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潞府风云

第260章 除后患暗查杀手帮 辟蹊径官军从天降

潞府风云 诀明子 5415 2021-04-06 11:3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潞府风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入冬之际的太行山刚刚下了场细雨,朔风怒吼,吹打着山坡上的碎石滚动,这天是越来越冷了。

  陈卿视察完风门口又去穽恼一带转了一圈,那里由他的堂弟陈往守着,兵士们也很用心,他稍放心些,刚回到青羊寺,周子原便急匆匆来找说那个小郡王受伤了。

  陈卿大惊,赶忙去看,边问周子原是怎么回事。

  周子原吞吞吐吐道:“前天夜里巡逻兵士发现那屋子周围有人鬼鬼祟祟的便上前询问,见他们十几人,穿着咱们的打扮,问他们是哪个营口的,有没有口令,那些人也不说话,突然便拔出刀来杀了守卫冲进屋子里。幸亏小郡王不在,大营兵士听到打斗迅速上来围攻那屋子,付出了百余人的代价才把他们击杀。有一人趁乱逃跑正好看到小郡爷从外面走过来,不要命的上前便是一刀,幸亏那小子好像练过及时闪开,否则小命不保。”

  他说话间陈卿已经紧张的冲到那屋子,见朱胤栘一脸疲惫,手臂上缠着纱布,关切的问可有伤着,朱胤栘客气的笑笑:“没事没事,一点皮外伤,有劳叔父费心了。”

  陈卿见他虽和从前一样对自己恭敬有礼,却明显生分了许多。

  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以为他只是受了惊吓,又或是对他反朝廷多少有些怨言,也无所谓了,安慰几句便讪讪的离开了。

  一出门,他的脸色一下子变黑,觉得心里一团怒火在燃烧,这些人也太放肆了,居然还敢到他的大营里面来行刺,简直是岂有此理。他想起邵盛堂临死前说的话,更是有些后怕,思来想去终于下定决心,有些事情必须得做了,而且,要么不做要么就得做绝。

  “来人,去山下,把那个王四给我叫过来!”一回到帅帐陈卿便吩咐下去,兵士领命而去。

  王四听说陈卿找他,诚惶诚恐的跟着那兵士来了大营,扑通一下跪下。

  他以为陈卿又是跟他要钱,没等他开口便诉苦道:“大帅,咱,咱们手上的银子也不多了,这三县一丢税赋也没了,以后可得省着点花啊。”

  陈卿没好气的瞅他一眼道:“你瞧你那个抠样,我找你就不能有别的事情吗?”

  王四这才松了口气,忙问大帅有何吩咐。

  陈卿屏退左右,示意他上前,在他耳边沉声道:“你在林县可有朋友?”

  王四不知道他问这些干嘛,一愣道:“中原之中林县离咱们最近,我自打接手这山里的生意,主要打交道的便是河南商贾,林县那边认识的人还不少呢。”

  陈卿大喜,悄然对他说道:“王四,我知道这些年你跟着老子,表面上是咱们青羊军的财货总管,暗地里给自己也没少捞钱,很多事情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跟你计较而已。”

  王四吓得面如土色,一双腿哗啦一下又跪倒,额头汗珠跟着便滚了下来。

  陈卿道:“你也不用害怕,我昨日没有难为你,今后便不会难为你。眼下我有一件重要事情,要你亲自去做,也只有你能做。这件事办好了,你的这些事情我都可以装作不知道,一笔带过,你看如何。”

  王四努力稳定下紧张的情绪,问道:“什,什么事情。”

  陈卿把手扩到他耳边,小声道:“你去林县,动用你所有的关系,给我找个人,此人很好找,他是林县知县叫郝世昌,我要你找的却不是他,而是派人给我盯紧了他,通过他找另外一群人。这些人应该时常跟他有联系,是这些年他招募来的一批来历不明的打手,有七八百人,你给我弄清楚,这些人平日呆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又经常出入哪些地方,什么时候在,将这些通通打探清楚,速速回报,然后我自有安排!”

  陈卿刻意没有提这些人是杀手,怕吓着他,王四也不便过问,想着‘我以为多大点事,不就是找人嘛’,他满口答应道:“大帅放心,我这些年什么都没攒下,人脉倒是攒了不少,别说林县就是北京城想打听点什么,都不愁打听到,你等我回话就是。”

  陈卿又交待几句,此事一定要小心,不要向任何人说起,让他现在就出发,王四点头告辞而去。

  ……

  话说两头,自从潞州会务后,河南巡抚潘陨便亲自安排分巡河南道佥事温濡率兵到穽恼山哈楼梯一带驻守,不断尝试登上阱恼,他自己则亲自和河南都司副指挥使翟瓒去了花园梯一带,不断试着攀越这太行天险,却总是劳而无功。

  潘陨原本指望着陈大纲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消息,没想到很快便得到了他惨败的消息,更是气得肺都快炸了。眼瞅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京营官兵和山东官兵屡立战功,就连山西官兵也跟在屁股后面捡了不少好处,它河南兵骁勇却连义军的影子都还没见着。

  一怒之下潘陨让官兵抬来火炮、架起火箭,利用各种先进武器猛攻花园口,指挥驻守花园口的五千兵士冒死冲击,结果每次到了半路上都被滚石砸回来,那些重武器反而成了累赘,渐渐的兵士们都得了恐惧症,半夜睡觉都感觉山要塌了,逃跑的人越来越多。

  陈访站在风门口朝下看,暗自得意,他常对守卫风门的兵士说,官军就是怂包,咱们守着这天险,就是帮老天爷看门,这凡人还能斗得过老天爷吗?渐渐的他越发的大意。有一天巡视之时看到兵士们一个个衣衫单薄,手脸通红,他也学陈卿发了恻隐之心,却不是给他们买棉衣送温暖,而是直接说道:“大家都给我听着,以后这个值岗放哨的人不用这么多,每次留上百八十号人就行,看着官兵上来就砸石头,一边叫人,其他人再过来帮忙。

  他把守卫风门口的一千多兵士分为十组,每组百人,给他们安排了轮班,不值岗的,放心地去盘营睡则当睡,吃则当吃,攒足气力一来兵就狠狠地揍他。

  一开始那个被陈卿视察时关心过的小兵士还有意见,说陈大帅说了要我们全力以赴不能懈怠。陈访怒道:“这地方我是头,听你的还是听我的,陈大帅他那是不了解情况,就咱这地方官军根本上不来,让你多休息暖和点还有意见,真是不识好歹。”

  随着一场冬雨,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冷,又有他发话了,兵士们自然没了意见,开始轮班休息。陈访自己住不惯营盘,索性住在了金灯寺内一座佛像背后的二层楼上,他让兵士们一看到敌人就示警通知他,没事就别去打扰他自在。

  就这么又过了两天,山上山下愈发的平静,这日陈访视察完营地后对守卫的兵士道:“如此刀削斧砍的山崖,白天人都不敢轻易攀登,莫非官军敢于夜间送命吗,所以大家以后也不要太紧张,尤其是晚上,轮班的人也互相轮流休息,放心睡就是了。”

  守军们于是更加懈怠,陈访也乐得个清闲。可他闲了,官军那边却没闲着。

  潘陨亲笔写信给分巡冀南道佥事陈大纲,问他最近有何打算,他们实在憋屈的厉害。陈大纲当即回信,让他的人坚守花园口下,这两日必有消息,届时看到头顶山上点起四簇柴火,便是他攻上了风门口的信号,河南兵火速上来就是。潘陨收信后大喜,知道这家伙估计又找到了别的路,赶忙调兵遣将,又从林县蚁尖寨调来三千人,花园口下六千河南兵全副武装,做好了上山的准备。

  陈大纲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原来他在壶关蛰伏几日,和曾宣一起穿上寻常百姓的粗布衣衫深入到壶关和潞城县搭界一带走访调查,问遍了所有樵夫牧童和当地百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还真的找到了一条从壶关上潞城县直抵风门口的路。

  有个樵夫告诉他们,在壶关东部末端与林县交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桥上村,村东有座大河关,是座千年古关,穿过大河关能到一个叫石门口的地方,离那垂直北上,风门口就很近了,几乎可直达,不过这条路可是很不好走,一路上要翻越好几座大山,过好几个峡谷丛林,山里还有各种野兽,很是危险。

  陈大纲闻言大喜,只要能上去,别说有野兽,有怪兽也没问题。

  他当即重金聘请那樵夫做自己的向导,又问他这条路还有没有其他人知道的,樵夫说他们这边很多砍柴的都知道,于是陈大纲把他们全部吸收进自己的队伍作为向导,给他们足够一年砍柴的收入,樵夫们自然是乐意。

  这天夜里陈大纲召集曾宣和各路指挥官,告诉大家,他决定不顾艰险,走这条路攻上风门口,一雪上次的耻辱。众人这些日子以来已经受够了各种白眼,堂堂三关精锐马队的兵士被地方卫所兵嘲笑不过如此,肚子里都憋着一口气,这要换在以前定然叫苦不迭,这下却陡然来了精神。

  陈大纲见士气可用,说干就干,他和曾宣拿着地图反复商量了这个方案,又在樵夫们的引导下准备了足够的绳索、火把和抓钩。

  这天夜黑风高,陈大纲率兵从盘马池出发,他们一路上跨山过沟,历尽辛苦,用了一天时间才到达了重重山峦的桥上村。

  陈大纲放眼望去,但见此地溪水横流、瀑布倒挂,山林秀美,风景绝佳。他不住感叹,如此美景之地正适合优哉游哉,偏偏他却是来拼命的,看着周围的景致再想想即将开始的杀戮,他总觉得有点焚琴煮鹤,大煞风景。

  简单的埋锅造饭后,陈大纲率领人马继续出发,穿过一条长长的叫做青龙峡的峡谷,短暂的歇息后,次日一早抵达一个村子。但见村子掩映在一层薄雾中,若隐若现,一条大河穿村而过,此时还能听到潺潺流水声,几个衣着粗布棉袄的老汉正面对大河而坐,旁边还卧着几只小黄狗。

  陈大纲三千兵马浩浩荡荡穿村而过,老汉们见他们过来,依旧坐在那里聊着什么,还不时对他们指指点点,就跟看戏似的看着他们。

  陈大纲上前问一个老汉:“大爷,这大河关在什么位置?”

  老汉指着黄狗边上的一座石桥道:“过了这桥上面有一座庙,庙对岸的石缝间有一棵老树,树上位置便是大河关。

  陈大纲连连道谢,那老汉嗯了一声,继续和旁边几个老汉唠家常。

  陈大纲率领兵士慢慢过桥,一边走一边不住回望,不由得想,这地方的老百姓,是没见过兵还是见惯了兵,怎么一点也不怕的。这倒是让他啧啧称奇了。 潞府风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