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

袁宏道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荆州市)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曾任吴县知县,后官至吏部稽勋郎中。与其兄袁宗道(字伯修)、其弟袁中道(字小修)并称“三袁”。早年即受到李贽“童心说”影响,反对李攀龙、王世贞等文坛“后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步驱前人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叙小修诗》),要求诗文反映人性的纯真与活泼,以本色独造语,摒弃粉饰蹈袭的陋习,展现个人真实的性情、识见、意趣。袁宏道的诗文创作多写自然景物或身边琐事,以小品文成就最为突出,文笔清隽流畅,在明代文坛独具一格。著有《袁中郎全集》,今人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较通行。

  虎丘记

  【解题】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三月至万历二十五年初任吴县令,期间撰有十八篇游记,为万历二十四年年底前后在吴县所作。撰作此篇时,已解知县职,但尚未离吴,遂追记两年以来宦吴之游,故篇末云“幸得解官,称吴客矣”。本篇记游自姑苏城外虎丘起笔,先概言“无日无之”,再描绘“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如织的繁盛景象,继而将时间定格至“尤胜”之中秋,以一斑而窥全豹,极尽渲染铺陈。而后作者将关注点聚焦到最具江南市井风调的席间弹唱,生动记录下乐者月夜竞歌的全过程,由众声喧杂而归于寂静,与朗月相映,将情景声色融为一体。至此,作者笔调突变,一改井然有序的描绘,转而以点染的方式记录剑泉、千顷云、文昌阁、平远堂等景物台阁,并以平远堂为依托将笔墨转入人事回忆。作者选取与江进之共谋复兴平远堂,以及与江进之、方子公于生公石上待月之事,抒发对山川兴废的感慨、对官民相隔的厌恶。与一般游记相较,本篇有两大特点:一是将视点聚焦于人事,以他人之乐为乐,而将自然风物降格为背景陪衬;二是在时间、空间上高度浓缩,以中秋所见为线索,将在吴期间的历次游览(“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印象串联、叠加,进行更充分的整合。笔意灵动,挥洒自如,明人陆云龙评云:“虎丘之胜,已尽于笔墨端矣,观绘事不如读此之灵活。”(《翠娱阁评选皇明小品十六家》)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 ,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 ,栉比如鳞,檀板丘积 ,樽罍云泻 ,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 ,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 ,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 ,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 ,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 ,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 ,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 ,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 。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 ,迟月生公石上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