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四海一生踏歌行,苏轼词传

金风玉露一相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四海一生踏歌行,苏轼词传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金风玉露一相逢

  南歌子感旧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终一拍、待君来。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凶神恶煞般的朝廷使者来到湖州“捉拿要犯”的时候,苏轼全家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虽然前几天已经收到苏辙送来的消息,可他们仍然无法接受一代名士转瞬间沦为阶下囚的变故。使者的蛮横态度加深了全家的不安,目击者云:“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

  面对哭泣不已的夫人和孩子,逐渐平静下来的苏轼笑着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宋真宗在位时,想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的大儒。有人向宋真宗推荐隐居在郑州的杨朴。宋真宗于是下诏,让杨朴出来做官。

  杨朴实在不情愿出仕,但皇宫侍卫非要他到京城亲自向皇帝说明。于是,杨朴就在侍卫的陪伴下启程前往京师。

  在皇宫里,宋真宗问:“我听说你会作诗?”

  杨朴回答道:“臣不会。”他想掩饰自己的才学,他是抵死不愿做官的。

  宋真宗又问:“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

  杨朴回答道:“没有。只有拙荆(妻子)写了一首。”

  宋真宗又问:“是什么诗,可以告诉我吗?”

  于是杨朴把临行时妻子作的诗念了出来:

  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听完这个故事,苏夫人破涕为笑。这位夫人即苏轼的继配,是原配王弗的堂妹,名叫王闰之,在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嫁给三十三岁的苏轼。王闰之并非名门闺秀,但和王弗一样贤惠柔顺。结婚之后,她陪伴苏轼“天涯流落”般宦游各地,从来没有怨言。直到这回苏轼得罪朝廷,不知将会受何等处罚,王闰之才忍不住跟孩子一起大哭起来。

  苏轼讲的故事本身并不能消除妻子心中的恐惧,但苏轼的镇静和泰然是一粒难得的定心丸。寒冷中的人,不得不互相取暖。妻子需要苏轼的宽慰,对妻子的思念也是苏轼挨过在御史台和黄州最难熬的日子时仅存的柴火之一。

  开头这首《南歌子》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刚到黄州时写的。

  自去年七月被捕,与妻子分别,年底获释,到今岁正月谪来黄州。这半年多来,爱妻闰之想来日日眉心紧蹙,未曾开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是热恋,只因牵挂。半年,长似一生。寸心生恨,谁敢云短?绵绵无穷,岂易剪裁?明月清风是否能猜到她的心思呢?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实写二月的春景,暗映自己已度过命悬一线的极寒。春天终要到来,春风春雨终要在冰天雪地中涤荡出一片生机。

  到黄州之后,苏轼差不多完全放弃了政治上的抱负。他已经四十过半,力主“新法”的神宗年方三十三岁,正当壮年。已被贴上“旧党”“攻讦新法”标签的苏轼,看上去终生无出头之日了。但苏轼之可爱与可贵就在于,即使面临再令人绝望的穷途末路,他都能打起精神,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更可奇的是,对待厄运,他不是漠视而是正视。如果说漠视厄运需要一份自欺欺人式的坚强,那么正视厄运并从厄运中发掘乐趣,则需要一颗火热跳动的心脏。

  在这首词里,苏轼就展露了他“苦中寻乐”的独特本领。面对将要来黄州与自己相聚的妻子,他没有华堂广厦,也备不起美酒佳肴,他拥有的只有一个戴罪之身。可他的接风礼一点儿都不寒碜:尊前之曲留一拍,且待君来,与君同奏。

  三个月后,苏轼的家眷才由苏辙伴送来到黄州,当然其中不包括长子苏迈。苏轼被捕时,苏迈就随父亲一同入京,苏轼出狱后又随同前往黄州。至此,夫妻重聚,眉绿当开,尊前之曲也该续上最后一拍了。

  大难来临,仿佛天崩地裂,自己成为天地间孤零零一只等待命运判决的蚍蜉。大难过后的家庭重聚,简直就像上苍的额外眷顾。也许,美满的家庭本来就是上苍的恩赐吧,只是平时太习以为常。不经历寒冷,怎懂得温暖?

  这年七夕节,与爱妻重逢不足两月的苏轼又写了两首《菩萨蛮》:

  其一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①。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其二

  风回仙驭云开扇②。更阑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对这对患难夫妻来说,湖州一别犹如隔世。狱中狱外就像两个世界,一头生死难测,要应对纷繁的指控,忐忑不安地等待判决,担心被连累的亲友,也担心家人对自己的担心;另一头茶饭难进,却只能眼巴巴望着、等着,无能为力。两头都考虑过最坏的结果,却又都不敢认真想下去。

  所以,重逢之后才会更珍惜,七夕节本来就不是月圆夜,苏轼却“先忧缺”起来。受过惊吓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他们看每种景物都像马上就会无缘无故消失似的。月亮缺了,他们怕再也不会圆。花儿谢了,他们怕再也不会开。

  王闰之不甚通文采,但苏轼觉得她“不求新巧”的言语却是世间最好听的声音。浪漫不须吟诗作对,只要情挚意切,日常的问候远胜海誓山盟。默默地握手,那熟悉的温度是最深的幸福。

  注释

  ①天孙:星名,织女星。《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帝孙也。”唐朝唐彦谦《七夕》诗:“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兖衣。”

  ②风回仙驭:风把太阳神坐的车吹得又倒转回来。借喻天快亮了。 四海一生踏歌行,苏轼词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