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二、基于语法偏误语料的动态变化考察
对偏误进行的动态研究的一项重大意义之一,是可以观察到哪些偏误容易得到纠正,同时观察到哪些偏误容易产生僵化。“语言僵化”(fossilization)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语理论中提出。他认为在众多外语学习者中,有大约95%的人语言能力不能达到目的语的水平。1996年, Selinker在重申僵化现象的定义时说:“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过渡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 也有人称之为“偏误的化石化”或者“偏误的冻结(cryogenation)”,Brown(1994)就认为“僵化”这个术语不好,因为它给人感觉无法改变,所以他建议用“冻结”,一旦温度转暖,情况就会改变。僵化可以出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层面,而对于它出现的过程和原因,不同的理论也有不同的解释。陈慧媛(1999)对僵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指出目前对僵化已有的理论解释主要有:(1)僵化现象内因说:把语言僵化看作是由人内在的生物和生理因素所造成的理论是僵化现象内因说的代表。由于它从生物成长的角度来看待或解释语言问题和僵化现象,因此也被称作语言僵化现象的“生物论”。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有Lenneberg和Lamendella。(2)僵化现象外因说:僵化现象外因说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学习心理的影响。外因说的代表性理论是文化迁移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s)。其主要思想是如果学习者的社会文化与所学语言的文化差异很大,学习者就会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在语言处理过程中,记忆和输入的操作过程就会受到限制。这限制就如同在缺乏语言环境和语言条件下学习的外语学习者,语言的输入以及对输入的处理过程都极其有限。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学习者只能依靠内部输入,也就是母语和自己的中介语来处理语言。由于长期以不完善的中介语为基础来处理语言,也就导致了中介语的僵化。(3)僵化现象交互作用说:主要探讨学习者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所得到的反馈是怎样影响或作用于学习者的。这一理论认为语言的僵化不仅仅指不正确的语言形式,也应该包括正确的语言形式;对僵化过程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语用问题而不是句法方面的问题(Vigil & Oller,1976)。
这一部分我们将主要从偏误僵化的角度出发,对两名受试的偏误语料进行考察,以期得出语法偏误僵化的有关特点和规律。
(一)偏误语料及僵化结果例举
受篇幅关系,我们这里主要举词法和句法层面的偏误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1.词法层面
表2 受试A、B词法层面的偏误语料及分析
在对偏误语料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从偏误是否得以纠正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偏误做了分类,以重点考察某类偏误是得到了纠正还是产生了僵化。
(1)在第一次调查中出现过的某类偏误,第二次调查中同样出现了该语言点,受试在使用该语言点进行表达的时候却没有出现偏误。这类偏误我们认为是容易得到纠正的,不易引起僵化。
在两名受试的语料中,属于这一类的有量词偏误和名词偏误。第一次调查时,两位受试均出现了量词偏误,在第二次调查中,我们特意注意两位受试量词的用法,结果很让人欣慰:两位受试都多次使用了量词,但是没有出现任何偏误。受试B在第一次调查中,出现了受音节韵律影响而产生的单音节名词和双音节名词的混用偏误(“我们长大的时不要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在第二次调查中出现了类似的语言点,B表达为:“他们都休息的时候奶奶正洗衣服”,这里B的表达正确,说明这一偏误得到了纠正。
(2)某类在第一次调查中出现过的偏误,第二次调查中再度出现,这类偏误我们认为产生了僵化。
在受试的语料中,属于这类偏误的有离合词和结构助词“的”的偏误。受试B在第一次调查的时候离合词“道歉”出现了“离合词后接宾语”的偏误,在第二次调查时在运用离合词“生气”的时候又出现了同一性质的偏误,据此,我们认为“离合词后直接接宾语”这一偏误现象已经在受试B身上产生了僵化。
(3)在第一次调查中出现了某类偏误,在第二次调查中没有出现该语言点,即通过书面语料无法证实这一偏误是否得以纠正。我们对此采取了回访的方式,来判定这类偏误是否出现僵化。这里可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受试对自己第一次调查中出现的偏误能够自行纠正的,我们认定这类偏误得到了纠正,没有产生僵化。
这类偏误有疑问代词和数量词结构的偏误。受试A在第一次调查中出现了疑问代词“什么”和“怎么”的混淆(这种情况该
什么
办呢?);受试B在第一次调查中出现了“全一家人”的数量结构表达偏误。这两个语言点在第二次调查的语料当中均没有出现,仅通过语料我们无从知晓这类偏误是否得以纠正,但在第二次调查后的回访中,我们指出两名第一次出现的这个偏误,他们都能马上纠正过来,说明这类偏误没有产生僵化。
②如果受试对自己第一次调查中出现的偏误无法自行纠正的,这种情况我们认定为偏误已经出现僵化,因为时隔两年,学习者对于这一偏误仍无自我纠正的能力,表明这类偏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固定下来。
在两名受试的语料中,属于这类情况的有动态助词“着”的偏误。受试B在第一次调查中出现了这一表述:“从衣着看,可能已经冬天了,因为他们都
穿长衣服
。”后期回访时,受试B对这一偏误并没有察觉。我们曾对他的这一存在问题的表达做出进一步的提醒,受试依旧很困惑,并没有发现偏误的存在,更不用说对偏误进行纠正了。
(4)某类偏误在第一次调查中并没有出现,只在第二次调查中出现,这类偏误是否僵化也分两种情况:
①某类在学习者身上存在已久而在第一次调查中并没有出现的偏误,在第二次调查时出现了。我们要求受试对此偏误进行回忆追溯,再结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可以推断出这类偏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僵化。
语料中属于这类的有助词“了”的偏误和副词“真”的偏误,两名受试在第二次调查中出现了“这个孩子每天都看了电视 ”、“他是一个真懒惰的孩子”两类错误表达,回访时受试通过回忆,表明自己很长时间一直在使用这一错误的表达方式,而根据教学实践,我们也发现这类偏误在学习初期就已经在学习者身上出现了。助词“了”的偏误用法几乎一直纠缠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各个阶段,而“真美丽的校园”之类的说法在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身上时有出现,据此我们可以认定这两类偏误在受试身上存在已久,已经产生了僵化。
②某类偏误只在第二次调查中出现,通过回访也无法确认它出现的具体时间以及持续多久,这类偏误是否会形成僵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从我们所掌握的语料来看,这类偏误很大程度上都集中在虚词层面或者实词比较虚化的用法中。比如动词“来”置于动词前的虚化意义的用法,副词“在”与“正”的用法区别,副词“凡是”的用法,在教学实际中,这些语言点向来也是学习者容易产生偏误之处,成为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缺乏时间维度的纵向观察,就目前所掌握的语料来看,我们还很难判定它们在两位受试身上是否会产生僵化。
以上分析了4类偏误所含的6种情形,借助下面的表格来观察这6种情况,我们会更一目了然:
表3 词法偏误的僵化情况
2.句法层面
表4 受试A 句法层面的偏误语料及分析
同样,在对这些偏误语料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从偏误是否得以纠正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偏误做了分类,以重点考察某类偏误是得到了纠正还是产生了僵化。所获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句法偏误僵化情况 海外教育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