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断瘾

游离的母爱

断瘾 银子 4982 2021-04-06 09:0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断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游离的母爱

  小时候的萌萌是妈妈的骄傲。萌萌从小不仅长相招人喜欢,而且比别的孩子表现得更为优秀,学什么都比别人更好更快。萌萌的妈妈每天耳边听到的都是“今天得了几颗星”“今天老师表扬我……”;她沉浸在身为成功家长的优越的、自信的幸福中,仿佛所有溢美之词都理所当然地归功于自己的遗传和教育。总之在他人口中,萌萌好似上天入地、世上难寻的绝世神才,而这自然无形中也捧了一下他的父母,满足了他们为人父母的虚荣和骄傲。

  萌萌从幼儿园到初中的生活就是这样过来的。萌萌妈妈更多关心的是萌萌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萌萌获了什么奖,萌萌这次成绩排名多少等相关问题,却很少问问萌萌过得开不开心或学业以外的问题。在妈妈的眼中,萌萌得到表扬就会开心,没有得到表扬,就没有理由开心。这其实是将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孩子的感受!萌萌当然也希望能让妈妈一直为自己感到开心。

  但是,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从初中的后半阶段开始,萌萌曾经受人瞩目的光环便不再闪耀,这带来的结果就是妈妈的虚荣心受挫。萌萌感受到的不仅是学校对他的冷落,妈妈的态度也让他尝到了昔日风光不再的苦涩滋味。

  萌萌妈妈过去常常带萌萌去自己的工作单位吃饭或者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也经常把萌萌带在自己的身边出出进进。一路上萌萌总是能收获不少赞赏,这让妈妈觉得无比荣耀。

  萌萌妈妈对我说:“孩子小时候很听话。”

  我问道:“哪方面听话呢?”

  她回答:“他学习成绩很好。”

  “那别的方面呢?”

  “他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其他方面都无所谓。”妈妈理直气壮地回答。

  学习成绩是萌萌妈妈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她只注重孩子的学业,而不看重对孩子内在品质的培养。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她会因无法彰显自己的教育功劳而感到担心。她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孩子是否明白了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而是成绩差会令她在亲戚朋友面前丢脸,影响了自己的面子。如果别人的子女成绩优异,而自己家孩子却平庸落第,她会感到颜面扫地。

  当一直在光环笼罩下的萌萌妈妈看见孩子的成绩步步下滑时,她无法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原因,帮助孩子加以改正,而是认为孩子丢了自己的面子,暴跳如雷地训斥孩子,和她从前的形象大相径庭。

  萌萌知道考试失败不仅会让自己难过,还会令妈妈蒙羞,本来想向妈妈倾诉的嘴只好闭上,内心承受的压力自然更大了。而在当时,自己的无助心态本来已经无处表达,像失去航标的孤帆没有方向,妈妈态度上的巨大变化更令他不知所措。

  成长和成才是不能混淆的两个概念,家长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孩子成才,而无意中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当自己的孩子面对沉重的课业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不要轻易地把错误归结到孩子身上,而是应该仔细地想一想,这里面是不是有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

  妈妈的这种虚荣心和炫耀心也在萌萌心里扎了根,当他所要得到的东西和他实际能够得到的相差甚远时,心理上会产生严重的压力而干脆无所作为。一旦虚荣心被戳穿了,紧接着的便是自卑心理。

  自从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后,萌萌妈妈就再也不让儿子在单位露面了,对于去学校开家长会一事,她也由从前的积极主动变成了迫不得已,同时少不了对萌萌的冷眼相待,而且语言中也夹杂着漠然。这样的情况当然只会令萌萌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萌萌从高中阶段便开始频繁接触电脑。高考时他给自己定了一个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一流大学目标,结果名落孙山,他又遭重重一击,后来虽由父母托关系进了一家普通大学就读,但从此一蹶不振,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父母便又着急地把他介绍到朋友公司去工作。据萌萌对我说,他第一次旷工是因为老板交给了他一个工作任务,而他根本没有能够完成那项任务的信心。

  在学习成绩这个单一评价体系下,萌萌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一旦下降,那么所有迈向成功的基石都倒塌了。他由矜持自负变得盲目自卑,错误地形成“学习这一点不行就全不行”的自我认知,感觉希望渺茫,再也不敢轻易行动。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支撑面。“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学业这一方面不尽如人意,一个人依然可能在别的方面表现出超人的天赋和智慧。

  虽然萌萌的步步后退历经了几年的时间,但一直到现在,萌萌妈妈都不能接受心目中树起的“金字招牌”已经倒塌的现实。萌萌入院治疗时,是他爸爸送他来的,萌萌妈妈始终没有露面,我只能通过电话和她联系。在电话里她说得最多的是萌萌的昔日辉煌,她似乎依然很难理解一个出色的孩子怎么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其实她自始至终就没感同身受过萌萌的痛苦,只在乎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忽略了儿子的感受,只把他当成自我的延伸。最主要的是,在关键时候她对于孩子的情绪和状态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无法真正体会孩子在困境中的需要并给予必要的成长支持。与其说她在为儿子的前途担忧,不如说她还在为已经遭到破坏的自恋而痛苦。

  很多父母会因为孩子的成功而感到骄傲,这也实属一种正常的情感表现。但如果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把孩子当成工具去寻求一种自我陶醉,要求孩子为父母去争取面子,那就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请抛开虚荣心,尊重孩子生命原本存在的意义。

  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之后,应该是完全独立的,他的人生是他自己的,父母不应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孩子。孩子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却非为父母而来,父母只是陪着孩子走一段路程而已。

  个案启示: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

  儿时的萌萌是俗称的“别人家的孩子”,智商超群、学业有成、人见人爱,然而,从小就围绕在他身上的这份光环却对长大后的他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智商高的人通常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优于周围同龄人的能力,这让亲友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些高期望给聪明孩子留下深远的影响——贯穿他一生的是来自他人期望的压力以及难以满足的自我期望。研究数据证明:在儿童时期被称为“神童”的人到中年时期普遍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出所有的智商优势。他们在80岁左右的时候,心理状态也比普通智商人群更加消极。在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人群中,高智商者通常症状更严重。

  通常,被频繁过度夸赞的孩子会一直努力维持自己的“聪明”形象,而且,如同被装进好名声的套子里,他难以看到除此以外他可能养成的内在品质,比如良好的性格、积极的做事态度、丰富的人生经验、开阔的眼界和度量、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

  随着一个人越长越大,他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上的成功会取决于越来越多的因素,除了自己的天资外,还有努力、眼界、魄力,甚至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影响——换言之,成功是要求多方面能力的,也是有偶然性的。

  所以,高智商或者夸赞并不一定能对人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调整好期望与现实的关系,他就会严重削弱自我的生活满足感,包括对自己和对人际关系的满足感。

  对此,在早期对孩子的养育方法上,我们应该尊重“真实”的力量,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平凡普通或者卓越优秀,并且教会孩子悦纳自我。

  家庭是最早产生镜像反映经验的地方,人的一生都会受其影响。可惜大部分父母给小孩的镜像反映都有极大的扭曲,不是使用凸透镜就是使用凹透镜。当父母使用凸透镜时,反映出的孩子形象比真实形象大;当父母使用凹透镜时,反映出的孩子形象则是被矮化了的。两者都对孩子有害无益。

  我以绘画为例来说明一二。

  一个孩子从学校返家,把当天在课上画的图给父母看,父母夸张地称赞孩子:“多棒啊!这是最了不起的图画了!”但其实孩子画的只是一幅普通的图,绘画根本不是他的特长。这就是使用了凸透镜的情况。凸透镜的反映会使孩子过度自我膨胀,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了,或是因为不相信父母的夸张反应而变得轻视父母。

  相反,凹透镜的反映充斥着对孩子的过度贬低,比如:“你只能做到这个程度吗?”“你为什么不能像张三一样画得好?”这种经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从而怀疑自我乃至憎恶自我。最终,即使有人夸他,他也会不相信,难以接受,囿于凹透镜下被矮化的自我形象。

  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构建起良好的自我形象呢?

  在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应该不带评判、不带情感偏见地做出反馈,并且关注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充分且自由地表达自我。比如,在这个例子中,父母的重点应该放在孩子绘画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诉求上,主动询问孩子:“你画这幅图时,在想什么?”“能给我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吗?”“你画画时心情如何?”……这样,父母才能给予并接受孩子真实的镜像反映,而孩子也才能学会自我接纳和自珍自重,一步步走向自主和独立。

  成长环境

  ☉父母看重自己的面子,不能接受孩子学习成绩有起落;

  ☉忽略孩子的心智需要、个性培养;

  ☉母亲对孩子态度的剧烈变化;

  ☉校方早期对孩子的过度关注。 断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