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戏谈(十一则)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门外戏谈(十一则)
按 《川剧与观众》这张报纸,篇幅不多,却深受喜爱川剧的人和川剧迷的欢迎,我也是其中之一。为了表示对报纸的支持,我把自己对振兴川剧的一些观点,以千字文的形式,在《门外戏谈》的小专栏上发表,历时一年,共十二篇。用“门外”二字,表示我并非专家或学者,仅是以川剧爱好者的身份谈些意见而已。其中祝贺许倩云从艺六十五年一篇,抽出列在本书写川剧人一组内,因而这里只有十一篇。
之一:调演和川剧节
振兴川剧已经二十五年。
在开初几年,曾经大规模地举行过振兴川剧会演。这些会演在出戏、出人才上都起过积极作用,这是主流。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地区为演出而演出,花钱排了戏,会演之后便束之高阁。为避免形式主义,以后把会演改成调演,即把已出现的好戏调到省上演出。对各地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如魏明伦的《潘金莲》,当时争论很大,调来演出,一是活跃川剧舞台,一是支持在川剧创新上的探索,反应很好。川剧是大剧种,除四川、重庆外,贵州的一些市县州也有川剧团。为促进省市间川剧的交流与发展,后来又举办过中国川剧节。
川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有川剧院团属于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政府当然要给予必要扶持,但同时国有川剧院团也应有自己的演出任务。为检阅川剧的成果和推进川剧的发展,定期举办调演或川剧节是必要和有益的措施。
正如要推动体育事业,各地各体育类别,乃至全国及全世界都要举办各种比赛。国际奥林匹克赛就是全世界人民都关注的一项体育赛事。其他艺术门类,如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品等,也要定期举办展览,并通过评比推动其发展。图书发行搞书市,连产桃子、葡萄的地方都可以举办桃花节、葡萄节之类,以推广其产品,川剧当然可定期举办调演和川剧节了。
当然,举办调演或川剧节不是目的,目的是出戏出人,赢得观众。参加调演或川剧节的剧目应该是好剧目,此前就演出过若干场次,受到观众的认可;参加调演或川剧节以后要多演出,不要束之高阁。组织调演得十分认真,不能草率,千万不能倒观众的胃口。
以上,似乎主要是对宣传和文化部门的建议。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1期
之二:以戏迷人才能赢得观众
要赢得观众,无论老观众或新观众,都要以戏迷人。
川剧观众减少,撇开客观原因,主要是本身的质量问题。李瑞环曾说,戏曲的问题,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以魏明伦、徐棻为代表的川剧作家写的戏,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质量不高的戏,观众的兴趣不但不大,甚至败胃口。
不能责备观众不喜欢看质量不高的戏。
合川县川剧团刘俊明在川剧理论研究会上提出:“若要人迷戏,除非戏迷人。”他深刻而又通俗地说明了戏曲与观众的关系。好像讲恋爱,你人品不好,又不漂亮,却非要对方爱你,这办得到么?提高川剧质量,以戏迷人,才能真正赢得观众。
以戏迷人,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很大。剧本乃一剧之本,演好一出戏,先得选好剧本。即使是好剧本,也要听取专家和观众的意见,不断打磨。要有好导演。这几年引入话剧导演,是好事,提高了演出质量。话剧导演则要注意戏曲以表演为主的特点,布景不宜过实,要给演员留足表演的空间。演员,要提高文化素质和苦练基本功。音乐改革,要区别对待各种声腔。音响要弄好,演出前演员和乐队一定得试音。舞台美术也不宜太实,同样要给演员留足表演的空间。院长或团长得抓好每一场演出,以保证质量。
有的川剧人埋怨或责备观众不喜欢川剧,这是不对的。拿出能迷人的好戏试试。爱国都不分先后,爱川剧更应不分先后。如能有迷人的好戏,使观众一见钟情,如醉如痴,那才是川剧人的本事和胜利。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2期
之三:逐步恢复好的传统戏
新中国成立以来,习惯上将戏曲上演剧目分为三大类,即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实践证明,在剧目上实行“三并举”的方针是正确的。
振兴川剧二十五年,出现了不少的优秀剧目,最有代表性的优秀剧作家是魏明伦、徐棻、隆学义。一些剧目经过二三十年的考验,深受观众喜爱,称得上是精品。至今,已有《变脸》《易胆大》《金子》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今后,我们仍需要充分发挥剧作家的作用。
传统戏,如大戏《白蛇传》《绣襦记》等,折子戏如《迎贤店》《花田写扇》等,经过推陈出新后,也深受观众欢迎。但相对来说,恢复传统戏的工作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川剧的一些以“记”命名的传统名剧,如《柳荫记》《玉簪记》《焚香记》《彩楼记》《荆钗记》《幽闺记》《琵琶记》《绣襦记》《红梅记》等,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大放异彩,为川剧赢得很多观众,却至今没有恢复上演。前不久,看见徐棻新改编的《红梅记》,我非常高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传统戏的剧目很多,在50年代的“戏改”和剧目鉴定工作的基础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川剧传统剧本汇编》三十三集,加上成渝两地各种川剧剧本选集,出版约三百多个传统剧目。从何抓起?可以从这些经过初步“戏改”,受到群众欢迎的剧目开始。除了上述的那几大“记”外,五六十年代受欢迎的《鸳鸯谱》《御河桥》《乔老爷奇遇》《拉郎配》以及李明璋创作改编的古装戏《谭记儿》《望娘滩》等,都可逐步排入议事日程。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播放京剧的《柳荫记》《谭记儿》,这两个剧目都是从川剧移植过去的,为什么京戏能恢复上演,川剧反而不能呢?建议振兴川剧领导小组邀请专家开出一些可恢复的传统戏剧目供各剧团参考,并在一年内重点抓一两个戏,再次推陈出新,认真抓好。
川剧有大量的经典传统折子戏,如《柴市节》《迎贤店》《花田写扇》《评雪辨踪》《情探》《秋江》《拷红》《射雕》《柜中缘》《踏纱帽》《杨广逼宫》《跪门吃草》《逼侄赴科》《五台会兄》等,无法一一列举。这些折子戏,不但老观众喜欢,也是吸引新观众的好戏。1985年,邓小平在北京看川戏,一次就点了十三个折子戏。因为演出时间只有两小时,只好请他看折子戏片段。有段时间,因为新戏不多,有人曾讽刺说:“川剧是开不完的‘店’,写不完的‘扇’,过不完的‘江’,关不完的‘柜’……”这固然是个问题,但切不可丢掉这些折子戏。关键是要有好演员。一批老艺术家仙逝,新演员功夫不到位,即使是好折子戏,观众也难有兴趣。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3期
之四:认真做好川剧光盘
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优秀的川剧剧目,上演到一定程度,需要及时把它保留下来。1982年,省委、省政府号召“振兴川剧”,文化厅所属录像室,作为抢救,录下一批表演艺术家的剧目。二十多年过去,这批表演艺术家大多仙逝,但现代科学技术把他们的精湛表演艺术保留下来,既可观看享受精湛的表演,又可作为教学的资料,何乐不为?
表演艺术,不像物质生产,可以科学配方,统一规格。同一个剧目,尽管剧本一样,不同的演员表演,差别很大。如周企何的《迎贤店》、陈书舫的《花田写扇》和竞华的《思凡》等,至今没看见谁能达到他们的演出水平和效果。正因为这样,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所出老艺人的光盘十分畅销,甚至多次出现盗版。这是当年抢救的成果。
当年的一大批中年演员现在也六七十岁了。他们都各有一些受观众欢迎的拿手戏,需要抢拍下来。否则,如果走一个人就将带走一批戏。我多次强调,绝不能认为振兴川剧“抢救”的任务已经完成,全省要有一个计划,由省市分工负责完成。
一些优秀青年演员的代表作也需要录制。川剧最杰出的娃娃丑唐云峰有很多出色的演出,可惜当年没有录下来。现在,唐云峰高寿八十,难以再有年轻时的表演,这是一个损失。好在省剧协已开始为梅花奖得主拍他们的代表作。
现代传媒是争取观众的重要手段。拍好川剧光盘,可以供电视台选用。目前,省电视台尚无固定时段播放川剧,这是一个遗憾。我相信他们终归会加以补救。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即戏曲频道,除播放京剧和昆曲外,播了不少黄梅戏和越剧。多一些好的川剧光盘,戏曲频道必会多播放一些川剧。
录制光盘,贵在质量。“若要人迷戏,除非戏迷人”。要选择好剧目、好演员、好导演,音乐、舞美、摄像技术均须上乘。马马虎虎,倒胃口之事,千万做不得。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4期
之五:赢得观众的途径
振兴川剧,必须出人出戏,赢得观众。尽管在出人出戏上取得显著成绩,但在赢得观众上仍需做很大的努力。
年轻人一般不看川剧。川剧真不好看吗?当然不是。许多人只要进了剧场,看了好戏,很容易产生兴趣。关键是怎样把年轻人引入剧场。省委老领导何郝炬为使川剧赢得观众,开了一服猛药:送戏上门,政府买单。
观众的方面很多,可以先从学校做起。1983年,文化部前副部长吴雪对组织大学生看川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几年,魏明伦和徐棻的戏先后到北大、清华、南开、川大等高等院校演出,受到大学生的热情欢迎,就是很好的证明。与此同时,剧团要有计划地到中小学演出,由政府买单。只要选择好适合中小学生看的剧目,认真演出,同样会受到欢迎。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增加川剧唱段,也需与教育部门配合,先进行试点。
用电视传媒播放川剧,是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途径。四川新闻网的中国川剧网站每天被点击上万次,可惜四川电视台不重视这个工作。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很受欢迎,川剧应向戏曲频道进军,向戏曲频道提供好剧目。在这一点上,应向京剧、黄梅戏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有好戏,还必须制作出有质量的光盘。
川剧还有不少老观众。若干民营剧团一年要演出几百场戏。川剧座唱也不少。对民营剧团和座唱要给予关心和扶持,这是川剧不可忽视的群众基础。
以上谈的是途径。赢得观众,最关键的仍是“若要人迷戏,除非戏迷人”。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奢谈。期望宣传、文化部门和川剧人共同努力。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7期
之六:进一步把省川剧学校办好
振兴川剧必须后继有人。
省川剧学校是振兴川剧的重要基地。川校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人才,有的已成为表演艺术家,为振兴川剧立了大功。由于戏曲面临衰退的现状,川校也出现招生不足的情况,需要认真地加以解决。
招生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戏曲的认识问题。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和川剧人,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保留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意义。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必将失去特色。目前,川剧被列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很有利的条件。加上旅游事业的发展,各地要体现本地的特色,有关领导也会改变过去对川剧的某些认识,开始或进一步重视川剧。大力讲清振兴川剧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开展招生工作。
为了满足和扩大招生的数量,需要对川校学生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免学费,供伙食费,发奖学金,像师范学生一样。其实,这些办法早实行过,只是后来变了。前两年,有的家长带子女来报名,听说入学就要交六千元,转身就把子女牵走了。这种状况给我们敲了警钟,必须改变。学生毕业以后,文化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统一考虑,帮助他们就业。
川校要进一步充实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专业和学文化要并重,专业以川剧为主,兼学音乐和舞蹈。增加师资力量。对教师要尊重,提高他们的地位,评定应有的职称,并为他们创造进修的条件。根据需要聘请名家上课或讲学。已退休的川剧表演艺术家要像名老医生看病一样,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通过教学把艺技传授给学生。
期望宣传、文化、教育部门更加重视省川剧学校的工作。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7期
之七:多做工作让领导重视川剧
振兴川剧需要得到领导的重视。
由于干部的年轻化,有些领导从来没有看过或不喜欢看川剧。最好的办法,是挑—些好戏请他们看。过去的事实证明,由于川剧的魅力,不少的领导看了川剧就开始有兴趣了。也就是说,用戏来迷人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有的领导不愿看川剧呢?这就需要耐心地争取。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邓小平和贺龙,周恩来和陈毅,杨尚昆和张爱萍,谭启龙和杜心源,对川剧的重视和热爱,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佳话。只要把这些佳话介绍给年轻的领导,很可能会感染和打动他们。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老一辈革命家与川剧》一书记载了许多佳话,应当广为宣传。
川剧有什么特色,好在哪里?只靠川剧人自己讲,可能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听听全国名家的评论和感受吧。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编选、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名家论川剧》,提供了许多名家的文章、诗词、题赞等,可供参考。川剧人和从事川剧工作的领导,既需要用名家言论武装自己,也需要向党政领导介绍名家的言论。
群众是否喜欢川剧?从表面上看,城市的观众的确冷落。但在广大县城、农村并非如此,不少民营川剧团长期坚持在城镇、农村演出,不但有观众,还有不少热心观众为之宣传、筹款,非常感人。并不是没有人看川剧,而是没有地方看川剧。也许有人认为,只有农民喜欢川剧,其实不然。从1983年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宣传部、文化厅组织大学生看《巴山秀才》,到近些年把魏明伦、徐棻的几个大戏送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四川的七八所大学演出,大学生欢迎和喜爱川剧的热情,大大出人意料。西南交大的几位同学看了《易胆大》后,十分兴奋,一位川籍同学说:以前觉得川剧总是啰唆地唱个没完,这个戏情节发展很快,我以为又要唱个没完的时候却点到为止,非常好。一位北方籍同学说:我原来以为戏曲都和京剧一样,现在才发现川剧原来这么幽默,唱词写得好,看起来特别轻松。还有一位喜欢武打片的同学说:演员的功夫过硬,跟电视上的特技不一样,太过瘾了!在大城市中,玩友和座唱也不少,现在成都市新落成的文化宫,每周都有川剧和京剧的演出,观众十分踊跃。需要把这些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
目前,一个有利的条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联合国和我国政府的重视,川剧首批进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自己更该重视。加上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川剧已成为重要品牌之一,这些都有助于引起领导对川剧的重视。事物的发展往往有—个过程,过去有的川剧人见个别领导不重视川剧,有埋怨情绪。我开玩笑地说过:爱国都允许不分先后,爱川剧也应允许不分先后。
重要的是川剧人和宣传、文化部门多做工作。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9期
之八:充分发挥出川剧老艺人的作用
在振兴川剧中,老艺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过去的川剧演员,经过许多磨炼,一个有成就的老艺人能演许多戏,而且有很高造诣。比如已仙逝的表演艺术家阳友鹤,一生演过一百多个大戏;现还健在的名丑李笑非,演出过的大小剧目竟有二百五十个,其中丑角的重头戏就有一百一十个。一些戏成为他们的代表剧目,在唱腔、表演或剧本上进行了新的创造,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并得到观众和同行的普遍认可。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川剧”的号召时,阳友鹤、陈书舫、周裕祥、周企何、袁玉堃、竞华、曾荣华、许倩云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就是践行这一号召的代表。他们的演出质量高,真正做到了“以戏迷人”,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至今,他们的录像带或光碟还能在市场畅销(甚至有盗版),便是其艺术魅力的一个很好的证明。当年的文化厅录像室做了“抢救”工作,这是立了一功。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表演艺术家绝大多数已经驾鹤西去。好在还有一批当年的优秀中年演员,他们经过正规训练,功底较厚,演出的剧目多,身体也较好。到现在,他们也是老艺人和表演艺术家了。如果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将会是巨大的损失。
剧团领导人的年轻化是必要的,大量的行政和组织工作需要他们来做。舞台上也需要年轻靓丽的演员,但这与充分发挥老艺人的作用并不矛盾。目前,年轻演员能演的戏不多,水平也不够高,需要老艺人指导。到了年龄,老艺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可以教学生。正如退下来的医生,只要有本事,身体许可,可以看专家门诊或名医门诊,很受病人欢迎。川剧界的老艺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教学生。否则,“走”一个老艺人就带走一些戏,他们演出的造诣也保留不下来,实在可惜。至于少数尚能演出的老艺人和表演艺术家,只要他们身体情况好,群众欢迎,就不要让他“下课”。例如任庭芳担任《变脸》的主角,参加中国艺术节的演出,上电视十一频道就继续请他演出。这能为川剧争光,赢得观众。艺术成就高的表演艺术家还应帮助他们撰写回忆录,总结他们的经验,以利后学。比如年逾八旬的李笑非,退休之后,在一些同志的帮助下,出版了两本书,很有价值。听说现在还在撰写一本关于川剧导演的著述,令人钦佩。省和各市,要有计划、有选择地为这些老艺人录像,作为资料,制成光盘,既可以教学,也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老艺人和表演艺术家也要发挥主动性,不要丧失信心,只打麻将。魏明伦、徐棻仍在写戏,谢平安、任庭芳还在导戏,晓艇、徐寿年、杨昌林、刘芸都在教学生,杨昌林曾自筹资金拍传统戏光碟,这些都值得鼓励和支持。许倩云把一生奉献给川剧事业的精神,更值得学习。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10期
之九:加强剧团建设
剧团是川剧的载体,观众通过演出看川剧。振兴川剧,必须加强剧团建设。演出得有剧本。川剧界有句俗语叫“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是说川剧的家底厚。但时代在发展,要不断有新剧目去充实。振兴川剧以来,新编的剧目不少,魏明伦、徐棻的创作在全国都有影响。魏明伦的荒诞川剧《潘金莲》曾被许多剧种移植演出。剧本靠剧作家创作,剧团应该有编剧,这原本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但是有些地方的剧团在体制改革中,将编剧当作富余人员精减掉了。甚至有的管理部门也认为,剧本可以全国去找,剧团用不着养一个编剧。魏明伦原为自贡市川剧团的编剧,徐棻原为成都市川剧院的编剧,自贡和成都市的川剧院团正因为有了他们才蜚声全国。凡有条件的川剧院团都应有编剧,剧团的编剧不该精减。不可能要求所有编剧都能达到魏明伦、徐棻的水平,但不能不培养。随团的编剧不脱离实际,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水平是在实践中提高的。目前,川剧作家面临没有接班人的困境,剧团设编剧也是培养剧作家的正确途径。
剧本靠演员演出。有关调动演员的积极性,认真办好省川剧学校,充分发挥老表演艺术家的作用,我在前几节《门外戏谈》中已提出过一些建议,这里不再重复。在岗的演员要热爱川剧事业,坚持练功,精益求精,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境界,力争德艺双馨。如果演出任务不多,正好用来学习,千万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天天打麻将绝不是好事。
川剧演出,过去没有导演。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夏阳、熊正堃等许多优秀导演,导演过不少的好戏、名剧。改革开放以来,川剧的谢平安等成为全国知名导演,为振兴川剧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川剧新戏排演引进不少话剧导演,有利于提高川剧的演出质量,赢得更多观众。不过,川剧和戏曲有自己的特点,舞台布景和装置不能太实,要为演员多留表演空间。
无论省、市剧团,都需有好的领导班子。剧团的领导很不好当,既要懂艺术,又要会管理,首先要以搞好艺术生产为中心,从多方面提高演出质量。好戏应该广泛演出。除了公益性的演出之外,还要想方设法进入市场,求得艺术和经济双丰收。近些年四川省川剧院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打开了渠道,大竹县川剧团长期坚持在基层演出,这些经验都值得总结。班子要团结,还要促进全团人员的团结。无数事实证明:团结存,川剧兴;内耗多,川剧衰。目前,川剧面临困境,川剧院团领导班子临危受命,责任重大。观众不会忘记你们和所有川剧人的辛劳。
以上建议,主要是针对国有剧团。民营剧团情况不一,仅供参考。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11期
之十:川剧音乐改革之我见
川剧音乐需要改革和创新。
四川是个移民者的省份。反映在川剧上,它有来自各地的声腔,即昆、高、胡、弹、灯。各种声腔都有它的特色,在音乐上都需要改革和创新。
多年来,以原成都市副市长、著名作家李劼人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高腔最有川剧特色,专家们在讨论川剧音乐改革和创新时,似乎也把重点放在高腔上。
高腔的特色是徒歌,没有弦乐伴奏。这正是不少人喜欢高腔的原因。但如果把音乐改革放在高腔加伴奏上,我认为可能是一个“误区”。如果一定要这样探索,也不是不可以;如果成功,可能成为第六种声腔。
高腔不是不能改革创新,可以在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要提高演员的声乐素质。竞华、陈书舫、杨昌林、徐寿年、晓艇、张巧凤、左清飞、沈铁梅、张宁佳等众多演员的演唱,字正腔圆,十分悦耳,实在是艺术享受,何必去加伴奏?加伴奏反而会使演员受束缚。唱得差的演员,需要提高声乐素质,而不是用伴奏去“遮丑”。
第二,加强帮腔,真正做到帮、打、唱融为一体。目前的问题是对“帮”注意不够。经常是随意找一两个人去“帮”,声音不好,与演员的唱腔和剧情的要求都有距离。要选唱得好的去帮腔。上世纪50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许倩云就为《柳荫记》担任帮腔,效果极好。80年代,川剧《白蛇传》去日本演出,以徐寿年为首的几个男声帮腔(他们戏称为“将军合唱团”)震动东瀛。自贡的帮腔陈世芬,声音非常好,又与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融合得天衣无缝,可称为“川剧第一帮腔”。目前,王玉梅和简小丽的帮腔也受观众欢迎。除领腔外,还得注意合腔,否则渲染情绪和烘托气氛的作用将大为减弱。
第三,改进和新创高腔曲牌。老的高腔曲牌不要轻举妄动,有的需要改进。振兴川剧以来,新设计的高腔曲牌,好的可以保留。音乐工作者在这里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在唱演间歇之处,稍加伴奏也可尝试。
无论哪种声腔的乐器,最好用民族民间的。西洋乐器也可尝试。交响乐也不是不能用,只是难以推广。
以上,纯系外行的一家之言,专家姑妄听之。
《川剧与观众》2008年第12期
之十一:切实加强川剧作家的工作
为川剧作家李明璋诞生八十周年举行的纪念座谈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既是对李明璋的尊重,也是对所有川剧作家的尊重。
尽管大家都知道,“剧本是一剧之本”,“剧团剧团,有剧(本)才能把人团得拢来”,我还是想再强调剧本的重要性。剧本靠谁写?剧作家。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剧改”,推陈出新,我们有一批受到国内外欢迎的好剧本。振兴川剧以来,以魏明伦、徐棻为代表的剧作家,创作出不少的好剧本,其中包括被文化部确定的精品。当前的问题是剧作家后继无人,这是川剧面临的危机之一。魏明伦、徐棻均在六十五岁以上,我们既要继续发挥魏明伦和徐棻的作用,又必须立即着手培养新的川剧作家。否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省有两百多个川剧团。二十五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川剧团减缩为四十余个。即使保留下的剧团,编剧也大为减少,有的根本没有。这就是危机。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呼吁:凡保留下来的剧团都应有编剧。编剧的成长必然有一个过程,不能要求他们一下都达到魏明伦和徐棻的水平。可以先从整理(即推陈出新)川剧传统剧目,或移植别的剧种的优秀剧目人手,再创作新的剧作。整理传统是新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一课。刚才,我见到成都市川剧院新引进的编剧张勇,对她表示欢迎。成都市川剧院有个好条件,剧作家谭愫也很有成就,张勇可以拜他为师。
编剧,不要脱离或游离于剧团。在剧团,编剧与演职员经常接触,参与各种演出活动,了解观众的喜闻乐见,懂得川剧的特色所在,大有利于创作。同时,人在剧团就有任务,可以增强责任感。
从清代赵熙起,历来有不少文人学士钟爱川剧,他们修改或写作川剧剧本。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提高川剧的文学性起了很好的作用。川剧人要多和作家交朋友,求得他们的援助。希望当代作家能像巴金、沙汀、艾芜、王朝闻、吴雪、马识途等老人一样,关心和帮助川剧。
文化主管部门和剧团以及媒体要关心和支持编剧和剧作家的工作和权益,凡演出剧目一定要标明剧作家。要像对待演职员一样,按演出场次给予报酬,有成就的剧作家要给予奖励。
推而广之,川剧是一个整体事业。凡对川剧事业做出贡献而又持之以恒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包括剧作家,导演,演员(含帮腔),职员(含音乐、舞美、化装、字幕等),研究和评论工作者,以及长期为川剧摄影的余小武,为川剧画画的张鸿奎。我希望并相信省剧协、川剧艺术研究院、川剧理论研究会能做到这一点。
《川剧与观众》2009年第1期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