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选择
有一种说法,说是人死后,过奈河桥,喝忘川水,然后,一辈子的事就都忘了,灵魂也就轻了,可以飞升了。这种说法令人惊惧,辛辛苦苦活了一辈子,全忘了?那不等于白活啦?既然都要忘,那我们那么认真地活有什么意义?何不潦草一点?
所以,日本电影《天国车站》在这一点让人感到安慰。在人间与天国之间,有一个机构,过身后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待上一个星期。星期一,过身后的人们从大雾中来到这里。这一个星期里,机构里的工作人员不停地给人们做思想工作,让大家选出这一辈子里面一个美好的记忆,然后,录像,像拍电影一样,布好景,打好光,准备好道具,尽量还原出记忆当时的情景;录像带最后在星期天放给大家看,看了,肉体也就彻底消失了,灵魂飞升,进入天国。以后,在天国的日子里,这个记忆将永远伴随着。
因为只能选一个记忆,而且必须选一个记忆,所有的人都犯了难。有的是一辈子过得不错,美好记忆太多,无法取舍;有的是一辈子不堪回首,脑子里全是令自己厌恶的回忆;有的不是不能选,而是不想选,一门心思希望在天国过上一种全新的没有前世痕迹的生活……
《天国车站》是一部古怪的电影。故事本身并不算古怪,最多只是有点玄妙而已;它的古怪是讲述这个故事时那种古怪的态度和手法。就说这个机构吧,叫什么呢?不知道。它像一个被人冷落的福利社,一幢破败的大楼,门窗斑驳,工作人员打着哈欠,搓着手到办公室,互相说早上好天真冷啊。领导发话,说上个星期我们大家都很努力,送走了十八人,这个星期大家还要辛苦点,有二十二人要送走。工作人员就互相递个眼色。过身后的人们陆续来到,登记后到休息室休息,然后每个人分到一个单独的房间。这个大楼电力系统老化了,用电吹风都要短路。虽然没看见这些人吃什么,但倒上一杯咖啡驱寒这种事情是有的。一个八十岁过身的老婆婆问工作人员,春天这里好看吗?答曰:好看,樱花开得很好啊。最奇怪的是那个“上路”的地方,跟一间小型的看片室没有区别,人们三三两两坐在座位上,然后“走”了,座位也就空了……
《天国车站》
没有一般概念上生死之界的那种迷茫、清冷和神秘,有的只是跟人间日常生活一样的平淡、琐碎和安忍。
看到中间,我们才会在这部电影里得知,这个大楼里的人都不是尘世之人,那些工作人员都是自愿或被迫留下来的,因为他们没有选择一个记忆。这群人中间有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叫望月,他已经这样工作了五十年了,五十年前他二十二岁时在“二战”时战死,此后一直保存着二十二岁时的青春容貌。他的生活没有展开就结束了,所以,他一直没有选择。最后,他突然发现了自己一直被人深爱着,并找到了自己这五十年来游荡在人间与天国之间辛苦工作的全部意义,于是,他选择了,然后和他这个星期负责的那批人一起离开了这个中转站,平静地进入了天国。
当只能选择一个记忆时,人们会给出一个怎样的答案?有的人选择了夏天闷热车厢里突然吹到了一缕清风,有的人选择小时候伏在母亲腿上那种温暖和安全的味道,有的人选择被围困很久后抽到的第一支烟的感觉,有的人选择驾驶飞机进入云端的那一瞬间。那个八十岁的老婆婆选择了树叶随风飘下落在头上的欣喜,还有一个老人选择了小时候穿着红裙子跳舞哥哥在一旁喝彩的情景……
几乎没有爱情的回忆。这会是人生尽头处的真实吗?说来真是讽刺,人一生很长一段时光为情所困为情所伤欲生欲死地老天荒,真的结束了今生要进入来世的时候,谁都不愿意把这些情感携带着上路,就这么扔下了,犹豫也罢,果断也罢,反正扔下了。
有一个例外。这群过身的人中间有一个四十七岁的女人,怀念她爱的人,想选择和情人幽会的那一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很高,查出女人所说的那一年的那一晚的那个酒店正在修整,没有营业。女人不好意思,说是早说了四年,因为怕显得太老。工作人员进一步询问细节,好尽可能逼真还原彼时彼刻,女人终于黯然地说:对不起,这不是我的记忆,是我的愿望。真相是,那个晚上,他没有来。
应该说是违反规定的,但是,大家让这个女人带着她的愿望而不是她的记忆上路了。
这部影片给我留下记忆最深的就是这个出场不多的女人。她愚蠢得让我感动。她带着这样的一个愿望走的,是因为太不甘心,盼望着有一天那个人会在天国和她相遇。可是,可以肯定,那个人在选择他的记忆时不会选择这个失信的约会,就是到了天国遇到她,也不再记得她了。别人的天国生活都是幸福,只有她依然煎熬。一个人执着一生已是罕事,如此生生世世执着下去,这实在是太恐怖的故事了。
不过,一种情感,连死都不能让人放下,那可能就是跟灵魂合为一体的东西了,那就真的怎么都放不下了。
2003年3月2日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