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能力突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名校生要求月薪2万:不怕你怀才不遇,只怕你眼高手低
最近,一条关于求职的微博火了:
一位林姓博主发帖说,自己公司的HR面试了一个应聘前台工作的应届生。
在得知“前台不用负责行政,薪资可能不会太高”后,小姑娘说自己要求并不高,然后淡定抛出:2万。
林博主作为一个旁听者,都淡定不了,当场问了一句:“2万?您是认真的吗?”
小姑娘给出答复:“是啊,很认真啊,我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所以我认为2万并不高。”
震惊中的HR说:“我们发布的时候,这个职位的薪资是3000~5000元,我想您可能看错了……”
小姑娘立刻反驳:“但是你们发布的时候,还有一条是有能力的话,薪资面议,我觉得我有能力。”
林博主忍不住又问:“那您知道前台都需要做些什么吗?”
小姑娘依旧自信满满:“前台就是接待访客、做些登记,其他的难道不是行政要做的吗?如果前台加行政的话,我认为我可以要求2.5万……”
最后,HR在10分钟内,结束了与小姑娘的对话。
林博主说,她在微博上分享这次经历,是忧虑当下的应届生,存在着对薪资要求过高的问题。
的确,我们在为年轻人肯定自我,敢于主动出击、直言表达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面:资历尚浅的应届生,择业观如果脱离现实,一味拔高,就有可能导致择业的失败。
择业期望值,是择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决定薪酬的不是你的能力判断,而是别人对你价值的认可
TED演讲《没有人会根据你的价值付你薪酬》中,专业定价顾问凯西·布朗告诉我们,跟老板“讨价还价”的关键是:估值定价。
没有人会按照你真正的价值,付你薪酬,老板们只会按照他们对你的估值来定价。
如何让别人认可你的真正价值,并给出你满意的薪酬?像上文中的小姑娘那样,仅靠说“我觉得我有能力”,是办不成事的。
这场演讲中,提到了4个重要问题:
公司需要什么,我如何帮他们实现?
我与别人相比,独特的专长是什么?
我能提供什么服务,是独一无二的?
我能解决什么问题,为公司增加多大的价值?
当凯西·布朗将4个问题梳理清楚,并根据自身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做好填写,汇总成提价方案交给老板后,她很快得到了她想要的价格。
很多时候,你的价值不由你判断,老板的估值、认可才是定音之锤。
做新媒体之后,我认识了很多编辑和作者,听到了各种故事。前些时候,私交甚好的路路就跟我说了一件她公司里的奇葩事。
路路是公司唯一的内容责编,任务挺重,负责选题、与写手联系、催稿改稿等文字工作。
12月初重定薪酬标准,她的工资比画师、排版要高一些。同事亚辉看到后,在工作群里愤言,说文章他也有修改,薪酬却没有体现。
“我也应该归入内容编辑,因为也干了文章调整的活儿,像语句不通、主语缺失、形容词赘余、动词不准确、成语错误使用等等,我都帮了忙改正。”
接着,亚辉在群里展现他的“文学能力”,大谈新媒体文的写法。
路路说,其实他是公司请来排版的,负责3个公号。排得一点都不上心,每篇就套个模版,大概花费10分钟。
而自己从选题到出品,期间要跟写手来回磨稿,常常一篇文需要好几天时间。他的薪酬已经是自己的三分之一,还觉得不满。
后来,编辑们在群里建议,让亚辉像路路一样,自己负责一篇文,从选题到出品。亚辉也像那小姑娘,自信满满回复:“好,可以试试。”
我问路路:“结果呢?”
“结果就是……他一篇爆文也没写过,也从来没有投稿经验。他说的那些新媒体文写法,都是百度上的套路学。老板说,术业有专攻,他排好版就行。”
没有老板是傻瓜,你自以为是的能力,并不能换来期望薪酬。
想挣钱,得先值钱。定价的那个,不是你,而是对你价值认可的人。
张扬野心的最好办法,不是展示学历,而是展现实力
在越发注重能力的时代,学历只是基础,是敲门砖。
作家刘诚龙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试验,他把两份名单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为什么熟悉,结果很出人意料。
A名单:
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
B名单:
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结果,10个人对A名单中,一个都不知道的有7人;对B名单中的大多数人,全都知道。
熟悉第二份名单的,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要多得多。
可是,在当时,A名单的人物比B名单中的人物更辉煌与显赫!
A名单里,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B名单里,全是清朝的落第秀才。
两份名单的简单对比,说明当初成绩不好的,到了社会未必难出成绩;学习好,到了社会也未必如鱼得水。
要达到同样目标,学习不好的,肯定要比成绩好的要付出更大代价。
进入名校,是拼赢了高考独木桥的优秀者,但人生有千条路,条条通罗马。只要方法得当,锲而不舍,不论是科举失意的秀才,还是高考落第的学子,都照样可以大展宏图。
向老板昭显自己有匹配野心的才华,最好的方法不是展示学历,而是展现实力。
《任正非正传》里,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
北大毕业的某新员工,刚进华为就针对公司战略发展等宏观问题,给任正非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
殊不知任老板毫不客气地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自诩出身名门,想靠一封谏言引起老板重视,但初入社会,毫无企业管理经验,也未对公司所处环境、商业模式做深入研究,却直接妄谈公司战略,无异于纸上谈兵。
高薪,倾向理论深耕的高学历人群,却更偏爱能干硬仗的真知实践派。
人生还长,学历和能力,是修行路上的一对翅膀
之前看到一个故事,让人感慨。
“棒棒”是对重庆街头挑夫的特称,46岁的贺东伟可能是学历最高的棒棒。
他自学考上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本科,是别人眼中的“高材生”;但毕业后干了11年“棒棒”,最少时一天只挣10元钱,却又是别人眼中的“失败者”。
工友劝他靠文凭找工作,他说:“文凭用不上,就当丢了。”
这话,让人不忍心再看视频。贺叔的笑容,尴尬又无奈,他说,他可能一辈子都要干苦力了。
不是所有没学历的人都混得不行,也不是所有高学历的人都混得好,但人生那么长,一切无定数,远未到结束。
才子陆步轩,曾以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进了北大中文系。2003年媒体报道的一篇“北大毕业生卖肉”的新闻,让他成为舆论焦点。
大众对于他的处境,多用“沉沦”来形容,堂堂名校高材生竟然去卖猪肉,这太让人大跌眼镜了。他自己也觉得自卑,“给母校丢脸了”。
陆步轩曾说:“我还是喜欢研究语言,尤其是对方言很感兴趣,其实我最适合去做编辑词典的工作。”
后来,他做了12年体制内工作,负责编撰地方志。当所有人以为他就此过一生的时候,50岁的他毅然再次辞去公职,重操旧业卖猪肉。
如今,陆步轩事业越做越大,年销售额达10亿,从曾经的笑话到今天的神话,行路艰难,苦乐参半。
人生漫长,学历是优势,能力是胜势,二者一起扇动,才能更快成长。
《权力的游戏》里,狮家的主人泰温·兰尼斯特有句话:“狮子从来不会去问羊的意见。”
未来社会给予人才的平台会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再也不会存在酒香、巷子深。
新形势下,不怕怀才不遇,只怕眼高手低。
愿你有学历、有能力,不似羊群,永远待在一个区域;能如狮子,勇猛寻找猎物,让才华在合适的平台熠熠闪光。 能力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