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人。陈文帝时为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隋大业中任秘书郎,迁起居舍人。仕唐为秦王府参军、弘文馆学士,历任太子中舍人、著作郎、秘书少监,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公。谥曰文懿,陪葬昭陵。虞世南为唐初著名文士,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当世“五绝”。论诗主张雅正,曾谏止太宗撰作宫体诗。作品承袭齐梁以来婉丽风格,以边塞、咏物诗为佳,清人沈德潜评其《从军行》称“犹存陈、隋体格,而追逐精警,渐开唐风”(《唐诗别裁集》卷一)。原集三十卷散佚,民国间张寿镛辑有《虞秘监集》。
秋蝉
【解题】此篇为咏物诗,自《楚辞·九章·橘颂》以降,在刻画物象的同时,托物寄意言志成为一种文学撰作传统,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于谦《石灰吟》、郑板桥《竹石》等。诗歌描写蝉虫栖高饮露、鸣声远传的习性意态,指出蝉因居高而自能致远,并非凭藉秋风传送之力,由此引出咏物背后的比况寄寓:品性高洁者无需假借外力而自能声誉远播、垂名于世。诗歌摹形状物传神,寓意自然巧妙,落笔从容有度,是虞诗代表作品。此篇之外,唐人另有数首咏蝉诗常为后世并举,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因作者遭际有别,虽同咏一物、同有寄托,而作品各具面貌。
垂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徐坚等编《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