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桥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梓潼桥街
在华兴正街以北有梓潼桥正街,梓潼桥正街以西有梓潼桥西街。过去在这两街相交的地方有一座梓潼宫,庙前有小桥,名为梓潼桥,梓潼桥正街与梓潼桥西街的得名,就源于那座今天已经不存在的梓潼宫。
四川绵阳市有个梓潼县,今天梓潼县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七曲山的文昌宫,当地人都叫作大庙。成都的梓潼宫,就是源于这座著名的七曲山大庙。
按照我国早期天文学著作《史记·天官书》的说法,北斗星之上有一个星座叫文昌宫,后人遂对“文昌”二字加以发挥,说这是专门掌管天下读书人功名利禄、吉凶祸福的星座,在道教神系就成了文昌神。晋代时梓潼出了一个名叫张亚子的孝子,为官有德政,不幸在战场上战死,当地人就修了一座亚子祠加以祭祀。在后人的口中,张亚子逐渐被一步步神化,成为梓潼一带的梓潼神。道教就将梓潼神纳入了自己的神系,并与文昌神结合起来,成为全国性的神,还编写了《清河内传》等书籍,说张亚子生于周代,经过了七十三化,才又降生于梓潼,成为受玉帝之命掌管文人命运的梓潼神。信奉道教的元仁宗于延祐三年(1316)封梓潼神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从此,梓潼神被称为文昌帝君或梓潼帝君,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宫或是祭祀梓潼帝君的梓潼宫逐渐遍布全国,成都的梓潼宫就是其中之一,而梓潼七曲山的大庙则是全国最著名的、规模最大的文昌宫。
梓潼桥西街院落 20世纪90年代 锦江区方志办提供
在成都,为这条梓潼桥街是应当写为“梓潼”还是“梓橦”长期都有争论。在清代的文献资料上是写作“梓潼”,而民国时期的地图却改作了“梓橦”。因为有一些学者认为“梓”和“橦”都是树木的名称,所以应当写为“梓橦”,以致民国时期就曾经一度将“梓潼桥街”正式改名为“梓橦桥街”。但是这一改动是错误的,成都市民政局地名办公室已在1990年将街名恢复为“梓潼”。早在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就已经设置了梓潼县,这一县名明确见于《汉书·地理志》。梓潼县命名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地区“东倚梓林,北枕潼水”。潼水又名驰水,即今流经梓潼、盐亭、射洪,最后汇入沱江的梓江,又称梓潼水。
1912年,在这条街上的22号开办了一个大观茶园,演出杂技与小曲。它的特点是每周的一、四、七只售女宾票,其余日子只售男宾票。由于购票女宾较多,门外的围观者更多,造成门口交通阻塞,两年后被华阳县初级审判厅查封。
大约在1923年,民国时期成都最著名的面食店“稷雪”开业于梓潼桥正街,是著名川菜馆荣乐园所开办的精品面食店,也是旧时成都少有的、最负盛名的综合性小食店,所制作的鳝鱼面、蟹黄包子、撕耳面、猪油发糕、波丝油糕、荷叶绿豆汤、洋芋饼等小吃有如荣乐园的川菜一样,长期在成都面食店中处于领先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稷雪”仍然存在,但是已经与一般的面食店无异。
1945年10月10日,新中国成立以前成都最著名的画报《自由画报》周刊创刊于梓潼桥街22号。画报的发刊词只有6个字:“不自由毋宁死”。在报头下面则印着这样的话:“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不虑匮乏之自由,免于恐惧之自由。”一直坚持“反蒋反美,不惹地方,依靠进步力量,稳步发展”的方针,报风尖锐泼辣,反内战,反独裁,对国民党当局的祸国殃民行为作了大量的揭露,每期发行量达5000份,有的甚至被秘密运入解放区。《自由画报》的主编是民国时期成都本土画家中成就最大的画家张漾兮。
自由画报
张漾兮
张漾兮(1912—1964)成都人,原名张国士,自幼父母双亡,在杂货店当学徒。1925年被保送到四川艺术专科学校免费读书,但是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未能毕业。离开学校后以画广告和舞台布景为生。1930年与王朝闻等人成立以宣扬“普罗艺术”为宗旨的“时代画会”。从1936年开始在成都多家报刊任美术编辑和记者,1937年组织了四川漫画社。1939年组织了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1942年11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为首批会员。1941年曾经与王朝闻一道筹划去延安,但因为无法解决家人太多的难题而未果。他在成都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宣传抗日救亡的漫画与木刻(包括《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这样的重大题材),创作并在成都街头张贴了多幅宣传抗战的巨型作品,是公认的成都新兴木刻运动和时政漫画创作的领军人物,而且是各种美术创作形式的全才,作品曾在莫斯科举办的反法西斯漫画展上展出。为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曾经深入农村、煤矿、城市贫民区、养老院中深度观察,体验生活,再进行创作。1945年10月创办《自由画报》,自任主编。《自由画报》共存在了134天,张漾兮发表了作品145幅,被成都进步报刊称赞为“人民艺术家”。1946年初,他在《自由画报》发表了著名的漫画《中国人民解放的年头到了》,他还在一首题为《沁园春——步毛柳原韵》的词中写道:“春将近,遍神州赤土,格外妖娆。”为躲避特务的迫害,1948年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前往香港,加入了“人间画会”,美国《新共和》杂志发表了他的作品和有关的介绍文章。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出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版画系主任、浙江省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2012年12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路漫漫兮荡漾兮——张漾兮百年艺术展”和“张漾兮先生艺术研讨会”。
张漾兮木刻《人市》
除了梓潼桥正街和梓潼桥西街之外,成都还有一条梓潼街,却不因为梓潼帝君而得名(有关介绍见后“梓潼街”)。成都过去的梓潼宫也不止一处,例如在文庙西街也有一座梓潼宫,为明代的庄、顾两家合资兴建,清代重建。民国时期在这里开办过成都公学和私立成公中学。 成都街巷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