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南朝乐府民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南朝乐府民歌

  东晋和刘宋时期,在江南民间流行着吴歌杂曲;宋、齐、梁、陈时期,在荆(今湖北江陵县)、郢(今江陵县附近)、樊(今湖北襄阳市)、邓(今河南邓州)之间流行着西曲歌。这些民歌最初为徒歌,后来被之管弦,加上音乐,得到上层士大夫的喜爱。郭茂倩将它们大部分收入《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后世称为南朝乐府民歌。南朝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内容以情歌为主,体制短小,多用谐音双关,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清丽缠绵。

  子夜歌

  【解题】本诗载于《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吴声歌曲是产生于吴地的歌曲的总名,其中包含很多曲调。《子夜歌》现存四十二首,大都是男女恋歌,本诗是其中之一,写的是一对欢爱男女离别之后,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思念,为相会无期而黯然神伤。刚离别便思念,可见女子对自己的情人爱恋之深。本诗语言生动,善用双关语。诗中以“空局”影射“无棋”,“无棋”谐音“无期”,隐指相会无期。这种双关语的写作手法体现了南朝乐府民歌高超的艺术技巧。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 ,悠然未有期 。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华山畿

  【解题】《华山畿》是南朝乐府民歌吴声歌曲,写华山(在今江苏,不是陕西的西岳华山)附近一对青年男女为情而死的故事。《乐府诗集》共收录《华山畿》二十五首,本诗为其中之一。畿指山边。《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曰:“《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对所爱的人的昵称)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遂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相送劳劳渚 ,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 !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读曲歌

  【解题】《乐府诗集》收《读曲歌》八十九首,本诗为其中之一。《读曲歌》是吴声歌曲,本事有二:其一,《宋书·乐志》云:“《读曲歌》者,民间为彭城王义康所作也。其歌云:‘死罪刘领军,误杀刘第四’是也(杀死刘义康的是领军刘湛,刘义康排行第四)。”其二,《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云:“《读曲歌》者,元嘉十七年(440)袁后崩,百官不敢作声歌。或因酒宴,止窃声读曲细吟而已,以此为名。”本诗用夸张的手法写男女欢会的夜晚,希望时间过得越慢越好,“一年都一晓”才称心。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少女对爱情的执着与痴情,感情的表达既热烈又直接。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 ,一年都一晓 。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西洲曲

  【解题】本篇收入《乐府诗集》卷七十二《杂曲歌辞》 注释标题 《杂曲歌辞》的内容,有写心志、抒情思、叙宴游、发怨愤、言征战行役,或缘于佛老,或出于夷虏,兼收并载,故称杂曲。 ,说是古辞。本诗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玉台新咏》以为江淹作,明、清人的古选本以为属晋辞,或以为梁武帝作。当是经过文人加工的南朝民歌,可能产生于梁代。全篇当是女子的口吻,她所思念的情郎住在西洲,而西洲在江北,自己在江南,不易晤面。他们曾于梅花盛开时在西洲共同赏梅,如今又是梅花盛开,于是就折一枝梅花托人带去,寄托自己的情思。篇末云“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此梦盖即篇首云“折梅寄江北”的梦景,全篇即描写这个做梦的女子自春及秋的别后相思之情。诗中有许多词句表明了季节的变换,充分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所爱男子深深的思念。如“折梅”表示早春,“单衫”表示春夏之交,“采红莲”应在六月,“南塘秋”盖指初秋,“弄莲子”表明已到八月,“鸿飞满西洲”便是深秋景象。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 ,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