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潞府风云

第259章 巡察天险催心冷 风门重地让人忧

潞府风云 诀明子 4024 2021-04-06 11:3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潞府风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三人马不停蹄直奔风门口,到了王陡崖,看到兵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冒着凛冽的寒风站在高山之巅,俯视着脚下的中原大地,无不让人动容。他们穿着年前发来的寒衣,持着简陋的器械,死死的盯着山脚下的一举一动,哪怕飞上来一只鸟都会好好的看一圈,是否官军传信的信鸽。

  陈卿一到,众兵士纷纷下跪拜见,陈卿赶忙伸手把他们扶起,他的大手依旧那么粗壮有力,尽管他内心很烦、很乱,但他绝不能失了方寸,让弟兄们失去信心,他不能现出一点惊慌失措的样子。

  陈卿打量着几个兵士身上的衣衫,虽说是棉衣,也太单薄了,基本就是一件外套裹着点破碎的棉花,他问这棉衣是不是年前军中送的那套,兵士支支吾吾说是,陈卿当即大怒:“把陈迁和王四给我叫到这里来,让他们看看发给兵士的这叫什么破衣服,这衣服穿在身上能御寒吗?”

  他怒不可遏,如果陈迁在现场,他都恨不得一掌拍死他,那兵士见他生气了,慌忙下跪道:“陈,陈大帅,不是,不怨陈总管,他们发来的衣服都是好好的。是,小的,小的我,家里上有老母下有妻儿,我母亲身子不好,离不开药,我领的这点饷银不够花,夏天的时候我下山去了趟河南,把这棉衣里的棉花,给拆了换了钱了。”

  陈卿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又看看他身后那些人,一个个穿着单薄的棉衣站在冷风中,脸都冻得通红。他眼角的泪水不觉流了下来,丢了三个县他都没哭,而眼下,他却是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些跟着我的百姓实在是太苦了,这些年我只管让他们能吃的上饭,却从没问过他们还有什么别的问题,他们的家人还有什么问题。可如今这年头,光是能吃上饱饭,哪里能行啊。”

  他想着,回过头去悄悄的抹一把眼泪。

  这时他抬头忽然看到一个人走了过来,他穿着厚厚的棉衣,还披着一件羊绒大氅,头上戴着貂鼠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那人也看见了陈卿,赶忙上前觍着脸笑道:“陈卿哥,你也在啊。”

  陈卿仔细看去,来人竟是陈访,不高兴道:“陈访,你怎么会在这里?”

  陈访挠挠头道:“我,我是这王陡崖的营首,我不在这里,去哪里啊。”

  “什么?你说你是什么?”陈卿皱眉道。

  陈访一怔道:“我是,是这里的首领啊,这王陡崖的防卫归我负责啊。”

  陈卿当下便变了脸色:“是谁让你到这来当营首的?我怎么不知道。”

  他内心里对上次平阳子造反,逼他退位给陈访的事情一直记在心里,只是没有证据表面陈访参与了这件事,所以回来后他只跟陈相陈奉说过,连李杰等人都瞒着。

  陈奉那火爆脾气,当时听了差点拿把刀就要杀了陈访,还是陈相拦着,说他是大伯唯一的骨血,何况平阳子等人可能是自己一厢情愿,陈访并不知情,陈卿也拦着,陈奉的气才消了些。

  可他从此对陈访就多了个心眼,不再信任他更别说是重用了。

  可眼下……

  他正想着什么,忽然远远看到一大群人簇拥着陈相急急赶过来了。

  他一边走一边拱手:“大哥,大哥你怎么来了,你身体好些了吗?快让我瞅瞅。”

  陈卿忙哈哈大笑几声,声音洪亮,振振臂膀道:“没事了我的好弟弟,我不过是心病,说好很快就能好。倒是你,上次被那狗东西害的不浅,都恢复了吗?”

  陈相握住他的手亲切道:“我早没事了哥,这都多少年的事情了,你弟弟我这身子板没你想的那么差。”

  “要知道当初我在学校,除了诗书,射箭武艺都是学过的。”陈卿一拍他的肩膀,看着他恢复的很不错,很高兴。

  他问道:“花园口和金灯寺我还没来得及去,那山下可有大股官军踪影?”

  陈相道:“金灯寺脚下官军约有三千人在那里安营扎寨,花园口这几日有人进进出出,但不太像是要登山的迹象。”

  陈卿微微笑道:“可不能马虎大意,前几天官兵不就是出其不意绕过你的风则岭大营偷袭穽圪筒吗?幸亏那个周子原提前察觉,指挥有方,才他们打的抱头鼠窜。洪梯子那边陈来亲自负责,阱恼那边是你堂兄陈通,那两个地方我都放心,唯独就是这风门口,你一定得多操心,不能让一个官兵爬上来!”

  这时背后的陈访藐视地笑笑,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大哥,你一万个放心,这风门口可不是纸糊的。有我陈访在,就是铁人也休想踏入这半山道上一步。你看,我们准备了多少石块,够垒起一座石头山了。除了这条道,就只有金灯寺下的鼻圪梁、小西天啦,那地方,别说官军上来,吓也要吓死他!”

  陈卿还是不放心,和陈相等人一起从风门口向下走了三十多个台阶,朝花园口方向巡视了一周,看到直对风门口的羊肠小径直陡直陡,除此之外别无他路,他会心地一笑,缓缓返回山头。紧接着他们又磕磕碰碰转了几个山头,来到了林虑山巅苍山顶上的金灯寺。

  只见这个依崖而凿有七进院落的寺院非常奇特,不用砖瓦,不用木材,全是一个连一个的石窟,有的还是三四层石楼。石窗石柱,宛若仙宫。其中的水陆大殿最为壮观,正中雕琢了高达一丈的佛像,如来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并排坐在四大力士肩扛的束腰须尼座上,殿四周刻琢出的四十多尊石佛仿佛真的一般。

  寺北的山坡上散落着四十多座舍利塔,有一个镂空的小石塔,四周分别刻着“阿弥陀佛”四个字,字的空隙透光可视。这里乃是石的世界,石的海洋。云罩雾绕的苍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河南大平原。金灯寺雄居山巅,寺背后的耳朵洞、眼睛洞、鼻子洞均有佛像;弯弯曲曲凿出的猫路天梯,在林虑山腰的崖壁间萦绕,远看如一根似断非断的蛛丝在飘拂。

  李杰读着金灯寺大门边石柱上刻着的一幅对联:“门可通天,仰观碧落崖辰近;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连声称道“好联,好联,这要是林副帅在,肯定又要大肆感慨一番了。他骨子里就是个文人,喜欢没事把自己蒙家里看书写字,最好这口,可惜了,这么长时间他就没来过。”

  陈卿淡然笑笑,想起他当年刚去潞州服役的路上,在原起寺山门口看到的那幅对联“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涛声夜听潮”和这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内容不同,意境却是差不多的。

  他不由得感叹:“还是那句话,这年头,这种诗意也就只有这些出家人才有机会感受了,咱们这种人,每天为着吃饭穿衣忙碌,哪还有这闲工夫。”

  几人从寺院出来,陈卿还是不放心,又往各个山口仔细察看了一番,路上找个空隙小声问陈相:“你怎么把风门口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陈访了?他就是个花花公子,吃喝玩乐他在行,你让他守卫这么要紧的地方,不是儿戏吗?”

  陈相似乎早就想好了说辞,陈卿原以为他会说些诸如陈访谋反查无实据,让他不要疑神疑鬼这些话,没想到他指着身后金灯寺的山门道:“大哥,你还记得吗?小时候,有一次你生了大病,伯父听说这金灯寺里住着个老和尚,医术高超,连夜带着你走了这么老远的山路,到这里来求诊,后来又带着顺着花园梯到山下的林县县城去买药……咱伯父,他从小对咱,那真的是,有时候,比咱爹,还要好啊。”

  陈卿听着眼泪止不住的掉了下来,他当然明白陈相说这番话的意思,也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潞府风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