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月夜行路

生活在于创造

月夜行路 孤帆 3957 2021-04-06 09:0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月夜行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生活在于创造

  深秋时节,刚从道教圣地——崆峒山和人文始祖黄帝、伏羲那儿回来,忽然接到朋友旳电话约请,让我作陪去见一个人。我既疑惑又纳闷:你是一个跟领导特别亲近的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不想去——他确实无可奈何了,才如实告诉,说同学给他介绍了一个女人,请我去看一下,究竟行不行?

  朋友离婚也有一些时日了。原因是前妻念过几年大学,可能也读过几本闲书,又在事业单位整天捣鼓数字。我猜想:那女人极有可能从繁杂的数字里,骤然发现人生是用一长串的数字组合而成。尤其是夫妻生活,也可以用数字来换算。于是乎就独自演算了很长时间,猝然觉得自已的实际价值与丈夫的现实存在意义,确实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因此就在她妈她姐和她妹的协力怂恿之下,不顾岁月把自已累加到了四十多岁,儿子已经十八岁,正面临着高考,毅然决然地对丈夫说:像你这样的男人,我在马路边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朋友很酸楚:为了主动腾板凳、自觉让位子,不妨碍或便于那女人随心所欲地抓一大把,就无条件兼无选择的答应了离婚。他把一套一百三十多平米的居室及所有的家产,据说还有一笔可观的存款都给了那女人。因为觉得儿子跟着母亲,确实需要相应宽裕的生活环境与条件。仅这一点,他就能算一个纯爷们!

  这个活宝不知因着什么想法或目的?抑或什么心态?凑巧有位同事调到外地任职,准备出售住房。他就东凑西借地把那套住房买到手了。新住所与原来的家,仅隔着一栋楼。

  我觉得挺有趣,特意去看了一番。他似乎有点儿解脱般的自由、畅快,说自己因着工作特殊,经常外出,有时候很晚才能回家。一进门,感觉既饿又累,不要说主动给弄些吃的了,连一句话都懒的问。你说夫妻做到这个份儿上了,还有什么意思哩?

  说实话,真没法做评判。尤其面对婚姻及家庭问题,许多朋友想让我做些阐释性的解答,一般情况都是尽力回避的。夫妻关系既然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绝境,抑或是怒目相向、恶语相加、反目为仇的境地,那些老生常谈的劝解是无济于事的。

  倘若夫妻矛盾真正激化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首先导致各奔东西的渊源,已经很深沉、久远了。其次夫妻之间本来就是一本糊涂账,很难说清楚:谁是绝对的正确,谁就是完全的错了。

  我们常说:“旁观者清。”其实这是一种直观的感觉而已。倘若真正深入其中,恐怕也是一塌糊涂的说不清道不明。即使一方移情别恋了,那么另一方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说一个男人不顾家,成天在外面鬼混,真正导致的缘由是什么哩?

  我不否认男人有沾花惹草、移情别恋的天性与本能冲动。然而直言不讳的讲:现代社会生活,尤其是后工业时代的社会生活,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诱惑。倘若夫妻间,真正相敬如宾的深爱,外物的诱惑是无力介入的。即使夫妻感情像一盆温水,若果不给对方创造条件,或提供可乘之机,那也是干着急。

  有关爱情、婚姻、家庭的话题是永远的,也是很难说清楚的。鞋合不合脚,穿着的人能感觉。诚然,削足适履的现象也有,但属于心甘情愿削足的一类。对类似问题,确实是纠缠不清的。

  我的主张:倘若你是真爱,或俩人走到了一起,那么就要对你的爱和对方负责,不要随意的放弃。至于说,经过时间验证与考验,你曾经的爱淡化,或感觉纯粹不爱,那就要自我反省了。

  爱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内容;猝然发觉确实不爱,那是曾经的感觉蒙蔽、欺骗了你。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的离婚,更不要草率的做抉择。事实证明:不论哪种缘由导致的夫妻分离,那么吃亏、受伤害的,最终仍是女人。

  我提醒朋友:暂且注意自己的形象塑造,不要轻易同别的女人成双入对的招摇过市。至于切实面临的“干旱”问题嘛?最好是坚守,实在忍受不了,那就另辟蹊径的想法缓解吧——

  大约隔了两三个月,那位整天捣鼓数字的女人,突然发现原有的数字亏空了。于是开始打电话,或亲自送水果送饭菜,想弥补自己的错失。然而朋友的心已死了,儿子埋怨母亲是自找的。

  由此我想:无论夫妻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性,以及什么悬殊与不对等,即使一方瘫痪在床或奄奄一息了,那么从感觉上讲,好歹也有家的感觉与意念。倘若一方离开或亡故了,另一方则有孤独、空落、冷寂的感觉。家呢?也就不复存在了。

  劝朋友同那个对数字特别敏感的女人重归于好。他大摇其头:没什么意思了。现在我给他壮胆,并充当狗头参谋,真有点儿难为——男女之间,不论是谈情说爱,还是谈婚论嫁,甚至直奔主题的生儿育女,都需要一种感觉与缘分,否则就是徒劳的。

  我无法推辞,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你的“干旱缺水”问题和千秋大业,那就跟你走一趟吧!谁让咱俩是好朋友哩?对方也有一位女友作陪,不知他们是怎么联络上的?暗号是怎么对的?总之弄了一桌极丰盛的饭菜,酷似对等谈判一样面对面的坐着。

  朋友向俩位女士介绍了我,她俩很惊讶很高兴的起身握手致意,称久闻其名而未见其人,好像我来相亲一般弄得有点儿难堪。期间,她俩跟我谈了许多话题,其中最主要是生活。

  那位作陪的女士有意引诱就此发点议论,我含糊其辞地敷衍了几句。她还想循循善诱,我不知怎么像祥林嫂逢人就说:只知冬天有狼,谁知道春天——阿毛——阿毛——那样莫明其妙说了一句:“生活在于创造。”这句话已对许多朋友讲过。

  两位女士非常惊异,便随即阐释了一番,不料她俩听得非常认真,并且不停地点头称是。

  坦白的讲,我当时有点儿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但是对那位女士的印象与感觉却不甚强烈,虽然她做文档管理,收入可观,长相也算可以。不知怎么弄的?她使我联想到了一个烤得有点儿焦糊而搁了几日的面包,只有在饿得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也许才能拿起瞅瞅,无奈的啃食吧?

  她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正在高三读书。至于她的前夫和为什么造成了她生活的缺憾?我不宜直接询问……

  吃完各自分手,朋友问怎么样?我不假思索地说:不好。

  他有点儿疑惑不解,我耐心解释:她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首先孩子接受与认可不认可的问题暂且不论,将来若对她的女儿稍好一点,她和别人都会产生疑惑:那家伙是不是……

  如果保持一定的距离,她会怨恨或产生许多想法,说你对她女儿不好,你的生活会很难受的。

  俩人没有走到一起。我不是有意拆散,而是为双方未来着想。

  我所谓的生活在于创造:是指不论属于正常的夫妻生活,还是非正常重新组合的家庭,甚至普通人的生活,都应该不断创造性给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内容,使日常充满挤压而枯燥乏味的生活有点儿色彩与活力。这样你就会感觉轻松一些,也不至于垂头丧气,或唉声叹气了。特别是那些离异而重新组合的家庭,为什么绝大多数都过不好呢?主要是忽视创造真正属于你们的生活。男女双方往往是形式上走在了一起,而实际却是站在一个对等的距离上,事事处处以历时性的她或他做参照物,拿到即时性的生活里做比对。不论你是自觉与不自觉,或有意与无意的,都会这么去想去做的。因而自然会在俩人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间与距离。如果俩人自觉而有意识地添加一些,真正属于你们自己的生活内容,那么肯定就会过好的。

  这就是生活的创造。对于生活,我们都面临着创造,以及怎样创造的问题,信不信?那就由你吧—— 月夜行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