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酱园巷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落酱园巷
在文庙西街以南,原来有条通向南边的半截巷,宽不过2米,长不过40米,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叫作落酱园巷。这个名字出现于民国初年,一直使用到这条小巷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后才不再使用。
落酱园巷这个名字是出于一种误写,它本来应当叫骆状元巷,出处在于清末状元骆成骧。也不知是出于谁的误写,竟然把骆状元巷误写为虽然谐音但却无法解释的落酱园巷,这一误就误了好多年,一直未能纠正。
骆成骧
骆成骧(1865—1926)资中人,成都尊经书院高才生。1895年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殿试,因为其《策论》起句为“臣闻殷忧所以启圣,多难所以兴邦”,文中时有“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等语,提出了一整套具有维新思潮的“自强之计”,被正因为甲午战败而忧心如焚的光绪皇帝钦定为第一名,成为状元,这是整个清代四川考取的唯一的一个状元,也是我国科举制度史上倒数的第四个状元(在骆成骧之后还产生过三个状元,即夏同和、王寿彭、刘春霖。这以后,清政府就在改革浪潮之中被迫废科举,兴学校了)。骆成骧考中状元之后,授官翰林院编修,曾任广西提学使,后任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的前身)提调,负责筹建。他提倡新学,1898年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等在北京创设蜀学堂,办《蜀学报》,成为维新派的一员(杨锐遇害之后,他在绵竹杨公祠题写了如下的名联:“大节壮人寰,谁谓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两行垂老泪,我伤梁木其坏,泰山其颓。”)1906年,被派往日本学习法政。1908年回国之后在广西、山西为官。辛亥革命之后回到成都,就在文庙西街之侧的无名小巷中购买了一个不大的宅院,改建为自己的家宅清漪楼。从此以后,这条小巷就被人们叫作骆状元巷(由于骆氏旧宅已经不存,所以关于它的具体位置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在文庙前街,但是与骆状元巷紧邻)。
民国时期的射德总会徽章 郑光路提供
骆成骧晚年不忘清室之恩,思想守旧,但是坚决反对袁氏称帝,并拒绝了袁世凯、黎元洪等人多次高官厚禄的拉拢,以教书育人、提倡武术体育终其一生(以文状元的身份而全力提倡武术武德,他是历史上第一人,他为此曾经参与创建“四川省武士会”,创办“四川省国术馆”并任馆长,创建“射德会”并任会长)。他曾先后出任四川省临时省议会议长、四川高等学校校长、四川大学筹备处处长,并在四川国学专门学校等几所学校执教。他一生清贫自守,临死时竟无购置棺木之资,被时人称为“穷状元”。他死后出丧时,灵柩清晨从文庙西街出发,由于很多百姓自发组织沿街护送,街道为之堵塞,直到傍晚才到牛市口。辛亥革命元老颜楷送的挽联写着:“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平生风义兼师友;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潇洒人间一丈夫。”
民国初年,成都将几位在清代曾经名重一时的政坛与文坛前辈称为“五老七贤”,颇予尊重。骆成骧当然也名列其中。他却自嘲为“五个老不死,七个讨人嫌”,以表示其敬谢不敏。此语一直到今天仍然在老成都人口中广为流传。 成都街巷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