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海外教育六十年

一、引 言

海外教育六十年 郑通涛主编 1052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从汉语特征看外来词的认知

  余可华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 厦门 361102)

  摘 要: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语言是一个复杂、动态、开放、适应的系统,融合了不同民族的认知。汉语外来词与源语言之间存在认知共性也表现出认知个性,其共性体现了人类语言表达的经济、省力性,其个性体现在外来词在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汉语语音、字形、语义、构词特征的制约,表现出汉民族独特的表达习惯、情感态度、心理期待、文化习俗与五官感知的认知特点。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语言演变;汉语特征;外来词认知

  一、引 言

  外来词又叫借词,是从外族语言中借用的词语。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语言是一个复杂、动态、开放、适应的系统,融合了不同民族的认知。正如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所言:“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流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萨丕尔,1995)当前学术界对外来词有着不同的界定,我们认为只要音、形、义是外来的,就属于外来词的范畴,它包括音译词、半音半译词、音译兼意词、音译后加注汉语义类的词、借形词、意译词这几类。外来词是汉语词汇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了解不同民族认知方式以及汉语发展演变的重要窗口。外来词历来就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高明凯、刘正埮(1963)、史有为(2000)、杨锡彭(2007)等学者多从汉语外来词的界定、分类、规范、来源、历史作用、社会文化等角度来探讨,对其认知研究虽有部分成果,但是鲜有结合汉语语音、字形、语义、构词特征来全面、系统地探讨汉语中外来词产生、发展、演变的认知过程与特点。 海外教育六十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