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清武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听着和煦的说明之后,连赫一瞪眼睛道:“王爷把王旗留下,带着一众人离开了北城,前往了前面战场。虽然是玩了一手很好的金蝉脱壳之术。可是这其中的风险,你们可曾知道?”和煦一脸苦笑道:“何尝不知道啊!”连赫怒目圆睁道:“不,你们不知道。否则定会想到种种办法把王爷留下来的。”
然后见他舒缓了一口气,继续道:“王爷离开了北城,去了前线。你可知道,虽然我们把大岛义昌的部队,死死的压制住了。可是战场之上,一切都是说不到一定的。且不说大岛义昌的炮兵阵地还是完好无损,这玩意一旦炸到王爷身边,那是神仙下凡都改变不了结局。就算没有这般巧合,那么战场之上,敌军渗透,我军兵变,营啸。任何一件事,一旦殿下碰倒,都是极为不安全的事情。古来今往,所谓皇帝御驾亲征,除了开国皇帝筚路蓝缕,哪一个不是被军队,紧紧的围在中间,与战场隔着几十里之地。哪里有千金之躯,深陷前线之中。想当初,甲午年间,日本人炮轰旅顺城,我们提前赶着时间将王爷送了出去,怕的就是日本人的炮弹不长眼,误伤了殿下。殿下乃是大清复兴的希望,乃是中国不受欺凌的靠山。你们怎么可以如此大意啊?”
一番话说的,连赫言语之中都是颤抖之意。人人都见连赫平素里,大大咧咧,经常对王爷命令多有质疑,更是被王爷经常责骂。却不知道,连赫乃是醇王府的家生子,忠心护主之仆,在他的眼中,天大地大,都不如王爷的安全重要。些许是因为连赫此刻的气势太过于强势了,和煦也有些不爽快,他冷哼一声,问道:“你口口声声说怕王爷在前线,我问你,一旦日本人打到了北城来,这北城岂也是前线之地?倘若如此,还不如让王爷去连大人那里,这样还方便军令的下达,方便王爷从中调度。”
连赫抬起了深红的眼睛,深深的看了一眼和煦,然后骂道:“你懂个屁!”然后举起了手中那把还带着血的战刀,指着北城以北道:“在北城,倘若真要到了危机关头,我等送王爷出城北归即可,何必担心日本人可能伤害到王爷。但是到了中军前线,你有没有想过,前线战事一切顺利,王爷不过只会遇到一些威胁。但是一旦战事不堪,日本人合围了武毅军,王爷到时候必然插翅难逃,乱军之中,哪里还有安全可言。”连赫越想越是恼火,这个时候和煦才幡然醒悟,确乎如此,王爷此去前线,岂不是已经是自断后路,他脸色泛红,连赫的资历比他要老,官职比他要大,更何况这件事连赫说的本身就有道理,他无可辩驳。
这个时候却是身边的一个亲卫似乎有些为自家的将军鸣不平。他道:“殿下心中自有谋断,连顺大人担心的,殿下岂会想不到。就算我家将军当时想到了,凭着殿下的脾气,大人莫不是以为我家将军可以拦得住王爷吗?”这话说的也是极为有道理的,载沣向来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而且他决策如行棋,经常下一步,观三步。利害得失,尽在心中。即便是当时和煦有谏言,以着载沣的性格,怕是不会听从的。
不过连赫依旧不依不挠,他狠狠的盯着那个亲兵一眼。然后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顺着王爷的计策走下去就行。前面我担心,这里我不守。凤字营我带走,剩余的武毅军留给你,还有旧军也留给你。估计,怎么的也有三四万人马,守住一个小小的北城,我想应该不是难事。你守好了,一旦前面出现了问题,怕是到时候还需要你接应。”
听着连赫直接把自己的任务交给了他,和煦刚刚缓和下来的脸色又是一阵潮红,这一次倒不是因为害怕,气恼,尴尬的原因。而是因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区区的镇抚使,由于镇抚军也不过是在这次出征之前才成立,人数有限的紧。论品阶,他顶多算一个总兵,论手下兵力,却只是一个参将。如今却要他安排北城数万兵马,他自然是惊讶万分。脱口而出:“这怎么可以,我哪里有这个能力。数万人,而且成分复杂,武毅军,旧军,镇抚军。还有大量的伤员,我没有这个经验啊!”连赫道:“那你带兵去前线吗?我熟悉日本人,和他们打过战,你知道吗?更何况,北城野津道贯现在被我们消耗了一番,怎么的,堪战兵力应该也不过一万余人,你数倍兵力,据城而守,有问题吗?又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听着连赫一激,和煦梗着脖子道:“那行,我守着。但是你的凤字营现在我看也不是满编了。又忙活了一夜,乘着日本人还没有攻上来,先从武毅军右军之中挑选优秀锐士,补足缺额。再行出发,你说可好?”
听着和煦这样说,连赫当时是准备否认的,毕竟救主心切,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援救载沣更为重要的。但是他回头一看,却见自己的这些兄弟们,各个疲惫不堪,神色憔悴,即便眼神之中神采飞扬,不过连赫也是知道的,这不过是他们心中也存着救主的心思。在一边的和煦又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里离着前线不过只有半个时辰的路而已。你自己看看,兄弟的战刀还有枪支弹药,就这样再冲上去,也不是给殿下帮忙而给殿下添乱。”
连赫虽然性格暴躁焦急了一点,但是绝对不是无脑之人。他又扭头看了看自己兄弟们,却见他们的子弹袋之中确实瘪瘪的,仿佛空无一物一般。精钢做成的战刀之上,在清凉的月光之下,小指宽大小的豁口也是随处可见。于是,只好收起了心中的那般心思,挥一挥手道:“大家赶紧吃饭,换武器。休息片刻,我们就出发了。”
然后他又转身对和煦,恭敬道:“那么安置伤员,放哨,补充兵力的事情就拜托和煦和大人了。”和煦点点头,直说应该的,应该的。然后便准备转身离去安排一番。却又被连赫又拉住了,和煦疑惑的转身看了他一眼。连赫指着不远处飘起的那面破损了的火凤战旗道:“战旗有些破损,烦请和大人帮我再换一面。”和煦看着那边在夜空之下飘扬的火凤战旗,黑边红底,金凤翱翔。被皎洁的月光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可是战旗之上,破孔,黑灰。依旧可见,没由头,这个从军快十年的大男人,眼睛一热,似乎要哭出来了,他道:“好。没有问题。”
连赫咧着一嘴白牙,衬着被炮灰染黑的面孔,嘿嘿一笑。然后就靠在一旁,依靠在矮墙之上,闭目休息。和煦还没有走远,就听到鼾声已起,他仿佛触电了一般,月光下,城墙上,黑色的背影默默的转身,朝着连赫举手敬礼,然后才离去……
这一天已经是战斗打响之后的第二天深夜。
梓木桥据点,因为之前罗云生巧施小计,然后便发现了日本人的炮兵阵地,随后,又让程允和带着四百神纪营士兵(这里订正一个错误,神纪军应该有着五个营,一千六百余人。我写错了,写了一千余人,段则一个营,日本一个营,罗云生一个营,守家一个营,这里还有一个营。)前去破坏,最终虽然程允和因此而殉职,但是确实成功的破坏掉了日本人炮兵阵地之上的大部分火炮。即便后来桂太郎暴跳如雷,可是那些毁坏掉的火炮,却不会因为他的恼火而变的可以继续使用。
没有了火炮支援的桂太郎第八师团,就仿佛是拔掉了牙齿的老虎一般。虽然雄风依旧,但是到底还是没有以前那么的犀利。所以在罗云生的巧妙布置之下,云麾军硬是靠着一万余人,死死的挡住了第八师团增援的步伐。但是梓木桥据点终究还是太小了一些,而云麾军的数量也太少了一些。工事炸掉了,也就没有了。人被杀掉了,也就没有了。再加上青山第一旅团的悍不畏死,渐渐的罗云生的云麾军被压制到了梓木河的河岸附近,再退便是冰冷刺骨的河水。但是罗云生再看河岸对面,似乎援军依旧没有到达。他有些担心,不过下半夜的一发信号弹又重新给他带来了信心。
其实经过了武毅军中军的苦战,大岛义昌本就是七拼八凑的军队,也是被压制的很厉害。他们又不善于使用清军留下的工事,如今的大岛义昌也在等待着援军的支援,他和罗云生一样,同样也被压制在了最后一块阵地之上,隔着河面相望,桂太郎的炮声,他可以听得到,但是清军的战旗依旧飘扬,他只好默默的祈祷。若不是因为连赫的军队半路之上被掉到了后方,援救玄武炮台,怕是大岛义昌的军队都看不到第三天的黎明。双方的防守部队都在等待着援军,而双方的进攻部队,又都在休养生息,准备黎明之后发动最后攻势。只看谁都刀更快,谁的盾更坚固,谁必然笑道最后,
黎明之前,载沣一身露水出现在了连顺的大营之中,破釜沉舟。
黎明之前,乃木青边巴蛇战旗也出现在了东边的地平线上,千里来援。
一切,蓄势待发。一切,静待天明。一切,都将,红血遍地,枯骨将吟。
(未完待续) 大清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