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伦之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不伦之恋
一个钢琴师,五官俊俏,面色苍白,气质柔弱,标准的艺术型法国男人。他在二十二岁之前遇到一个比他大很多的做模特的漂亮女人。女人断定他是一个会大放光彩的天才,便带着六岁的女儿离开挺有钱的丈夫嫁给了他。是立刻就嫁了,还是处了一段时间才嫁的?不知道。可能前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反正,这个男人二十二岁时做了这个女人的丈夫和小姑娘的继父。
这个男人叫雷米。小姑娘叫玛丽。玛丽的母亲叫玛汀。
一晃八年过去了。雷米没有混出个名堂,在餐厅里弹琴给食客助兴;玛汀也老了,皮肤不好,上妆很困难,拼命找可以挣钱的活儿。两个人活得相当泄气、冷淡,无话可说。只有玛丽径自长大,十四岁了,美丽得无与伦比。
玛汀在一个清晨拿着雷米给她的很可怜的一点零用钱出门,去拍没有面孔的内衣广告照片。汽车也老了,毛病多,但没有钱修。还点不燃了,是雷米在后面推燃的。开出去没有多久,就失控撞上一辆卡车。
玛汀死了。带着她残存的美貌和一目了然的疲倦和悔意。
玛丽的父亲要把她接走。玛丽和雷米共同说服了她父亲。然后,一个十四岁的女儿和一个三十岁的继父继续生活在一起。
这就一定有什么事要发生了。是的,跟我们预想的一样,继女和继父相爱了,不伦之恋发生了。玛丽幻想着成人以后和雷米成为正大光明的一对;雷米却日渐恍惚,想天国里的玛汀看到她的丈夫和她的女儿做爱会作何感受。乱伦在任何国度任何文化里都是一种罪恶。雷米愈加苍白,正当华年的面容有了挣扎的痕迹。他在他的琴声里和他的爱情里找不到丝毫可以缓解焦虑和负疚的东西。而玛丽的欲望愈发汹涌澎湃,热烈得都不像爱情了。十四岁的女孩没有任何心理上伦理上的负担,她浸泡在与雷米的肌肤之亲里,全然不知雷米已经要淹死了。
雷米寻找着自救的办法。他认识一个单身女钢琴家。两人开始约会、交往。玛丽无力挽回,收拾行李回到她父亲身边去了。离开雷米的那一刻,是她的成人典礼。
女钢琴家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她在一个晚上被惊醒了,悄悄地走出自己的房间,来到母亲卧室的门口。门没关,她母亲和雷米正在做爱。小女孩的眼神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
玛丽曾经对雷米说过,从她六岁开始,雷米和玛汀做爱的喘息声就是她的催眠曲。
下一次不伦之恋在等待着雷米。八年后,又一个玛丽长成了。女钢琴家因故身亡。雷米三十八岁,依然是一个俊美的青年男子……
我讲的是法国电影《不伦之恋》(BEAU-PЀRE)。这是我讲的故事。电影是从“一晃八年过去了”开始的,止于“小女孩的眼神”。
命中注定,《不伦之恋》仔细地认真地讲的就是这个东西。虽然电影是讲雷米的一段生活,但这个男人命中注定要反复陷入不伦之恋的一生却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般的乱伦题材片子都有一种特有的脏,很有张力的那种脏,人性在这种污垢中呈现出复杂的妖冶之美。比如《烈火情人》和《洛丽塔》。但是《不伦之恋》却有一种让人非常意外的洁净感。我想,它的电影语言细腻轻柔流畅清浅,对于宿命的诠释深切伤感而有节制,这是获得洁净效果的一个方面,但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也许,就是导演、著名的贝特朗·布里叶本人的道德感在起作用。与乱伦在任何国度任何文化里都是一种罪恶一样,贝特朗·布里叶的道德感是那种在任何国度任何文化里都获得首肯的那种,主流的、经典的、无法颠覆的。但是,仅仅拥有这样的道德感并不能保证《不伦之恋》就能洁净;贝特朗·布里叶还拿捏好了道德感的分寸。就是这种分寸成全了这部电影。
2000/12/12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