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第53节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刘醒龙 1584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53节·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那种太过理性的观念,常常让我望而却步,不敢去想,害怕自己会越想越糊涂。事实上,重述历史的是整个天门口,而不是一两个人。人的开始是生,人生的目的绝不是最终的死,却又从无例外地要走进死亡。暴力作为一种有效的变更历史手段,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历史里。《黑暗传》的引入,是为了将文本的纵深扩展到汉民族史已知的最远端,让其间接地变为叙事过程的一部分,使得小说所展现的所有暴力,一目了然地追溯到共工被女娲所杀的根本之上。至于反暴力归结,正像小说所援引的,近代中国从梁启超先生那里就开始了,陈独秀也基本上是反暴力的。21世纪以来,人类对暴力的反拨声浪已经越来越强劲。在中国,就有建设和谐社会方针的提出。毫无疑问,这是最为明确的反暴力立场。《圣天门口》是用一种深刻的痛来唤醒人的意识里对痛的憎恶,用一点点地积累起来的柔性的力量,去和各个阶段的宏大历史发生对冲。

  我要再次强调,我的小说是为大爱大善而写。阅读者与写作者的立场存在差异,是可以理解的。纯粹就这个问题来看,如果不是狭隘地将小说中的描述,直接而生硬的认为那就是基督或曰宗教了,对雪家处境的理解就不会出现歧义。同样,也就不会产生对爱与善在文学中巨大存在的质疑。宗教与神性,在文学中只能是一种“也许”。在我生活过的一些山区小镇上,当年的教堂还在,只是做了别的用途,有的就做了小说中所描写的那类卫生所。教堂在不等于宗教就在。一个口称上帝保佑的人,很有可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神论者。小说不是神学著作,哪怕她会经常提及神学中的某些词汇,描写宗教祭祀的某些行为,也只是为了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中最为紧要的还是爱与善。

  中国文学应该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经典。

  在世界文学中,一直就有纯英国文学、纯俄罗斯文学,甚至还有纯日本文学之说,唐宋明清之后,纯中国文学就找不着了。

  当代中国文学太过看重所谓与世界接轨,甚至不惜抛弃传统。一些有影响力的作家,其写作资源往往直接依赖于来自欧美的转基因营养。中国文学的好坏与否,不在于外国人如何评说,而在于没有独立于世的传统与风格。我同意顾彬所说,中国作家要发出中国人的声音,不能老想着如何发出德国人或者瑞典人的声音。还应该看到,图书出版受资本过度影响所带来的恶果。“狼”也好,“美女”也好,都是资本通过相关运作来影响市场,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最大额度的利润。本来与文学毫不相关。外国人并不了解这种现实,不明白铜臭在当下中国的无所不在,而将那些花钱赚吆喝的软性广告语言,当成了文学定论。我很担心,使用舶来的宗教与神性评价一部纯粹的中国小说,会不会犯下一龙带九江那样的系列错误?

  我不能不遗憾地认为,有些所谓的资深学者在指责中国当代文学时,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成熟度与高度缺少基本的了解。

  还是做一个泛信仰的泛神论者比较轻松,不用对什么进行顶礼膜拜。说到底信仰就是让人们心存敬畏与感恩之心,并非自恃万物之灵,为所欲为。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