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海外教育六十年

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汉语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海外教育六十年 郑通涛主编 2781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汉语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当前以职业为导向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普遍要求在短期内在汉语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知识和未来从事职业领域实用的汉语技能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一大步。鉴于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汉语教学在培养高水平的汉语人才时,就需要结合学习者的职业需求整体规划,除了要训练学习者的上述业务素质,与具体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对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习者开展汉语教学以适应社会需要,以下是我们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在通用型国际汉语教学中,并没有特别关注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师主要侧重汉语知识的传授,关注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教材中的汉语知识,关注学习者是否通过HSK考试,忽视对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以职业为导向的汉语教学,如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就不能让学习者在未来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具备职业能力的实用性汉语人才。因此,以职业为导向的国际汉语教学要树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学习者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学习者各种行为要符合所从事职业的准则,重视对学习者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汉语语言的传授提高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一致

  当前,我国以职业为导向的汉语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偏差,个人的汉语应用能力尚不能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要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需要及时掌握各职业领域所需的汉语人才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总体说来,在汉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汉语学习为未来工作服务为宗旨,不断提高学习者在所从事职业中熟练运用汉语的能力。在具体的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习者从事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素养,并融入汉语知识学习和汉语技能训练当中。例如,对于将来可能从事外贸工作的学习者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授丰富国际贸易相关知识,重点培养学习者商务汉语交流的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之,国际化汉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职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针对性,以促进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更好的职业发展。

  (三)汉语知识和汉语技能仍是培养的根基

  汉语语言知识和汉语技能是培养高水平国际化汉语人才的先决条件,是从事汉语相关职业的起点,是社会对国际化汉语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鉴于此,以职业为导向的国际汉语教学应合理安排汉语知识、汉语技能训练与在岗实践之间的时间分配,保证职业所需汉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时间,尽快建立与完善与培养国际化职业汉语人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并进行科学的语言能力测试。课程结束时,学习者应熟悉与从事职业相适合的语言表达方式,需要具有良好的行业语言沟通能力,能够用汉语规范地撰写职业汉语相关的书面材料。另外,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汉语并不是他们的母语,因此在培养其运用汉语交际能力时,必须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汉语功能及自我地位。汉语在其未来职业当中是跨文化交流的工具,自身是使用该工具的主体。学习者在职业语境中的工作,使得学习者认识并实现自身价值。

  (四)强化中外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在通用型汉语教学中,基本是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这种缺乏实践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习者汉语职业能力的发展。因此,以职业为导向的汉语教学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中外联合培养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准确把握职业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在教材、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为学习者提供岗位实习环境,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的需求。以酒店汉语教学为例,学习者可在酒店实习岗位通过接待顾客、介绍酒店服务等工作提高真实场景下的汉语交际能力,增强学习者信心并积累经验,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突出培养持续学习汉语的能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职业者。这是实现行业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面向职业发展的国际汉语教学也需要注重培养学习者持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培养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要把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使学习者在掌握一定汉语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职业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学习内容,从而能够保证其跟上职业发展趋势,促进学习者综合业务能力的不断完善发展。

  (六)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

  著名“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人素质犹如海洋中的冰山,浮在水面之上的约有1/8,代表表层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7/8的动机、态度、责任是深层的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以职业为导向的国际汉语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也可看作一座冰山,水面之上的是知识和技能,水下的是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的职业素养,是职业能力中重要的隐性素养,是学习者将来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职业为导向的国际汉语教学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就要着眼整个冰山,在显性能力培养基础上,有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习者培养良好职业习惯,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开展工作。国际汉语人才毕业后大部分会从事跨文化交流活动,如教学、外交、管理等,在这些活动中他们自身也应注重加强个人素质修养,不断培养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真正成为高素质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海外教育六十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