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药”颂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猛药”颂
在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针对众多青年不看川剧的现状,省老领导何郝炬同志提出要下“猛药”来解决这个问题。郝炬同志的建议,得到与会人的支持。
何谓“猛药”?答:送戏上门,政府买单。
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川剧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以贴近人民、贴近生活,剧本文学性强,表演手法细腻,具有川人独特的智慧和幽默等特点,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川剧已列入我国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品牌。可是近年来,由于群众文化生活的多元化,特别是电视、电脑的普及,川剧观众急剧萎缩。
20世纪50年代,大批外来干部进入四川。西南局的邓小平和贺龙同志,为了让外来干部了解四川的风俗习惯和四川人的喜闻乐见,包括学说四川话,曾在举行川剧晚会时把门锁上,不许外出,“强制”外来的领导干部看川剧。80年代初,全国剧协主席曹禺同志曾说,他刚听到这个措施时,感到似乎有点“武断”,仔细一想,才悟出这是最大的群众路线,让外来干部与本地人尽快融为一体。廖伯康同志说,这是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一个创新。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川剧的黄金时代,以《柳荫记》《拉郎配》等为代表的一批剧目广受赞誉。许多人认为,川剧中好的悲剧不亚于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好的喜剧可与法国莫里哀的作品媲美。可惜“文革”摧毁了一切文化,戏曲被诬蔑为“封、资、修”的“封”。封者,封建主义也。后期,也只准上演移植的“样板戏”,一位宣传“大臣”甚至还要川剧演员在台上说普通话,令人哭笑不得。
“文革”结束后,复出的小平同志路过成都,专门点看了川剧老艺人演出的传统折子戏。新华社为此发了消息,被禁锢十年的川剧和戏曲终于解冻了。小平同志总是在关键的时刻作出有极大影响的果断之举。当然,要消除“文革”的影响得有一个过程,十年不演川剧,演员把戏丢生了,年轻人更不知川剧是何物。
省委、省政府充分领会了小平同志的意图,于1982年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这个号召调动了川剧人的积极性,并带动了其他许多剧种共举振兴。二十多年来,川剧振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现了以魏明伦、徐棻、谭愫为代表的一批剧作家。近二十位优秀青年演员获梅花奖,对外文化交流和商演取得双效益,精品剧目和演出受到北大、清华、南开、川大等高校师生的欢迎。
看到成绩,得同时看到问题。
问题很多。其中一大问题是观众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前面已提到由于群众文化生活的多元化,特别是电视、电脑的普及,川剧观众急剧萎缩。年轻人一般不看川剧。川剧真不好看吗?当然不是。许多人只要进了剧场,看了好戏,很容易产生兴趣。关键是怎样把年轻人引入剧场。
时代不同了。不能强迫年轻人进剧场,也不能进了剧场不让他们出去。从川剧进高校演出的经验来看,送戏上门是个好办法。既能送戏到高校,也应能送戏到工厂、农村和中小学。魏明伦的剧作《变脸》,有一场戏编入中学教材,在成都就印了二十八万册,让众多中学生知道了川剧。送戏上门,票价不能高,几十、几百元,谁愿意买?不如在家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票价要低,甚至免费。这就是政府买单。
文化事业分两种:一是公益性的,一是经营性的。凡经政府定为公益性的川剧院团,应当采取这个办法来争取观众。观众需要培养。我小时候,大人带我看川剧,我只喜欢看打仗,没有耐心看(也看不懂)文戏,趁机吃大人给的点心。50年代,看了《柳荫记》,从此爱川戏。许川同志是江苏人,过去不看川剧。当了宣传部长,因工作关系才开始看,一看就感兴趣,还带他夫人和女儿来看,引起全家的兴趣。著名的戏剧家黄宗江,最近同女儿来成都,他的小女儿在香港教书,原不喜欢戏曲,多次与父亲争论。这次看了《欲海狂潮》,也表示愿意再看川剧。这种事例很多。
当然,采用这服“猛药”,政府要加大投入(有些地方政府对“三下乡”给补助,就类似这种做法)。否则,是纸上谈兵,空对空。川剧人要振奋精神,选好剧目,用心演出。“若要人迷戏,除非戏迷人”,这个论断十分正确,不然要败胃口。在下“猛药”的同时,公益性的剧院团,仍要加强自身机制的改革,在进入市场上多下功夫。省川剧院在这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值得学习。民营剧团条件不同,不能“一刀切”,但可以秉持这个精神,多争取观众。
下“猛药”是在特定时期的好主张,我衷心颂扬这个主张。愿它为振兴川剧注入兴奋剂,为川剧赢得更多的观众。感谢一贯关心文艺事业并主张下“猛药”的郝炬同志。
为此,特作《“猛药”颂》。
2006年5月20日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