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月夜行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陇东行
前不久,我们一行数人驱车去陇东考察那里的父老乡亲们,究竟怎么从土里往出搞经济的?其实在没有抵达陇东之前,我想那儿是沟壑纵横、满目苍黄的样子。不料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品味了一阵之后,却觉得这是一块古老、浑厚、纯美而诱人的土地。尤其是那种几近于原生态的自然美,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真格的令人惊叹而流连忘返啊——
为浏览沿途的自然风情,特意避开现代化的通衢大道——高速公路。经过白银市的时候,着意歇息了一番,第二天早上出发,一路东行穿过靖远、会宁县境,拐上312国道,直奔平凉市了。
仲秋时节,沿途都是酝酿着成熟的苍绿。翻越了几架山梁,绕过几道坡,车子驶进甘肃静宁县与宁夏隆德县接壤的一条狭长的平川。国道两侧栽植着峻秀的落叶松,两山对峙的川谷里都是一望无际的绿意——秋禾长得很旺盛。临近六盘山麓时,忽然下起了大雨,结果没隔多时,瓢泼大雨即在绚丽的晚照里,变成了如丝的细雨。车子穿过六盘山隧道停下,我们舒活了一阵身肢,面对绵延起伏的山野,同行的朋友告诉:已进入了平凉市境内——
人们习惯上把平凉与庆阳统称为陇东,然而从特定意义上讲,陇东即单指庆阳一地了。因为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至五十年代初,庆阳属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曾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贡献,现在则将她归入“老、少、边、穷”的范围。
无论怎么界定,我感觉已经踏上了陇东这片厚土——细雨中的山野苍翠欲滴,袅娜的雾岚犹,若柔纱似的拂绕在山间,显出一种虚缈与真切的美;如练的道路,舒缓地隐现在崇山峻岭间,宁静而沉着地向前方伸延……
空气湿润而清爽,使人由衷地赞叹陇东山色的纯美。进入平凉市区,已是华灯初上的晚晚了。街上的车流与人潮涌动,显示着这座商业城市的繁荣与特有的生活节律。吃过晚饭,上街走了走。对这座古老而闻名的陇东商贸城的认知、了解,则很浅显。
倘若凭着直观感觉与印象论:我以为平凉的城市规划格局、建筑风格极具现代审美意趣,并明显蕴涵着地域性的历史文化特征。倘若从一般意义上对某个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诸事业的发展,以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做些初步的考虑:诸如社会生态学、民俗学、语言学,还有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特征、整体的精神状态与个体的文明程度之类玩意儿。
首先应该从整个交通设施与城市建筑着眼——平凉市的街道宽敞、通达,具有相应的美学价值与审美意趣,并极具现代气息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其次应该从人们的精神状态揣测与臆想:固有的地域文化传承与现代商业文明的溶融,由此衍生出的那种既有现代气息,又蕴涵着传统特征的新型地域文化。这种特征,一般从当地土著的言行举止,即可一目了然的。我感觉平凉人的那种温文尔雅,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天上午,平凉市委安排游览了道教圣地——崆峒山。下午同行者去看经济发展了。做了组织部长的同学陪我走了几处地方,听他讲述了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傍晚,特意吃了一顿平凉特色的羊肉泡馍,感觉很是平常,也没滋生什么感慨。
翌日清晨,启程去庆阳。车子继续沿312国道东行,到了甘陕交界的凤翔口,朝东北方向一拐便是去庆阳的路线了。沿途的景色,除了满山的密林与绿草之外,就是遍野的秋禾与挂满果实的园林了。如果将庆阳的山川与平凉的地貌做一些比较的话,我的感觉大致为:平凉的自然风貌,蕴含着一种纤细、瑰丽的清秀美;庆阳的山川,则直露着那种独特的浑厚、苍雄之美。
我们在庆阳逗留了两天,参观、游览了诸多人文景观。印象极深的是“陇东民俗博物馆,”还有一处正在建设中的极具地域文化特征的度假村。我们坐在非常现代化的窑洞宾馆里,尽情感受了一番穴居的滋味。随后,又拜谒了座落在庆阳县城东面狮子山上的周祖——不窋陵。对于庆阳市的感知较深刻:首先这儿的历史文化沉淀,确实太浑厚了;其次深受这种历史文化熏陶的人们,其言行举止间隐含着中华农耕文化的特质——他们待人热忱、诚挚而彬彬有礼,并显露出那么一股狭义豪爽之气派,给人一种相见如故的亲切感。
此番陇东之行,使我对这块古老的土地有了一些感观方面的认知,并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地方。说她富饶:首先是物产丰富,农业很发达,俗称“陇东粮仓。”其次具有得天独厚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工业门类齐备,市场化水平相对较高。讲到美丽:那种独特的地理地貌形态,恰巧就构成了陇东特有而瑰丽的自然风情。
陇东的山川峻秀、植被相对完整、气候湿润而宜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史遗迹与人文资源极为丰富。闻名于世的道教圣地——崆峒山、中华农耕历史文化的始创者周祖——不窋陵,以及古灵台、古成纪、西王母山、南北石窟,还有龙隐寺等历史遗迹与人文景观;著名的历史人物有鞠陶、公刘、岐伯、皇甫谧、牛僧儒、李梦阳、赵时春、吴玠等,这些历史遗存则积淀了陇东历史文化的浑厚。
但是,任何一处的历史文化积淀,都会使人们在承传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受到熏染,并且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中形成一种极具地域特征的文化。这种文化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饰、饮食、住宿、语言、婚姻、习俗、礼仪诸方面,甚至影响人们的性格特征、精神状态、道德操守,以及思维定式与行为方式等等。
地域文化含有约定俗成特征,而且时刻规范、影响、制约着人们思想和行为。地域文化同现代文明往往相悖离、相抵触、相抗衡……二者若能相融,即可丰富地域文化的内涵,又能使其得以张扬。倘若鞠陶、公刘、皇甫谧、牛僧儒、李梦阳这般地道的陇东人,曾经为中国历史演进做出了贡献而彪炳史册的话,那么现在的陇东人为何不把他们请出来,替家乡的繁荣富强造势呢?
我以为这才是陇东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啊—— 月夜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