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杜仁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杜仁杰

  杜仁杰(约1201—约1282),原名之元,字仲梁,号善夫(一作善甫),又号止轩,济南长清(今属山东济南)人。其父杜忱,进士及第,官至金朝京兆府录事判官。金正大二年(1225),杜仁杰南游汴京,一说曾进士及第。后蒙古军南袭,仁杰遂往河南内乡县投依县令元好问避乱。正大六年(1229),元好问罢任,仁杰赴邓州幕府。开兴元年(1232),北渡黄河往山东东平,投依豪族严实,为严氏父子幕宾逾三十年。后元世祖罢废世侯,东平严氏撤藩,至元元年(1264),杜仁杰返回长清故里。约在至元十六年(1279),元朝征召,其表辞不赴。晚年躬耕田园(“畚筑家园手自操”)。杜仁杰为金末元初文坛巨擘,后人辑录杜仁杰文章十七篇(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六五),传世诗作约二十二首(顾嗣立编《元诗选》三集《善夫先生集》),词二首(唐圭璋编《全金元词》),散曲存套数三篇、小令一首,残曲数则(隋树森编《全元散曲》)。杜仁杰作曲以谐谑见长,自称“负天下滑稽之名”(参王恽《紫溪岭》诗自注),后世亦引以为曲中雅谑作手,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有“你课牙比不得杜善甫”之语。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注释标题 庄家:即庄稼汉、农夫。勾栏:瓦舍中专用来表演的场所,其场地用栅栏勾连围绕,所以叫勾栏,或称构阑。庄家进城的题材在戏曲中颇有渊源,吴自牧《梦粱录》卷二〇《妓乐》在描述北宋开封的杂扮时就说:“顷在汴京时,村落野夫,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叟,以资笑谈。今士庶多以从者。”

  【解题】这套散曲包含七支曲子和一个尾声,以一个庄稼汉的口吻,讲述其进城后第一次进勾栏看戏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古代勾栏的建筑和院本、杂剧的演出情况,为考证戏曲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套曲中,【耍孩儿】总领全曲,写庄稼汉喜冲冲地进城买纸烛还愿,恰看见勾栏的杂剧纸榜,铺垫了全套曲的轻喜剧基调。【六煞】描摹勾栏演出前招徕看客的热闹景象;【五煞】记录演出的票价和满座的盛况;【四煞】、【三煞】勾勒艳段表演的动作、装扮和内容;【二煞】、【一煞】特写了院本《调风月》的角色、情节和插科打诨的谐谑效果;【尾】则补充交代庄稼汉因内急离场未看到压轴大戏,被旁人嘲笑的结局,强化套曲的诙谐色彩。套曲描摹人物场景,历历如画,又纯用口语,生动活泼,颇近民间说唱风格,历来允称杰作。而杜仁杰此曲也开辟了元曲谐趣一路,对其后马致远《借马》、刘时中《代马诉冤》、睢景臣《高祖还乡》等作品颇有影响。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 。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 。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 ,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 ,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 ,背后幺末敷演《刘耍和》 ”。高声叫:“赶散易得 ,难得的妆哈!”

  【五煞】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 ,见层层叠叠团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 ,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 ,又不是迎神赛社 ,不住的擂鼓筛锣 。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 ,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 ,道了低头撮脚 ,爨罢将幺拨 。

  【二煞】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 ,行行行说向城中过 。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 。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 。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 。太公心下实焦燥,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 。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刬地大笑呵呵 。

  【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2018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诗词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