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断瘾

乖巧的掩饰

断瘾 银子 2186 2021-04-06 09:0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断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九章

  恋母情结

  马建因为过度沉迷网络而频繁逃学且经常违反校纪,最终导致辍学,才和父母一起来到基地。尽管父母在对马建的管理教育上想了很多办法,也在当地求助过心理医生,对马建进行疏导,但一直不甚奏效。父母对马建有过暴风骤雨般的打骂呵斥,也有过和风细雨般的沟通鼓励,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穿梭于网吧,不仅逃学,而且脾气越来越暴躁,尤其是家人和亲友因他上网影响学习对他进行教育时,马建甚至不能自控地大喊大叫。为了有更多机会自由出入网吧,马建也时常撒谎。他对父亲的抵触尤其严重,父子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他和母亲的关系尚可。

  马建来基地接受治疗时,医生首先和他的家长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基本情况。马建爸爸面部肌肉始终较为僵硬,使人感觉他在生活中亦是不苟言笑。他在叙述孩子的情况时,语调中表现出家长常有的着急和无助。马建妈妈坐在一旁一声不吭,保持沉默且表情平静,看起来不似丈夫那么焦虑。但她不说则已,一说则使人印象深刻。当了解孩子多大开始遗精时,她陡然插嘴,绽开笑颜,精确地告知:“16岁。”

  我诧异于她有别于我接触的其他中国式妈妈,问道:“你怎么了解到的?”

  “我直接问他的,他就直接回答了。”

  这位外表内向的母亲有些与众不同。

  乖巧的掩饰

  马建是在父亲的建议下自愿来基地接受治疗的。第一次见马建时,他脸上长满了青春痘,个子高大壮实,但驼背挺严重,会有不自觉地弹手指的习惯。他的表情放松,显得心情愉悦,也没有表现出痛苦的戒断反应。他自述来此地之前已经接触过心理医生,且对心理医生印象不错,当时还把他们当朋友来相处,似乎在告诉我此次入院准备再度和心理医生以朋友相称,就像多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似的,何乐而不为呢!

  他入院虽属自愿,但动机不纯粹,而且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看来马建是打算来此度过一段快乐休闲的日子,同时还遂了父母希望他治疗的心愿,也算是一个孝顺之举。所以他会骄傲地告诉我:“我跟他们不一样,我是自愿来的。”当然,基地不少孩子是被强制入院的,相对于他们来说,马建的自发入院没有太多的伤筋动骨,是要显得正面些,但他刻意的强调不得不让我提防他假装友好的动机。

  在治疗期间的最初几次交谈中,马建表现得非常健谈,自信而且乐观。这样的形象不仅出现在我的治疗室里,同样也出现在基地的其他工作人员面前,甚至有人说,不知他为何要到此地来接受治疗。他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孩子,不仅不像别的孩子会打架闹事、绝食自残等,还会主动协助我们做一些管理工作。

  但我比较注意他走出治疗室的一言一行,尤其不能让他因为和工作人员关系处得不错,而获得一丝一毫有别于他人的特权,因为马建此刻对自我价值的寻觅在当前阶段是一种无助于治疗的行为。

  起初他的侃侃而谈并不能代表我们已经构建起了良好的治疗关系,因为他没有真正把心扉打开,他呈现给我的是他想要呈现给我的品质,或者是他自己希望维护的公众形象。当然我不会让他初来乍到就直接感受到来自治疗的压力,我给了他一些时间去充分展现自我,而这种展现方式本身也能体现他的问题,直接可为后续的治疗做铺垫。马建较强的掩饰性是为了获得一些表扬和引人注目,而表现出来的有些异常的社会情感,其背后是存在自卑与心虚等深层的心理缺陷,掩饰只是起一种补偿作用。

  这时的马建在尽量和我拉近关系,他迫切想让我和他以朋友的状态相处。当然我不能满足他的这种愿望。从首次治疗获取信息起,我便督促自己要保持中立态度,并且逐步增加他走进治疗室的沉重感,以期纠正他入院时并不纯粹的动机,颠覆他此前已经获得的对于心理治疗的不科学认识。

  这样看来,我似乎在扮演一个蓄意让马建不快乐的角色。无论怎样,治疗是首要的。让病人单纯期待心理治疗是一段快乐的旅途会削弱治疗效果。作为心理医生,我不得不让自己在面对病人的热忱和殷勤时表现得淡漠些,而不是给予情感的呼应,因为我期待他们收获更完整的快乐。 断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