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水煮商人

5.尊重其劳动,费力项目多合作

水煮商人 陈枫 1617 2021-04-06 09:0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水煮商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5.尊重其劳动,费力项目多合作

  云南人特别能吃苦。

  云南人能吃苦是一种整体人群的特性。云南农村农民特别勤劳,每天天不亮,人们就上山下湖,在田地里忙开了。人们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计,身背肩扛,挖田栽种,锄草收割,都是重体力劳动。过去,云南农村的孩子从四五岁起就参加劳动,拣肥拾草、放牛放马、种菜浇水,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村子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干活的。人们一年忙到头,只在春节休息几天。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很多人过早地衰老,40多岁的人们就弓腰驼背,面容苍老。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笨重,云南人付出的劳动量要比内地的人多得多。

  在云南的许多地区,少数民族兄弟身上都佩带长刀,这既是为了防御野兽的袭击,又是生产工具,如砍伐树木杂草等。有的少数民族春天放火烧山,用长刀挖掘洞穴播种,人们把这种耕作方法称之为“刀耕火种”。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粮食产量很低,云南人民的生活都很艰苦。

  但是云南人过惯了艰苦的生活,一般人都能吃苦耐劳。

  在云南农村,人们的体力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很大。在春耕、秋收农忙季节,农民们从天蒙蒙亮就上山、下地,直至天黑才收工,一天二顿饭吃在田间地头。由于山地田块小,难于使用机械,大部分劳动都是靠人工进行。比如挖田,农民挥舞着重五六公斤的锄头,在晒干的稻田里挖掘一个个平均十多公斤的垡子,一个人从早到晚要挖半亩到一亩田;妇女割水稻,一天一个人要割约一亩田,十分辛苦。农民挑担子走远路,一担有50公斤甚至100公斤,一天行程五六十里;妇女用背篓背货物,有的一次背60公斤,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行走几十公里,那种艰辛是城市里的人们难于想像的。

  云南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在云南的商人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过去,云南乡村基本没有公路,不通车辆,不像北方的大平原有手推车和各种牲畜拉的车,云南商人就是靠着肩挑背扛进行贩运。他们身处高山峡谷,用艰苦的体力从事着经营。

  现在的云南商人也秉承着他们先辈的传统,在经商上是吃苦耐劳,不怕辛劳的。为了做一笔生意,他们常坐上几天几夜的火车走南闯北,内引外联,下车后往往不辞旅途劳累,马不停蹄式找货源,推销,式进行洽谈,可以说是特别能吃苦。在做生意中,一般商人往往是自己进货,自己装车,自己下车,除非万不得已,很少雇工帮助。就是在商店里,业务量大,他们也是雇人最少,精打细算,把自己也算入劳力的一分子。

  因针对云南商人能吃苦的特性,在与他们做生意时,应注意:

  (1)要尊重他们的劳动,与他们真诚合作,做到互利互助。

  (2)如果是比较艰难费力的项目,与云南商人合作,容易成功,一则他们本人能够吃苦,不怕困难和辛劳,其次,他们可以招募大批能吃苦的云南人做民工。 水煮商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