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月夜行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伟大女性
早些时候,天行健、地载物、日月星辰依序运行,一切都是极自然极均衡极和谐的。不料炎帝的后裔共工与黄帝的孙子颛顼为了争夺帝位,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据说颛顼当时很得民心,所以共工就很难取胜了。共工本是一位水神,无奈就施洪水淹没世间,颛顼则用一种具有膨胀作用的的高科技产品,名叫“息壤”旳东西阻止洪水溢流泛滥。共工没了招数,就跑到不周山下打算喘口气儿,稍稍缓过一点儿劲再去中原,接着跟颛顼决战争胜负。谁知颛顼乘胜追击,并没给共工一息喘气旳机会,共工眼看无望了,于是就很悲愤很恼怒地一头撞到了不周山上。
我想共工当时头撞不周山的情景,肯定是非常壮烈而毅勇的,同时他也知道不周山是一根擎天大柱。既然天道不公,那么只有与天地共存亡了。共工旳气魄和举动的确令人感佩,真的有点儿“宁为玉碎、不求瓦全”的无畏自毁精神啊!
共工一头撞倒了擎天大柱——不周山的一刹那,立刻天倾西东,地履南北,日月星辰西行,弄得整个世间都满目疮病,一片狼藉。从此就使本来很均衡地循环往复的江河流水,开始“哗啦啦”地至西向东倾泻了。这一招,不仅把颛顼治下的黎民淹死不说,而且还把苍天给弄塌了一角,似乎捅了一个大窟窿。
事实上,一已私欲的企求,往往会祸及众人。尤其是政治者的争权夺利,无沦谁胜谁负,那么结果都是普通百姓跟着遭殃。
说到男人呢?往往闯了祸端,或者把事情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境地,不是无能为力而束手无策的傻了眼,就是索性撒手不管了。结果怎么办哩?只好让女人去收拾去补救了。颛顼和共工争斗,弄得天塌地陷、满世间都成了一片泽国,却不知躲到哪儿去啦?
面时这祥的残局,总得有人去收拾啊?一般来讲,人都从自身利益角度着想,事不关己、明哲保身是最基本的处世之道,神仙更是如此。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儿,一般情况下是袖手旁观者多。因着女性的温情、细心与善良,自觉不自觉地适宜弄些拾遗补阙的善举。
因此女娲就独自承担起了补天的重任。据说她炼五彩石以补苍天,补好了破损的苍天之后,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躺在地上歇息的时候,面对洪荒、寂寥的世间觉得很寞落很难奈,随手抓起一团黄泥,本能而不经意地捏了一个小泥人。
女娲瞅着自已的杰作,非常兴奋而得意,似乎还有点儿忘乎所以的惊喜。她凝视着手中的小泥人,情不自禁地冲着泥人轻轻吹了一口细气,不料那泥人顿时嘘了一声,立刻从女娲的手里挣脱,漫无目的地奔跑起来,并且一溜烟儿就没了踪影。女娲既惊异又纳闷,帐然若失地望了许久,也没发现那个泥人的影子。
再说那个小泥人不知跑了多久,也不知跑了多远?有一天,女娲偶尔发现那个小泥人躺在山坡上呼呼大睡,趁机抓起两团黄泥撇在他的膝上。泥人猝然惊醒一瞧,膝盖上多了点东西,惊慌失措地往下抓,想弄掉了继续瞎奔乱跑哩,谁知无论怎么抓挠都弄不掉了。他无可奈何地站起来试着跑,结果一会儿就跑不动了,只好慢慢地行走了。
女娲对自己的无意之杰作就感到惊异,不想竟然充满了活气,而且还违拗了她的意愿跑得无影无踪了。觉得很生气很恼火也有点儿怨恨,本来是用任性使气的一时冲动,抓起两团黄泥做毁损式的惩处,限制她的造物无拘无束地乱跑。不料这么一弄,反而使自己的创造更趋完备、更加精道了。女娲想了想,感觉有点儿美中不足的缺憾:只有这么一个不行啊——于是随即从那个泥人身上扳下一根肋骨,吹了口气,立刻变成了一个女人。
女娲命泥做成的男人与肋骨变成的女人结为夫妻,开始繁衍生息……从此不论男人跑得多么遥远,或者多长时间?最终还是要回来看望女人的。因为女人是他身体的一部分,难以离开也不能离开,实际上也离不开——他和她在有形与无形之间,有着一种亲情般的依恋,有意无意地相互牵挂着。就是这种亲情的依恋与牵挂,迫使跑远跑久而跑累的男人,最终依然带着依恋与牵挂,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到女人面前,同她相聚而诉述亲情。
女娲补天和抟土造人的故事所反映出的本质意义,其实是人类原初的敬天奉命意识与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由女娲炼石补天的的壮举,揭示了中华民族原初对天地的认知、敬仰,以及萌生的“奉天”思想,并由此而奠定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与此同时,女娲补天和抟土造人的故事,既反映了一种女权思想,又揭示了女性的生育功能,并歌颂了人类原初女性的伟大与创造力。
其实,女娲属中国古代神活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即燧人氏,亦称燧皇。史载燧人氏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著贡献。相传远古时期,民食果蔬蚌蛤、茹毛饮血、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技术,并用以烧烤食物。现代人喜欢吃用火烧烤过的用食物,我想既是一种原初简朴生活场景的再现,又是对回归自然的一种向往式本真演绎。倘若说人类产生的显着标志--是以猿人从树上获取食物而到陆地直立行走,并能够用砾石打造简单粗糙的猎食工具为分界的话,那么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则标志着人类已经由此开始步人文明时代了。
实际上,女娲则是燧人氏部落的首领。由于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技术,因此备受各个氏族部落的推崇、敬仰,而且极有可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最高长官。据考古发掘证实:辽宁西部山区发现了距今约有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遗址,并以大量出土文物为佐证。5000多年前,这里确实有一个具备了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女娲属于母系时代的典型代表。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本身则表现了女性的伟大,坚毅与勤劳,耐性与容忍的独特性格和不屈的精神特征,同时也揭示了女性的灵巧与细腻的个性特点。只可惜当初女娲补天时仅仅修补了天的一个角落,假如多补一些的话,说不定女性经过数千年的挣扎、反抗,以致坚强不屈的抗争,确实能够撑起整个天空。殊不知一直抗争到了时下,才在形式上撑起了“半边天,”并有点儿虚无缥缈的感觉。
即使这种含有虚拟意味的“半边天,”却不知牺牲了多少女性的泪水、幽怨、忿恨、以及挚爱与痴情,甚至以殷红的热血和鲜活的生命为代价做基础,层层相叠、点点累积,才艰难地撑起了这名存实亡的“半边,”实则为一角的苍天啊?
从一定意义上讲,颛顼和共工确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我以为这两个混虫——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不足,粗野鲁莽的蛮劲绰悼有余。为了满足自已的虚荣欲望和谋取个人的一点儿私利,竟然闹得天塌地陷,牺性了无数的无辜生命不说,还弄得天纲废、地纪颓、日月晦蚀、星辰西聚、江河东流……你说共工这个楞头悲愤至极了,不敢直接找颛顼算账,竟然往天柱上撞哩。结果闹得天地倾斜,一家伙就使本来很均衡的江河水,“哗啦啦”的一下子全倒进东南方的大海里去了,闹得西北地区的黎民百姓祖祖辈辈跟着你遭殃。
仔细一想:共工的这一招,确实很高明也很绝妙。他以普通人的普遍心态,搞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动静。哎哟,反正我也战败了,到头来不是被逮住砍头,就是没脸在世间混了。不如弄出点事儿,让大家都跟着难受吧——我没法活,你们也不得活。
共工怒触不周山之擎天大柱,不仅是一个阴招,而且也是一个绝招,由此而演绎了诸多令人惊叹、称奇的神话故事。
颛顼与共工这两个男子汉大丈夫,既然有胆识有气魄,也有蛮力有能耐争高论低,那么闯了祸就应当有勇气站出来,义不容辞地承担过失责任哪?结果你们俩却从此再也不敢露面了。竟然让一个与此事毫无干系的女性,替你们收拾残局。
幸亏女娲有勇气有胆识也有能耐,并且任劳任怨地炼石补好了苍天,否则天地怎么能依序运行哩?恐怕世间也没今天这般井然有序了吧? 月夜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