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水煮商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9.要会喝酒
豪饮是山东人的一大特点。
与山东人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在饮酒豪放程度上,堪称具有酒神风采的是山东人。山东人好像个个是酒神。
在山东,只要你打开电视,不管是省电视台,还是地方台,只要有广告,肯定就会有酒的广告,就像北京电视台的广告必然有化妆品一样。山东的酒的种类、牌子多如牛毛,几乎每一个县都有一两种自己的地方名酒:什么兰陵美酒、孔府宴酒、孔府家酒、孟府家宴、双喜宴、板桥宴、景阳春、景芝老白干,让你眼花缭乱。
喝酒,喝白酒,喝烈度酒,成为山东人生命的一部分。没有酒,还不如去死。当年,曹操征战乌桓,为了节粮,发布禁酒令。曲阜人孔融却要和曹操作对,写信反驳,命曰《难曹公表制酒禁书》,而这封信直接导致了曹操决定杀掉孔融。孔融在信中直言:“酒之为德久矣。古先哲王,和神定人,以济万国,非酒莫以也。”就是说,酒对人的好处由来已久,无论是祭祀天帝还是祭祀祖先,无论是娱神安民,还是救助万国,除了用酒,别的都不行。他还举例说:尧若不痛饮千盅,就不能建太平之世;孔子若不饮百杯,就称不上是圣人;汉高祖刘邦若不醉,就不能斩白蛇而成帝业等。“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治哉?”
喝酒,成为山东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喝酒,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山东习俗文化。不喝酒,办不成事。喝了酒,舌头软了,一切好办。
不仅一般的山东民众之间的人际交往,是以酒来维系,在商场、官场也是如此的。
在山东的生意人眼中,能喝酒就是能人,不喝半斤八两,就是孬种。如果你到山东去做生意,办事情,山东人往往是办公室里聊天,打官腔,客套一番,正事都要在酒桌上解决。所谓: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了,什么事都可以商量;感情浅了,啥事都难办。
与山东人谈生意,没有酒,谈话就索然无味。人际情感、利害关系等一切融入在那浅浅的一泓酒水中。在酒桌上,如果不能醉倒几个客人,主人总觉得招待不周,心里过意不去。醉倒的客人越多,主人越觉光彩,最好一桌子人全趴下。有人戏言,山东的经济漂浮在酒的海洋上,山东商人是这个海洋中的水手。
因此,外地人来山东,或与山东人做生意,也多少识得水性——酒量要好! 水煮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