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能力突围

走向卓越,从远离这5种职场谎言开始

能力突围 焱公子 6800 2021-04-06 09:1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能力突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走向卓越,从远离这5种职场谎言开始

  职场如战场。

  很多人说,不懂点职场潜规则,怎么摔的都不知道。

  只是,并非所有看似中肯合理的“潜规则”都要参考,那些被疯狂转发、传扬的人际定律,也未必全都值得借鉴。

  真正聪明的职场人,都懂得一入江湖,谨言慎行,远离职场谎言。

  谎言1:“任务尽量卡点提交”

  上周,刚工作没多久的堂妹在微信上问我,定时邮件怎么设置。

  我教完,顺口问为什么要发,她得意地答,这是带她的师父教的。

  “截止时间是明早9点上班前。师父教我,不必提前完成。若真的做完了,也要设置成凌晨3点,定时发出。”

  我听得皱眉,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父说,一来显得我敬业,奋斗到大半夜;二来,也体现安排给我的工作量足够,领导不会再给我派额外的活了。”

  “你这个师父在公司混得怎样?”

  堂妹想了想回复:“不太好。他人不错,但来公司四五年了,好像一直不怎么受重用。”

  我叹气,阻止了堂妹的行为。

  “如果你不想成为另一个不受重用的他,任务既然完成,就别拖到截止时间。现在就发。”

  截止时间,在英文里叫deadline,字面直译非常清晰:死亡线。公司设置deadline,不是表达默许,是表达可容忍的最后期限。

  deadline过了,在职场上是绝对不接受的。而每次都卡着deadline提交的,在上级心里最多也只是“及格”,不是“优秀”。

  既然做了工作,又想着涨薪、升职、希望更受重用,你只达及格线就可以?

  谎言2:“给多少钱,做多少事”

  最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尤其出自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才给3000元,还想让我做这做那,想多了吧!”

  话没错,也符合平等原则,只是,可能弄反了。

  举个例子。顾客到超市买东西,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店家振振有词:“你有多少钱,我才决定上什么货。”

  这时顾客会怎么想?——“真搞笑,我都不知道你有什么、质量怎样,我怎么知道值得花多少钱?”

  对还不够了解的双方来说,公司和老板就是顾客,你就是超市店家。

  所以,这事其实很好理解:你先充分展示自己有什么,公司再评估付出多少钱。

  诚然,也一定会存在这种情况:某些坏公司和渣老板,一味压榨你干活,钱没给多少。

  若真是不幸碰上,那赶紧抽身,另投明主才是正道。

  罗振宇曾经讲过他一个朋友的故事。这个朋友在杂志社做编辑,不管编辑任何文章,都只用3个组合键:复制、全选、剪切。

  “多一个,我都不用。”朋友还挺得意。

  罗振宇问:“那,你这样编出来的文章好吗?”

  当然不好,朋友也承认。他知道自己的水平下降得厉害,但是老板给的钱少,他情愿就这么凑合。

  越凑合,老板越讨厌他。终于有一天,被忍无可忍的老板扫地出门。

  “给多少钱,做多少事”这种逻辑的真正可怕之处,是它会造成一种自我麻痹和故步自封。

  表面看,你好像是不吃亏,因为3000元的月薪,真的不值得为这破公司考虑更多。

  可你为自己考虑过么?破公司哪天不要你,或者倒闭了呢?找个下家继续混吗?

  每一步,都算数。你不是在敷衍工作,是在敷衍自己。

  以当前薪资来衡量付出,看似很合理,实则是画地为牢,封死了自己成长的可能性。

  我的前人事总监曾说,一个聪明的员工,会尝试做到三方面的内容:岗位要求、公司规范、老板要求。

  做到前两点没人会表扬你,因为这本是你应该做的。真正有附加值并能大概率决定你晋升可能的,是最后一点。

  谎言3:“功高震主,要保持谦卑”

  无数历史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功高震主的权臣没一个有好下场,我们要习惯谦卑。

  于是职场谎言应运而生:你绝不能表现得比自己的上级更聪明、抢了他的风头,否则也就混到头了。

  就我多年的职场经验来看,纯粹瞎扯。

  从做事角度,我们分两种情况分析一下。

  1.小公司,你的上级就是老板

  你工作能力强,表现欲强,怎么就震主了?难不成还能把公司翻个天,将法人换成你名字?

  碰到能干的员工,老板估计喜欢还来不及,甚至会考虑把你吸收为股东或合伙人,为什么要压抑你的才华?

  2.大公司,你的上级是管理人员

  你的上级和你一样,也是打工的。你负责某项具体工作,他负责管理。

  你说,不想表现得太突出,以免让他感受到威胁,给你小鞋穿?

  不好意思,你俩分工都不一样好吗?他拿着高你几倍的工资,却和你一样,来盯着细节,最后还担心你拿这个去抢功?

  不存在的。

  若和上级一起向更高层领导汇报工作,自然是上级主说,你最多补充细节。你补充得再多、再好,高层领导心里也是会有杆秤。

  若和上级一起出去见客户,你非要视上级于无物,一再抢着说……

  这也不能叫“功高震主”,就是单纯缺心眼儿吧。

  在分工越来越细致的时代,很少会有因为“功高震主”被干掉的员工了,反倒是中层们都在积极培养合适的接班人。

  只有有人能接下他的工作,他才可以顺利获得晋升。

  好好干活,别太多被迫害妄想症。多跨出一步,多站在上级角度考虑问题。相信我,他们只会觉得,有这样能干的下属,是自己赚了。

  当有一天,你的本事真“震”到他,那你离升职也不远了。

  谎言4:“我是来学习的”

  在前公司时,我曾带过一个新人小宋。那段时间经常要接待一些外地过来的客户,忙不过来时,我就安排他负责其中几条线。

  小宋人有些木讷,我特地做了行程表给他,并详细告知对接时的基本话术和注意事项。

  没过几天,小宋来找我诉苦,说他干不了这事,申请换个活儿。

  我问为什么,小宋答,他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感觉同事小X挺开朗,应该更合适。

  我表示理解,调他回部门做技术工作。

  过段时间他又说,自己现在做的事很重要,怕出错,同事小Y经验丰富,看看能否改为小Y主负责。

  其后几次部门会议,我每回安排任务,小宋都说,他觉得某某同事刚才说得特别棒,可能他更适合吧。

  我私下找他谈,他委屈地说:“我怕做错事,就想再多学学……”

  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个疑问:这位同学,你到底是怎么通过面试的?

  之后的转正考核,小宋是唯一被淘汰的实习员工。

  身在职场,学生思维特别致命。

  我不懂,所以你要教我。

  我不会,所以退缩或犯错可以原谅。

  我想学,所以公司应该提供培训机会。

  …………

  对不起孩子,这是职场,没有谁有义务必须要教你。

  真正想学的人,不会停留在一句“我想再多学学”,一定是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为达成目标想尽办法,寻找差距。

  在这个过程中,上级和同事都可以是你的资源,前提是,你得自己先真正有所行动,并勇于担责。

  谎言5:“职场不可能交到真朋友”

  为什么同窗之谊比较深厚?因为单纯、纯粹、没有利益纠葛。

  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言论:职场上,不可能交到真朋友。

  毕竟,“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职来职往》的嘉宾岳屾山说:

  “在职场中,需要理性的竞争,但我并不欣赏职场中勾心斗角的存在,因为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懂得珍惜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值得鼓励的。”

  不可否认,即便你为人善良,也难免会遇到在背后捅刀子的人,但同窗间互相捅刀的例子,就没有么?

  如今我已离职3年多,还经常与前同事聚会,彼此像兄弟,与当初一起工作时无区别。

  我想,这或许是“关注点”决定的。

  当你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做事上,一心只想着如何达到工作目标,那些和你共事过的同事,就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一起加班,一起扛事,喝多了互送回家,就像华为那句让我一直铭心的话——“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怎会不是真朋友?

  成长本身就是价值

  《欢乐颂》里说:职场如同江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职场有职场的原则,如果不懂规矩,只会被淘汰。

  我想说,真正有用的规矩,从不是投机取巧、拉帮站队、勾心斗角、审时度势……

  不,远没有那么复杂。

  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力所能及地保持清醒;与人为善,避免平庸,持续学习;守住自己,不吝付出。这就是最好的规矩。

  哪有什么必获价值的成长,成长本身就是价值。

  持续成长的你,一定不会被时代淘汰,不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这样的你,无论走到哪里,都只是为自己打工。 能力突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