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汪中
汪中(1745-1794),字容甫,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出身孤苦,幼时无力求学,由寡母邹氏启蒙。后依书商为佣,得以博览群书。乾隆四十二年(1777)举为拔贡生,以母老而不赴朝考,绝意仕进。怀才不遇,生活坎坷,曾充当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宁绍台道冯廷丞、湖广总督毕沅等幕宾以谋生计。学问广博,校勘群书,曾校理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汪中私淑顾炎武,为经世致用之学,哲学、史学、文学方面均有造诣。尤以骈文擅名,在清代被誉为格调最高。著有《述学》《广陵通典》《容甫遗诗》等。
自序
【解题】本文作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汪中时年42岁。他出身孤寒,生活坎坷,有感于南朝刘孝标《自序》自比东汉冯衍,而有三同四异,于是模仿而作《自序》,与刘孝标相较,四同五异,喟叹“敬通穷矣,孝标比之,则加酷焉。余于孝标,抑又不逮”。
汪中“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王引之《汪容甫先生行状》),尤其是骈文,取资六朝骈文之长,为清代骈文“六朝派”的代表。本文情致高远,意度雍容,用典属对,精当贴切,为骈文名篇,早在清代就入选曾燠编《国朝骈体正宗》、王先谦编《骈文类纂》等骈文选本。
刘孝标《自序》开创了将自己与古人比较同异的文学传统。后唐刘知几《史通·自叙》将自己和扬雄作比,似四不似一。与汪中约略同时的杨芳灿《自序》(《芙蓉山馆文钞》卷五),则将自己与李商隐相较,四同三异。而汪中《自序》因声名显赫,启发后世多人继续承袭这一传统。如江藩酷爱汪中《自序》,其《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汪中》全文抄录《自序》之后,感叹“刘子之遇酷于敬通,容甫之厄甚于孝标”,而自己贫穷困窘,又逾于汪中。李慈铭阅读刘孝标、汪中两文,“爰综我生,踵陈其略”,作《四十自序》(《越缦堂骈体文》卷三)述己五悲、五穷。李详《自序》(《学制斋骈文》卷一)与汪中比较,有三同四异,“容甫比于孝标,已谓不逮;余于容甫,又愈下焉”。黄侃私淑汪中《自序》文辞之工,撰《纗华室文存自序》,仿效冯衍、刘孝标、汪中三君,“略陈同异”,与三君不类者有三。
这类作品皆表达失意穷愁之悲,是感士不遇这一传统主题的变体。通过若干异(不似)同(似)比较,凸显作者自己的困厄之深超过前人,更值得同情。该文超绝逸群,青出于蓝,后出转精,从而确立了经典的地位。
昔刘孝标自序平生 ,以为比迹敬通 ,三同四异 ,后世诵其言而悲之。尝综平原之遗轨 ,喻我生之靡乐 ,异同之故,犹可言焉。
夫亮节慷慨 ,率性而行,博极群书,文藻秀出 ,斯惟天至,非由人力。虽情符曩哲 ,未足多矜 。余玄发未艾 ,野性难驯 。麋鹿同游 ,不嫌摈斥 。商瞿生子 ,一经可遗 ,凡此四科 ,无劳举例。
孝标婴年失怙 ,藐是流离 ,托足桑门 ,栖寻刘宝 。余幼罹穷罚,多能鄙事 ,赁舂牧豕,一饱无时 。此一同也。
孝标悍妻在室,家道轲 。余受诈兴公 ,勃谿累岁 。里烦言于乞火 ,家构衅于蒸梨 ,蹀躞东西 ,终成沟水 。此二同也。
孝标自少至长,戚戚无欢 。余久历艰屯 ,生人道尽 。春朝秋夕,登山临水,极目伤心,非悲则恨,此三同也。
孝标夙婴羸疾 ,虑损天年 。余药裹关心 ,负薪永旷 。鳏鱼嗟其不瞑 ,桐枝惟余半生 ;鬼伯在门 ,四序非我 。此四同也。
孝标生自将家 ,期功以上 ,参朝列者十有余人 ;兄典方州 ,余光在壁 。余衰宗零替 ,顾景无俦 。白屋藜羹 ,馈而不祭 。此一异也。
孝标倦游梁楚,两事英王 ;作赋章华之宫 ,置酒睢阳之苑 ;白璧黄金,尊为上客;虽车耳未生 ,而长裾屡曳 。余簪笔佣书 ,倡优同畜 。百里之长 ,再命之士 ,苞苴礼绝 ,问讯不通 。此二异也。
孝标高蹈东阳 ,端居遗世 ,鸿冥蝉蜕 ,物外天全 。余卑栖尘俗,降志辱身。乞食饿鸱之余 ,寄命东陵之上 。生重义轻,望实交陨 。此三异也。
孝标身沦道显,藉甚当时 。高斋学士之选 ,安成《类苑》之编 ,国门可悬 ,都人争写 。余著书五车,数穷覆瓿 。长卿恨不同时 ,子云见知后世 。昔闻其语,今无其事。此四异也。
孝标履道贞吉 ,不干世议 。余天谗司命 ,赤口烧城 。笑齿啼颜,尽成罪状 。跬步才蹈 ,荆棘已生 。此五异也。
嗟乎!敬通穷矣,孝标比之,则加酷焉 。余于孝标,抑又不逮。是知九渊之下 ,尚有天衢 。秋荼之甘,或云如荠 。我辰安在 ?实命不同。劳者自歌,非求倾听。目瞑意倦,聊复书之 。
李金松校笺《述学校笺》,中华书局2014年版。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