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逆天行

第271章 龙城

逆天行 乌丸校尉 4641 2021-04-06 10:2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逆天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数日之后,经过与陈平等重臣反复商议后,桓楚总体上完成兵分四路、主动出击匈奴的战略规划,第一路由李左车为统帅,出河套之地北上,重点扫荡娄烦、林胡等依附匈奴的游牧部落,这些部落自上次秦、匈之战后,实力虽大为受损,但并非完全失去进攻实力,此次定要完全消灭其有生力量,彻底绝了祸患!

  第二路从晋阳北上,经定襄、云中直奔匈奴漠南重地,伺机寻找匈奴主力会战,此路是四路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军队最为精锐、人数也最多,桓楚决定将这支军队交给已是济北王的魏忧统领,魏忧之能力不容置疑,但魏忧究竟有没有更大的心思,桓楚一时很难决断,所以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留下傅宽、朱轸两位算是嫡系的将领放在其身边,作为牵制!

  第三路人马自然少不了夏侯韬,他一直统帅骑兵,有着丰富的对阵游牧部落作战经验,除了统帅秦国铁骑外,桓楚还让夏侯韬统领并节制达奚、赫哲两族游牧骑兵,经恒山郡,出代郡北上,目的是寻找与达奚、赫哲族有世仇的匈奴右贤王部,对此展开决战。

  第四路人马,由于秦国几乎动员全部骑兵和部分辅助力量,所以桓楚只能指望自己的好兄弟燕王臧荼了,臧荼父子二人在渔阳郡、辽东郡蛰伏安生不少年,养的膘肥体壮,称霸辽东,这个时候来拉兄弟一把还是可行的,于是桓楚遣使前往辽东拜会臧荼,让其领军从渔阳郡北上,倚着瀚海沙漠群最东端沿途布置下来,阻挡可能由漠北南下匈奴部队。

  四路部队中,桓楚最为看重的自然是魏忧的一路,此路人马是决定这场大战役胜败的关键,当其他诸路兵马频繁调动集合待命时,桓楚却在晋阳用极高的规格款待了魏忧!

  身为济北王后,魏忧看上去更加成熟稳重,英气逼人,得知率秦国铁骑扫荡匈奴建立不朽功业,魏忧眼神中透露了神采,忍不住感到热血沸腾!纵横弛骋于大漠边关,同样是魏忧心底深处的渴望,说实在的,他并不愿意就这样在济北王的王位上碌碌无为而终老!

  魏忧的表现自然难以逃脱桓楚的眼睛,至少在目前,桓楚觉得将大秦的部队暂时交给魏忧还是放心的,他也相信,魏忧一定能坚定地完成使命,因为魏忧接到任命的那一刻,从魏忧的眼神中,桓楚没有看到一丝畏惧、一丝退缩,相反,他看见的只有兴奋、激动、以及对胜利、对完成人生事业巅峰的急切与渴望!

  桓楚相信,要赢得一场战争,首先就要有必胜的信念,大无畏的决心,而这一切,都在魏忧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很快,在晋阳城巍峨高耸的城墙上,桓楚威严地目送着大秦铁骑开向边关,这会是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甚至左右着华夏族与游牧民族的未来走势。

  桓楚仰望着苍天,他也忍不住暗中祈祷着胜利的到来,祈祷着华夏一族自李牧、蒙恬之后,再次迎来对北方匈奴绝对性胜利!

  *************

  漠南,匈奴,龙城!

  在漠南草原上,这几年中,诞生矗立着一座十分雄伟的城池,它连接漠南与漠北要冲,横贯大漠东西要路之间,匈奴人、月氏人、乌桓人、鲜卑人都称它为龙城!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该城由冒顿亲自命人督造,完工之后亲自命名。

  冒顿有着广大的志向,他不仅完成了统一匈奴的步伐,他更想进一步统一西域各国,再拿下中原肥沃之地,成为万国之王!

  冒顿也深深明白,要想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就必须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身份,于是冒顿自认为自己与族人是来自1500年前夏朝之后裔,商王崛起之后,迫不得已来到了北方草原生存,匈奴一族与中原本属同根同源,而建造这座雄伟的龙城便是试图证明族群由来的佐证,匈奴同样也是华夏龙族子孙!

  秦国边关针对匈奴即将开展的行动,冒顿已经收到了情报,自从桓楚率军扫荡匈奴王庭后,冒顿都视此举是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他无时无刻不在心中提醒自己一定要复仇,他学会韬光养晦,也在韬光养晦、休养生息中时时刻刻关注秦国边关的异动!

  漠北王庭已经在秦人铁骑下成为废墟,冒顿将王庭迁到漠南,迁到了龙城,这里将成为匈奴南下的基地,是冒顿实现心中伟大理想的起点。

  最近一段时间,中原另一位雄主刘邦遣使拜见冒顿,释放出极大诚意,希望双方能够合作拿下秦国,对于这样的事情冒顿自然不会断然回绝,虽然他知道这不过是刘邦对他匈奴一族的利用,事实上,他之所以答应刘邦联合出击匈奴,不过是想麻痹刘邦,他要完成对整个中原的控制,刘邦自然也是他的敌人,在冒顿心里,桓楚、刘邦同样都要收拾,区别不过是先后不同,匈奴人想打赢一场战争,还从没想过得到旁人的相助,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更不需要,冒顿有这样无比强大的自信!

  面对秦人来势汹汹,冒顿、左右贤王、帐下骨都候们很快拟定应对之策,既然秦国分兵而来,那么匈奴却只集中力量一路而去,依次歼灭,逐个击破。

  从获得情报中总体分析,臧荼的实力最弱,于是冒顿将第一场大战的目标放在了燕国,放在了臧荼父子身上!

  近十万匈奴游骑开出龙城,在冒顿统帅下一路向东疾行,沿途又不断集结其他部落勇士,林林总总等到达瀚海东边、辽东郡以北广阔的草原时,人数已高达二十万,这已是匈奴所能集聚的最大力量!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臧荼父子阴错阳差地意外地成了这场战争的垫脚石,成为了消耗匈奴实力首轮牺牲品!

  双方游骑与斥候很快探知了对方实力与位置,狭路相逢,臧荼父子统帅的数万步骑无路可退,况且凭借多年的战争经验,臧荼也明白这个时候撤退只能被匈奴游骑死死咬住,只能带来全军覆没,还不如固守一搏,等待秦人驰援!

  一片石!

  这里荒芜人烟,原本有一座不算太高的石丘,经过岁月的侵蚀长年累月的分化,乱石遍地,荒草隐没期间,在这样枯黄时节里,格外显得破败与荒凉不堪!

  臧荼将手下数万人马就驻扎在这里,他的人马是步骑混编,在这样的乱石滩中,依靠地形环境的优势,多少能够迟滞匈奴人疯狂的攻势!拒马、鹿角,栅栏,能够想到的防御,臧荼都统统用上!

  他知道此战非同小可,关系自己的生死存亡!他同样也深感自己运气太背,四路大军出发,自己偏偏撞上冒顿的主力部队,好在老兄弟桓楚曾经救过臧荼性命,臧荼知恩图报,下定决心,大不了就和冒顿死磕到底!

  战斗很快打响,匈奴游骑疾驰如风,不久便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数万燕国部队团团围住在一片石展开试探性进攻,一天下来,匈奴数次攻势均被燕军瓦解,冒顿一看燕军防御十分严密,转变策略,由主动进攻改为层层围困,准备困死燕军,并分出数万骑开始在整个战线外围游弋,阻挡潜在的秦国援军,做好围点打援的准备!

  臧荼据守三天后,粮草开始告急,都粮官告诉他,全军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个四五天,而且得到急报,燕军一条后方补给线已经给匈奴人掐断了,运粮将士的首级已被匈奴人甩进了营中!

  臧荼开始担忧起来,身为主帅,他明白绝不能将数万将士的性命托付给可能正在开来的援军,万一援军不至,后果不堪设想!

  在其子臧衍及众将要求下,燕军一改常态,变据守改为主动出击,意图撕开一条缺口,打破匈奴人围困!

  恶战又持续了三天,可是匈奴人实在是太多了,在这种早已失去技术含量的人海拼杀之下,燕军死伤惨重,却仍然一无所获。

  臧荼感到绝望,他不想手下人困守待毙,于是趁着夜幕来临, 他让臧衍率领仅剩精锐突围,一直往南往渔阳突围,希望能获得一线生机!而他自己则困守一片石,作最后的坚持,希望能够转移冒顿的视线,为其子臧衍突围争取宝贵时间!

  对于臧荼父子这种小伎俩,冒顿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手下强烈要求活捉或者歼灭臧衍这支部队,可出人意料是冒顿居然让手下停止追袭,任其回去!

  部下们个个大惑不解,冒顿却似玩笑地说道,“臧荼会死我们手里,可我们要想明白,臧荼也是死在秦人手中,臧衍恨我们正常,恨秦人也正常,没有秦人发起这场战争,臧荼会死吗?留下臧衍,或许就能在他心中留下一颗仇恨秦人的种子!况且如果我们一举歼灭了臧荼父子,那么辽东之地便会成为无主之地,秦人就会乘虚而入,反观我们,我们需要辽东吗?那里土地贫瘠,根本不适合我们放马牧羊!杀了臧衍,那我们岂不是给秦人帮忙吗?”

  部下们一听确实有理,纷纷赞赏冒顿大单于真有真知灼见,冒顿阴冷地笑道,“既然都想明了此点,本单于相信此时臧荼已经放弃了生的希望,坐而待亡了!传令下去,今夜一举拿下一片石!” 逆天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