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危机下的“施救术”——沉着冷静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卓越小公司的成功商道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5.危机下的“施救术”
——沉着冷静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不要等到时间太晚或不可收拾时,再想到改革。改革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革必须深入、全面、不遗余力。
——杰克·韦尔奇(通用电器公司原总裁)
宝兰公司创立于1983年,由创办人坎恩一路领军,曾在业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公司开始出现问题,坎恩选择在办公室应用软件市场上挑战微软,遭到了微软的猛烈反击。20世纪90年代初期,公司还掌握近一半的数据管理软件市场,但是因为与微软的厮杀,造成公司持续走下坡,后来坎恩离开了公司。
之后宝兰公司每况愈下,四年内换了五名CEO,他们全都不是计算机界的人。每个管理团队都有自己的一套拯救公司的策略,但是没有一个策略成功,反而模糊了公司软件开发工具的核心事业。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硅谷公司个个成为当红炸子鸡,但是投资人仍然对宝兰缺乏兴趣。
1999年,宝兰公司以每季l000万美元的速度持续亏损,在银行仅剩3000万美元的现金,员工争先恐后辞职。公司年营收从1992年高峰时的4.8亿美元,下降到只有1.7亿美元。
当时公司的董事会想做最后一丝的努力,力邀在计算机业界有20年经验的夫勒加入,担任公司的CEO兼总裁。
夫勒上任一星期后,召集公司所有的高层主管开会,以了解公司正在研发的产品。他在白板上画了时间表,从当时开始,到三年后的每一季,他要求主管一一上前,把他们负责的下个及下下个产品将推出的时间,填在表中。结果大家最多只能写到四个月后,对一百天后公司何去何从全然不知。
后来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夫勒回忆当时坐在会议室中的感觉:“我根本不想要这份工作!”
夫勒逐渐体会到,公司没有明确的策略,而且很快地,新产品的源头也即将干枯,看来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公司,确实即将走到尽头。
面对有如得了绝症的公司,夫勒紧急为公司进行各项手术,抢救最后的生机。
①上任半年,夫勒开除了400名员工,其中包括60名高级主管,但是在处于科技热发烧的当时,“前途无亮”的公司却无法吸引新人才加入。夫勒告诉“快速企业”杂志:“1999我来到公司时,最令我感到害怕的事情是,公司没有能力吸引好的人才,这件事几乎害死了这家公司。”
②夫勒登门拜访公司的夙敌微软,说服微软以一亿美元买下微软产品中使用的宝兰专利技术,并且买下市值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宝兰股票。微软为了避免另一宗侵权诉讼案,答应了夫勒的要求,让他荷包满满地回到公司,有了重建公司未来的本钱。
③设法让公司节流。当时公司中任何美金两元以上的购买行为,都必须经过他的亲自签名同意,以杜绝过去财务把关松散所造成的浪费。
④找回公司的优势。当时夫勒认为,他不需要到公司外向任何人说服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公司必须有能力提供具竞争力的产品,因此他先专注在公司内,设法改善公司体制。
夫勒曾是苹果计算机的副总裁,帮助苹果计算机重振笔记型计算机市场,并曾自创一家网络公司,之后成功出售,有着丰富的业界经验。他认为,业界未来的趋势是从计算机走向网络,比较可能成功的公司,是与网络和无线相关的应用产品业者,因此决定把重心锁定在发展网络及无线的软件工具上。
夫勒分析,宝兰的基础仍然很扎实,有优良的技术及员工,而且产品仍然有固定的忠实顾客群,公司有能力加入未来的战局。因此他针对不同产品分别制订短期策略,同时制定一个较长期的策略,以供公司如果真的存活下来,能够依循执行。
此外,他也看到了公司扮演跨平台角色的新机会,避免只选择微软的视窗系统所造成的局限性。他将公司定位为“软件界的瑞士”,把重心放在为不同系统建造可兼容使用的工具上,提供顾客在使用不同产品时的一块中立区,与各大公司间没有战争,只有合作机会。夫勒与微软谈判一事便代表了公司这方面的努力,现在证明了这个策略的有效性。
业界分析师斯耐尔表示,宝兰正确找出了在未来十年最主要的三个发展趋势:无线、跨平台、供电子商务应用的网络服务,因此能够重振雄风。
由于夫勒提供给员工公司清楚的未来走向,员工的士气为之一振。
⑤让员工专注配合。由于员工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不同CEO的来来去去,策略忽东忽西,有些员工一开始时认为夫勒又是另一个短暂的CEO,因此只是被动地静待他离开公司。要破除这种敷衍的心态不易,夫勒采取了实际的动作,鞭策员工确实执行。
在员工大会上,他向一千多名员工宣告公司的未来走向,他说:“如果你现在手上的项目不是以网络为主,你最好赶快思考如何能跟网络牵上关系,因为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会砍掉所有不是以网络为主的东西。”
每天早上五点半,夫勒和财务长及公司顾问开会,共同检讨公司昨天的事情,并且拟定今天的议题。早上七点时,他们再一起和公司三十名最高级主管开会,规划当天的流程,由上至下,确实看紧各个环节。入主公司的前九个月,夫勒每天都如此工作十四个小时,对他个人而言,那是非常痛苦的一个经验,但是却让公司逐渐步上了轨道。
2000年1月,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杂志专访时,夫勒表示:“真正关键的一个字是执行,这是一把两面的剑,你不是做好分内的工作,就是被淘汰。”他认为,再难的问题,也是靠着专注目标、扎实工作,一步一步解决。然后努力所换来的数字不会骗人,第一季公司损失2500万美元,第二季损失1000万美元,第三季损失100万美元,努力便有了代价。
在医院里,我们常听到“会诊”这个词。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疾病不好治,属于疑难杂症时,需要各科的医生参与诊断。同样的,当一个小公司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岌岌可危之时,仅凭两三项措施已很难挽救局面,这时候,就必须进行全面的抢救。 卓越小公司的成功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