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能力突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为什么越成熟的管理者,越注重过程管理
我的学员小宋工作刚满1年,最近嚷嚷着想换工作。
我问他为什么,他很不爽地说:
“我们领导最近抽风,经常要求汇报工作。
“一边说着只看结果,一边却又要搞这些形式主义,这不自己打脸么?
“时间精力都花在准备汇报上了,还让不让人干活了?我不想伺候了!”
显然,这是一种误读。
从工作分工看,管理者对结果负责,员工对具体工作负责。因此,好的管理者,肯定是结果导向的,这没问题,但不代表他完全不看重过程。
而且,没有良好的过程管理,又哪来好的结果?
其实,简单分析一下,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成熟的管理者,必然注重过程管理。
越成熟的管理者,越注重过程管理
职场多年,我发现那些越成熟的管理者,越注重过程管理,核心原因有三。
1.掌控欲
举个例子,现在有甲、乙两名员工,他们工作能力相当,都能给出符合要求的结果。只是在工作过程中,一个经常汇报进度,一个不问就不说。
这两种情况下,如果你是管理者,更喜欢甲还是乙?
毫无疑问,一定是甲。
因为,他在工作过程中不断主动汇报,让你对他所做的事始终有种掌控感,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可能的风险,进行提前规避。
这种心理体验,我们用两个字概括,叫踏实。
甩手掌柜式的管理者当然也有,但这一定有前提。
要么,你已经多次证明过自己的能力,并有突出的业绩背书,领导对你100个放心,因此乐得省心;
要么,这个管理者本就是个混日子的“老油条”,奉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是后者,说实在话,下级也难得有出头之日,不如早做打算。
而真正成熟的管理者,一定不会忽略过程管理,他们往往更为务实,也笃信可控、可量化、可监控的过程,才可能带来可预期的结果。
2.安全感
影视剧中,我们或许经常看到某老板咬牙切齿对下属说:“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3天内,必须给我搞定某人或某事!”
说真的,真实职场环境中,这样讲多半要坏事。
比如,为了拿单,老板如果鼓励手下的销售可以不择手段,有些心思不正的,就很容易突破底线走邪路。
工作有流程,做人有底线,若只片面强调结果,而根本不顾过程中员工具体用的什么方法,难免不小心就触了红线,彻底砸了自己和公司的口碑。
越注重过程管理,才会越安全,职场之路也才能走得更平顺长远。
3.有据可循
有的人没完成工作,或者完成得不尽如人意,总习惯用一句“我尽力了”来替自己开脱。
可所谓“尽力”,不是一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不是天天加班累死累活,而是你得有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
比如你是个新媒体小编,上级让你负责一个新公众号,要求一个月内,阅读量达到1000,但最终你只达到300。
如果一个管理者从未介入过程,可能也无话可说,因为当他试图挑战你,你可能很快回应他:“您让每周发5篇文章,我也按照规定更文了,但就是没人看,我也没办法,我尽力了啊。”
但如果这个管理者并非只是浮在表面,而是在一开始就懂得从素材、选题、数据分析等多个维度建立起一整套体系,并定期进行监控,就一定很容易发现小编说的话是否有水分。
注重过程的管理者,才会有据可循,能迅速判断出他的下属是否在忽悠,是否真的“尽力了”。
随时“可控可达”的员工,会更有前途
哲学家贝克莱说过一句著名的话: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存在,即被感知)。
放到客体心理学里,这句指的是:社交网络中,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回应,才证明了我们所发出的“信号”是存在的。
信号存在,我们也才存在。
身在职场,若只蜷缩于自己的小区域,做一个“职场透明人”,坚持不发出信号,大概率就不会被感知。
你工作努力,但没主动汇报,老板无法知道,直接的影响,是加薪升职没份,最坏的可能是工作多年,一直原地打转。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存在感缺失会导致无意义感,也会带来价值感缺失。
没有了存在感,很多人就无法建立与外界的联系。长此以往,易影响心理健康,陷入迷茫。
移动通信领域里,有一个专有概念:周期性位置更新。
能使用手机打电话、上网,简单来说,是因为有基站接收、处理你的手机发出的信号(语音、文字、数据),并通过若干基站接续,最终传递到对方的手机。
这里有个核心关键:网络得随时知道,我们的手机都在哪里。
周期性位置更新的设定,规定了手机必须在固定时间内,主动向网络告知自己的位置和状态。
即便所处位置跟之前相比,没有变化,也要定期告诉网络:我还在这里哟。
如果遇到进入信号盲区,或者重新开关机的情况,手机也须在有信号后,第一时间进行位置更新,通报自身情况,确保与网络的实时链接。
如此,我们发起通话时,基站才能知道,第一时间要把信号精准传递到何处。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同样应该自发地进行“周期性位置更新”。
上级很忙,没工夫每时每刻盯着你,但他们心里,其实都有杆秤。
周期性更新状态,与其说是例行工作汇报,不如说是一种刷新存在感的工作态度。
你在主动向上级传递一个讯息:我的工作可控,我随时可达。
可控可达,叫作靠谱。
靠谱,是一个人在职场迅速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做好过程汇报,注意3个关键点
如何做好过程汇报,还不至于招老板反感?公子想分享3个关键点。
1.频度合适
上文说到的周期性位置更新,有一个专门进行控制的计时器,取值范围从几分钟到数小时。
数值太小,手机频繁与基站联络,会造成网络负荷过大;反之,因更新不及时,导致呼叫成功率下降。
职场的周期性刷存在感也如此。
没事就到上级面前瞎晃悠,或者一两个月才出现一次,都是不恰当的。
具体情况具体操作,要学会找到最适宜自己与上级的频度。
以项目举例,我通常按启动前、执行到一半、快结束前、完结后,4个时段来做总结,并结合例行周报,向上级汇报。
如果你负责的是相对简单的任务,比如一周内即可完成,或只需你一个人做,那么每天以邮件的形式,给上级提交一份相对正式的进度报告,是比较合适的频度。
2.信息精准
仍以例行汇报为例,很多人发日、周报,就是套个模板,复制、粘贴。
马东曾讲过一个故事。他在爱奇艺时,是直接向CEO龚宇汇报。
龚宇时不时会问他:“很早以前你说的那个方案,现在怎样了?你现在的说法,跟以前不一样啊……”
马东很惊讶他的记性怎么那么好,后来才知道,龚宇是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的博士,据说懂得160多种电子邮件的不常用功能。
他把马东的每一次邮件汇报内容,都做了自动整理和备案归档,便于跟进和对比。
马东感慨地说,例行汇报对老板来说,其实是个留档。
所以,千万别以为只是例行工作,老板也不一定看,就可以敷衍了事。
越是例行,越求信息精准、方案切实。
别什么都刷,也别流于形式。
3.注意场合
何谓场合思维?在公开场合,说大家都关心的事,在私密场合,说解决自身问题的事。
场合不对,一切白费,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例行汇报是一件特别需要场合思维的事。你的心中要有度,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
比方说,老板在批评其他组的同事,就算你们组的阶段性工作取得再好的成绩,也还是应该缓一缓或是用邮件形式告诉老板,这样能避免矛盾;且老板在气头上,如果不是他主动问,又何必上前,万一不小心也惹火烧身呢?
困难、诉求最好私下说,当着全部门人的面,不管不顾张口就提,上级是解决还是不解决呢?
既让自己被充分看见,又要懂得因地制宜,才能真正汇报好,同时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能力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