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起云山下炒货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夏鱼回屋将她爹给她治脚上血泡的那瓶伤药拿上,这才去见她爹,进门时碰见周氏脸带微笑脚步轻快的从里面出来,看起来心情还不错。
打过招呼,夏鱼侧身让周氏先过,然后才进门,攥了攥手里的瓷瓶,这才不舍的将带着体温的瓷瓶递出去,“爹,你叫我何事?对了,我脚好了,这个还您。”
夏鱼双手捧着瓷瓶,看着她爹接过瓷瓶,小心收好。夏学信交给她一个任务,送些瓜条给村西的顾家,感谢他家孙子那日的相救之恩。
那日两人倒在瓜棚,第一个发现异常的是砍柴回家路过的顾家小子。若是没他奔走喊人怕是两人还要晾在那里很久。
直到夏愚手提篮子走在路上还在疑惑,这顾家……虽是同村人,可她的记忆里竟然毫无印象。
好在他家住在村西的高坡上,地势最高十分显眼,那里只顾家一户人家,凭着独特的地里位置轻易便能找到。
一路上坡,夏鱼吃饱喝足了走的很稳,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处独立院落在树木的掩映间若隐若现,背后是是高耸的山脉,像极了一副如诗的画卷。
能住在此处的人家,想来也是好相与的,帮人也不图回报,这家孙子的性子看来也不错,还未至,夏鱼的心中就给这家据说只有祖孙两人的人家,安上了和善的印象。
这顾家小子算是她的救命恩人,应该也是她还魂后碰到的第一个人,可惜当时昏迷了并未见到。
到了坡上,周遭有好些槐树、杨树,想来春暖花开时槐花的香甜的味道,定能传进不远处的顾家,想必他们家每年不少吃槐花,蒸槐花可是一道难得的清雅美食。
村里很少有人在庭院附近栽种杨树槐树,据说槐树阴气重招鬼,杨树叶子风吹过发出啪啪声,像在拍手,又称鬼拍手。
虽然这样杨树槐树离前面的院子还有些距离,可着实不远,不盲目迷信,这顾家不愧是出过秀才的书香人家。
前边的院落应该就是顾家了,土墙围了一大片院子,里面圈着四五间土肧房子,还有两个相对简陋可能是厨房杂物间的茅草屋,院子很安静,门是开着的,夏鱼提着篮子以手扣门,扬声道“请问家里有人吗?”
话音刚落就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啊?”不一会一个布衣老妇人从正屋走了出来。
老人眼神似乎不好,不过戒备心挺强的,并没有直接招呼夏鱼进去,眯着眼睛认了半天,这才疑惑道:“姑娘,我认识你吗,你找谁?”
“这是顾家吧?我爹是夏学信,住在村南头,我以前身体不好平日不怎么出门,所以您可能不认识。你可以叫我小鱼,我是来感谢顾大哥的,那天要不是他去我家叫人,我和我爹还不知道要躺在地里多久呢。”夏鱼立在门口主动解释,并未上前半步。
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独自带着孙子讨生活,夏鱼以为会见到一个威严精神矍铄的老太太,不曾想这么慈祥柔弱,“柳奶奶,顾清柏大哥他不在家?”
这半晌不见他出来,看来是不在家了,来得不是时候。
弄清楚来人来意,柳氏和善的笑了笑,嘴里说着不用谢,热情的领着夏鱼就进了院子,此时已经进了正堂,她一边招呼夏鱼入座一边歉意道,“家里柴火用完了他上山砍柴去了……家里轻易不来个客人,你也是头次上门,按说该倒杯热茶招待的,你看这……赶巧家里没水了……”
“您太客气了,我今天可是来道谢的,没给您添麻烦就行,我也不渴。”夏鱼将篮子打开,“大娘这是我娘亲手做的瓜条,给您尝尝,就当中午加个菜,您可别嫌弃啊。您看我给您放哪好?”
“你们也太客气了,小柏和我说过,就是路过看到了,顺手的事。换谁也不能扔着不管啊。我听说你家现在单开火了,你爹腿还伤了,东西啊就不用了,提回去留着自家吃吧。”柳氏赶忙推辞。
她家院子不小,房屋也不少,从外面看起来家境不错,可到了屋内看到的都是简单的家什,这才发现绝非如此。
夏鱼赶紧解释,“大娘,您可能还不知道,我家的瓜长坏了不好吃,也卖不出去,还好这瓜皮能做菜。村里交好的人家,有不嫌弃我们也有送,左右吃不完扔了也可惜。您若不嫌它低贱……您看厨房在哪,我给您放厨房吧?”
最终夏鱼占了上风,到了厨房将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有一盘炒好的瓜条、一碗炖土豆、五六块饼子、两碗稀饭,还有一盆切好没炒的生瓜条.
柳氏一看桌子上摆盆盆碗碗的不老少,更不好意思了,“咋拿这么些东西?”
“柳奶奶,就是看着样数多,每样就一点,我娘想着您和顾大哥凑合一下,大热天的中午就省的做饭了,”夏鱼笑呵呵道,其实周氏的原话是顾家一老一少家境也不富裕,又种不动田地,中午肯定是不做饭的。人家对他家有恩,既然给了就直接做顿饭算了。
李婶子家虽然给过一车的瓜皮瓜瓤了,她娘还是装了一大篮子切好的瓜条,亲自送上门。
趁着柳奶奶往她家碗里倒菜的功夫,夏鱼也在打量周围的坏境,橱柜里的碗筷摆放的很整齐,屋子里有明显收拾过的痕迹,可不算干净,估计是柳奶奶眼神不好力不从心的缘故。
倒完饭菜,柳老太太顺手打开灶边的水缸的盖子,准备将夏鱼带来的碗筷刷洗干净,再让她带回去。
她忘记水用完的事情,面上甚是尴尬,夏鱼探头一看果然见底了“顾大哥,什么时候回来?”
“早着呢,咱家也没吃午饭的习惯估计得天黑了。明天镇上逢会,他去山里转转看能不能抓只山鸡或者兔子,多少也能换点油盐,顺道还要砍些柴……”柳氏说起自家孙子眼神都柔和了,也忘了尴尬。
“这样啊,您看我这几天休息的太多,骨头都快生锈了,这会正好想活动活动,顺手帮您挑桶水把……”夏鱼说完不顾柳氏的阻拦,直接到院子里从墙边拿起扁担,挑着水桶就走了,这水桶她一进院子就看见了。
这顾家地势最高,离水井也最远,去时还好一路下坡再加上肩上没有重量,夏鱼还有心情欣赏周边的坏境。老远的就看见自家的厨房上方在冒烟,这是家里开始做饭了,她得快点赶回去吃饭。
一路快走,到了井边一弯腰就打满了水,连扁担都没用到。若是真用上扁担,夏鱼还不会呢,扁担上的钩子挂着木桶续进井里,摇摆间很容易脱扣,她可没那份本事。
回来的路上,刚开始路还算平坦夏鱼踩着杂草脚步轻松,从塘埂那处开始就一路上升,就有些吃力了。顾家的水缸比她家的大了一倍有余,足足用了四趟才担满。
夏鱼辞别柳奶奶,提着篮子两腿打飘的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肩膀火烧似的疼,估计磨破了。看着家烟囱里已经没了炊烟,夏鱼的脚步更快了。
顾清柏疾步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腰间挂着一只灰毛兔子和一只半大的野鸡,背后背着一大捆柴火。
清早出门到了山上,他先是在山脚砍柴捆好,这才往里面去,转了一圈也没逮到任何东西。眼见着快中午了就去检查了一番早先设的几个陷阱,今天撞了大运,竟然捉到了一只兔子,还有一只山鸡。
这外围猎物不多,他年小体弱去不了更远地方,所设的陷阱更是在外围的边缘地带。四五个陷阱十天半月没有收获那是常态,就是有收获也就是一只山鸡或者兔子之类的小动物,从没一次猎到两只过。
将兔子和野鸡挂在腰间,想趁着好运再往里面转转,刚走不久就口渴了,喝水时突然想起家里的水没了,他出门前竟然忘了挑水。
他奶奶那脾气,肯定不会去别人家讨水喝,更不会请人帮忙担水。奶奶这么大的年纪了,这大热天的忍一天不喝水那哪成,赶紧收拾东西,半道背上捆好的柴,就直奔家去。
路上走的急,还不小心跌了一跤,差点再次被树枝划到脸。
走到门口,院子里静悄悄去的,他怕奶奶在休息也没出声,将柴火卸下来放到柴房,野鸡和兔子都已经死了需要立刻收拾,直接提到厨房放到盆里。
一进厨房就讶异出声,靠墙跟放着的两个木桶里满满的装着水,打开盖子,他家那硕大的水缸里面也装满了水。
许是动作太大惊动了堂屋正做绣活的柳奶奶,她以为夏鱼又回来了,还没到厨房就开口问道:“鱼丫头,咋才走就回来了,是不是有啥东西忘这了?”
鱼丫头?村里还有这号人物?顾清柏挑眉,一边打开锅盖一边回道,“奶,是我。咱家的水是谁担的?”
这时柳氏已经进了门,看进锅台上盆子里的野鸡和兔子,脸上挂起了大大的笑容,孙子今天收获不错。
见他掀锅盖明白这是要烧水处理野鸡,俯身坐在炤台前就开始生火,“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早上忘记担水了,半道想起来就回来了,奶,谁来咱家了?还担了这么多水,我刚听你叫鱼丫头,鱼丫头是谁,我咋没听过?”顾清柏熟练的用葫芦瓢舀水进锅,盖上锅盖。
他平日里最多也就担两挑水,够用一天两天就行,实在是离井太远不是他一个半大小子受的了的,想来定是那个“鱼丫头”的家人帮忙担的吧。
这种事情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自从爹娘去世后,这两年来家里的水都是他挑的。 起云山下炒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