西的那几家,好在离得都近,每家就一小盆,跑四五趟就送完了,完全累不着。
夏鱼自告奋勇负责最远的林大夫家,作为十里八村唯一的大夫,林大成家过的还是比较滋润,小酒小肉都不愁肯定不会在乎这点东西。可在乎不在乎是他的事,给不给这就是礼貌和重视问题了。
周氏他们一篮子能装两三家人的,夏鱼的篮子里装的满满的,却只给林大成一家。所以当丁氏看见装的冒尖的篮子时,还算满意,把她领进屋见了林大成。
夏鱼从怀里拿出准备好的二十枚铜板递给端坐喝茶的林大成,满含歉意道:“林叔,实在抱歉,您也知道咱家瓜地出了事,您看我也是忙昏了头,竟然忘了把买仙人衣的钱给您送来……”
林大成似笑非笑,“咋的?还真准备买猬皮啊?你这丫头行啊,连仙人衣都知道,这是要当个女大夫?可惜啊,你这丫头学艺不精,那东西虽然止疼,却不对你爹的症。”
夏鱼赶紧作揖讨饶,“林叔您就别打趣我了,您看着我长大,我肚子多少墨水您还不知道。我就是听人说了一嘴,正好被她们抢了刺猬,在那现学现卖,就是想让他们付点代价……还不是被您老轻易识破了吗。我还要感谢林叔您的仗义配合呢,这不侄女一得空就把钱给您送来了。”
“叔,您可别跟我客气,就当向您学知识的学费。要不是您的指点,我还真不知道这药不治我爹的病呢,要是我瞎鼓捣再加重了我爹的病情,那可就坏了,您这是帮了我大忙!不能用就算了,您别嫌少,这钱就当侄女孝敬您的酒钱了。”夏鱼放低了姿态也给足了面子。
果然,收下那二十文后,他的笑容更真了,临走时还嘱咐她有啥不懂的就来问。
一个问题二十文,忒贵!她可不敢来问。
夏鱼提着空了的篮子,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再村里转悠,直到找到打谷场旁柿树下的那几个小家伙。
振臂一呼几个小家伙都跟着她往家去,到了家大门口谎称她爹睡了,让他们在门外等着。家里就两个盆,一个灶上的,一个洗脸用的,这里有五个孩子呢,明显不够用,只好拿小篮子来凑数了。
她看着装的,都是一样的量,绝对公平。其中有两个孩子是一家的,她就用篮子装了两倍的量。
小荷和夏立根都送完回来了,就帮着她一起端到门口。夏鱼柔声解释了一下这个瓜条的做法。
几个小家伙接受了夏鱼之后,还是很听话的,也不打岔,仰着头认真的听。
知道都是一样的量也不争抢,领了属于自己的瓜条就欢欢喜喜的回家了,答应一会就送盆和篮子回来。
他们送瓜条的动静可不小,前院的人当然不可能熟视无睹,不过被夏鱼怼了回去。夏鱼当然不会告诉他们这玩意可以储存,只是说吃不完扔了也可惜。
可那些个人宁愿坏了,也不想他们拿去送人情,夏鱼就笑眯眯的说,不送就不送,回去看着我爹和我哥,省的趁我不在偷摸给某些人编席子……
于是,她被鼓励了,大小两位汪氏乐呵呵的鼓励她多与人接触,别老憋在家里,也别小气,西瓜皮那么多,左右家里也用不完,都送出去吧……
夏鱼听完,转头就走,反正晒完瓜条那些席子也没用了,这季节也热不了几天了,再说又是用过的,拿去也不好卖。她也不可能垫几张席子睡觉,索性就给了她们,也让她爹娘高兴高兴。
小汪氏去打谷场翻晒稻谷时,还特意找了几家人家说她和婆婆觉得炒瓜条好吃,特意让老二家的给送的。其中就包括李婶子家,大家心知肚明,表面带笑应和,转头就替夏鱼一家唏嘘。
村里不少人家开始传,这夏家老二人品好,这一当家做主就知道顾及乡里乡亲。那几个小家伙的家长也很满意,叮嘱自家孩子以后可别傻丫傻丫的乱叫了,再玩也捎带上小荷那丫头。
收回盆子竹篮以后,夏鱼就打发小荷和小家伙们出去玩了。
小荷因为她有个傻姐姐,一直被村里的小孩子排挤,这还是头一次主动被邀请,欢喜的不行。见姐姐做主允了,高高兴兴的和小伙伴们一块走了。
夏鱼有些不放心偷偷跟在后面观察了一会,直到确定没有问题这才满意的回家。
到了家里,周氏一听小闺女被小朋友接纳出去玩了,激动的眼泪都掉了下来。虽不曾埋怨过大女儿,可看着二女儿每次被拒绝后的失落,她的心里也不好受。
如今,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感慨完,周氏斗志昂扬的转身接着削瓜皮……
突然隔壁传来夏学信的呼喊声,叫的是夏鱼。 起云山下炒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