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的爱情方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岛国的爱情方式
在我看过的日本爱情电影里,大多有一种囚禁的意味,有的是用栅栏囚禁,有的用墙囚禁;前者是少年,后者是中年。如果反抗,撞上栅栏要受伤,撞上墙则会死。这也就是青春和迟暮的区别。我把它们称为岛国爱情。一个生活在大海包围的岛上的民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绝望,对待爱情的态度尤其绝望得彻底。
少年和中年分别都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情书》和《失乐园》。
爱情被囚禁是有利于爱情本身的,我作如是观。爱情自身是这样被败坏的:它具有挥发性,敞着它非常的危险,就像敞着一瓶汽油,敞着它也非常的可惜,就像敞着一瓶香水。要捂着。捂,也解决不了它根本性的挥发问题,但可以保持得长久一点。用什么捂呢?分离是一个办法,背叛是一个办法,相对来说最有效的办法,是死。日本人最喜欢用死的办法,来与他们的绝望配合。
死,在《失乐园》里是很容易被理解的。一对中年男女,在婚姻之外的性爱里面得到了他们渴慕的爱情,他们被这种深入骨髓的情感、被那种巨大的无以名状的幸福给吓坏了,于是,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他们被神的意旨挑中了——为避免爱情的毁灭,只好将肉体毁灭掉。我看过不少关于《失乐园》的文章,因为它从小说到电影都是备受关注的。这些文章里,大多说,这对男女是囿于不认可他们的环境而死。这种说法真是冬烘得可以,且不说当代的具独立意志的男女有几个把环境、舆论、流言这类东西放在眼里?其实,只有婚姻受制于环境,爱情应该不在此限。在我看来,《失乐园》的死是为了让爱情不死。渡边淳一的小说原著我也看了,我觉得它相当不错:在色情的水面下,纠缠着由眷恋和恐惧交织的水草,丰美茂盛。我觉得,《失乐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典型日本意味的例子,那就是在必然会到来的对肉体的厌倦之前,为了爱情,把肉体这个祸根给解决掉。它为那些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人提供了一个残酷的但确是智慧的方案。
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死那场戏很假。“林中小旅馆、炉火、雪、红酒,还有一道好菜,竹笋炖老鸭。一个叫祥一郎的男人和一个叫凛子的女人,又漂亮又体面,有钱有地位,关键是,他们身上还有一些必须尽的义务,但这两个人却平静地喝下毒酒,然后,一起做爱到断气。戏演到这份上就讨厌了。我不喜欢自找绝路的人。”我能理解我朋友的看法,因为我们都不是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人,我们与他们路标不同。我也认为,这的确是戏,但是一种让我们不能轻率评论的戏——这里面是有要义的。
《情书》中让爱情永恒的方式也是死。但是,这样的死让人就实在是太难受了。
女孩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滑雪失事身亡之后,在藤井树的母亲家翻看他当年的中学毕业册时,意外地发现,与他同班的还有一个叫作藤井树的,是个女孩。博子对男藤井树的学生生活一无所知,她觉得可以通过这个女藤井树来做了解。博子以天国来信的方式给女藤井树写信。初初是把女藤井树给吓得不轻,渐渐地,女藤井树也喜欢上了这种可以进入回忆的方式。在彼此的神秘的通信中,博子一点点地收集着爱人的成长痕迹,而女藤井树则一点点地梳理着当年那朦胧模糊的恋情萌芽——随着影片从容、克制地推进,我们知道,博子和女藤井树的容貌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已经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偷偷去见过女藤井树的博子也知道了,只有女藤井树到了影片的结尾处才明白了当年的这个秘密。
我之所以要复述这部著名的电影,是我觉得这个电影故事的本身具备了一种无法延展的悲情。更大的遗憾发生在死亡之后:博子为了被迫中断的恋情去收集到一个她无法释怀的结果——她是另一个人的替身;女藤井树获得了当初没有明晰的爱情,却不得不面对死亡造成的深渊。死亡给了一个真相,让爱情永恒,却使活着的人不得安生。这样保存爱情的方式,也是残酷而智慧的,但是,谁会甘心接受呢?
《情书》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但它那种过于寒冷、清冽的味道却让我不敢再次品尝。它是冬天里的一杯雪水。
我想,我们热爱悲情的原因是基于我们对悲情的恐惧。对于我们来说是这样的,爱情来了,将它享受够,然后,随它自己熄灭。这不是一个勇敢的、美的过程,但是,这是对于我们这些软弱的人来说最好的过程。
爱情从本质上来说,是神给予强者的礼物。谁配接受?神知道。鬼不知道,人也不知道。
2000年6月20日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