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爱养

大自然的引导力

爱养 银子 7882 2021-04-06 09:0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爱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大自然的引导力

  大自然教我们珍爱自我,拒绝虚弱的父母之爱

  在自然界中,放眼望去,处处都是生命的景象,一粒草籽都有存在的意义,更何况我们堂堂正正的人呢?我们应该更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工作中,我接触过一位女士,丈夫事业有成,虽然一日夫妻百日恩,但她只是一个摆设,丈夫对她视而不见。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儿子身上,对儿子百依百顺,千般疼万般爱,可最后孩子经常离家出走,告诉她:“只要拿钱给我,别的话都少啰唆。”

  她说:“我活着就是为了孩子,甚至要我的命都行。”这话听着令人感动,可是不会产生良好效果,她能感动别人,但就是不能感动她儿子。

  父母有时很难在具体事件上让孩子按他们的想法去做,也不太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比如说,要求孩子考个高分回来,叮嘱他今天不去上网打游戏,催促他放学早点回家等都很难如愿。

  那父母能影响孩子什么呢?答案是生活态度和情感素质,性格和行为特点。

  父母左右不了孩子的实际行为,却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方式。

  父母改变不了孩子的内心想法,却传递给孩子某种思维方式。

  不管你愿不愿意或者希不希望,大部分不想遗传给孩子的东西却神不知鬼不觉地传过去了。如懦弱、自私、暴躁、憎恨、悲观、绝望、自卑……这就叫言传身教。

  如果父母本是空洞的人,认为自己的命不值钱,单纯为孩子活着,觉得孩子是父母活着的唯一意义,依赖孩子实现人生价值,那孩子会明白他的命有多值钱吗?他的人生有多重要吗?他有什么必要去努力吗?他也会打主意依赖某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所以为人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想清楚“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得先让自己痛并快乐地活在这个世上,虽迷茫但还勤勉着……

  好母亲和好父亲并不是为孩子做了牺牲的人。先要自爱再去爱人,先把自己这个“人”端端正正地写好做好了,好好爱自己,才谈得上为孩子做些什么,才能教会孩子自爱。否则“无私”的父爱母爱也会听起来相当虚弱。

  试问:一个悲观消极的妈妈,能养育出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儿吗?一个懦弱自卑的爸爸,能教会儿子什么叫自信坚强吗?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之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这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那些衣衫褴褛、鞋袜不整、自己舍不得看戏、一味抱着慈悲心肠为儿女牺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坏的教育家。”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

  大自然教会我们感恩生命、感恩父母

  感恩的心不是逼出来的。

  对于爸妈,孩子从怀胎十月到呱呱坠地,是相当神奇的生命现象,爸妈将努力呵护,陪他长大,其中辛苦自不待言。

  对于孩子,看着播种的植物和饲养的动物一点点长大,同样离不开细心的浇水和勤勉的喂食,生命奇观才向他慢慢呈现。

  孩子们和动植物的关系能让他们慢慢体味到自己和爸妈的关系。

  孩子要细心照管动植物,否则它们就会干枯、死亡。他开始变得警惕,意识到自己对其他生命负有责任,这和父母亲对他的生命责任感如出一辙。

  譬如树上开花,

  花落偶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

  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

  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

  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

  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

  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

  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胡适

  所以当孩子回家很晚,去玩危险游戏,或者接触其他不良事物时,父母不可能不闻不问。那不是为了要管住孩子,是希望他能更好地长大,不想让他的心灵或身体中途夭折或受损,不希望鲜花还没绽放花蕾就掉了。这种心情完全就像孩子殷殷期待着花儿开放的那一天,如果孩子领会到这样的良苦用心,他怎么可能愤怒地拒绝父母的爱意呢?

  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

  ——《西升经》

  当孩子有一天收获回报,花儿绽放,蚕儿吐丝,鸟儿鸣叫,简直就像过节,令他快乐兴奋。他感觉自己就是这些小东西的父母,在这样真挚的情感面前,言语又显得多么乏味造作。在无须刻意说教的干涉下,孩子便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爸妈对他的爱护,这样的教育叫自主教育。

  教育有时就是这样简单,正如窗台的一盆花、窗外的一蓬草、窗前的小蜻蜓,让他懂得切入的方式,做个有心人,训练出发达的感官,能注意到天地万物。不管是渺小如沙粒种子,还是宏伟如宇宙苍穹,他都不会视而不见。让他自己有兴趣仔细去听小虫的鸣叫,观察小草的发芽,去看去听去触摸。

  “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世界万物都有道,道在社会之间,在军事、机械、医学、天文,乃至一草一木间。

  把大自然带入我们的生活中来吧,即使简单地播下一颗小小的种子,也可以等到它发芽的那一天。随着幼芽的破土,儿童幼小的心灵就会萌生智慧,萌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这将影响一个人终生的价值观。

  童年的记忆和生命印象等那些最早感动过你心灵的细节,永远会根植在你情感的深处。

  也许有人说,怕孩子会因养的花和动物死了而伤心。其实不用多虑,死亡是生命永恒的话题,是富有人生意义的。如果我们永远都死不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什么都无所谓了呢?这些都需要家长慢慢引导孩子了解。有时生命艰难,并非一帆风顺,花儿还未开放也有可能会事先枯萎。

  正因为每个生命都会死,在活着时就要珍惜、要尽心,不能因为人终有一死会伤心,就不好好生活。

  大自然教会我们身心恬淡

  我们先看一组比较:

  表3–1 自然与人工对行为影响的比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老子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吃辛辣刺激的菜,比如水煮鱼、麻辣龙虾、毛血旺等。南方人因为环境的影响而需要嗜辣,如今北方一带也兴起了辛辣的菜。

  饮食习惯和人的生活状态有很大关系,普遍嗜辣的现象则说明现代人的身体素质已经在下降。

  有些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能量的大量丧失会导致胃经气血亏虚,中气不足,食欲变差,食而无味,只有吃味道浓重的食品,如烧烤、麻辣火锅等味道比较厚重的食物,这些人才会有胃口。

  过分浓重的味道会损坏味觉。一旦感觉器官麻木了,就会吃什么都不香。花天酒地的阔老板和公子哥们,一掷千金却无处下箸,觉得什么都不可口。婴儿的感官是最干净的,我们却总用大人那已经被污染的味觉去揣测,认为婴儿喝着没放盐或糖的汤会食不甘味,颇为滑稽可笑。

  婴儿本可以吃出肉和菜最原始的香味,父母越去添加调料,孩子的味觉就会越来越重,渐渐地他们再难体会到食物的原始香味,反而开始依赖调料。有的婴儿自从喝了可乐便不再想喝白水了,这一点所有人都一样,尝过甜头以后再回头就不易了。

  同理,明亮而闪烁、华丽而空洞的灯光也会伤人的眼睛。如舞厅里的灯光,长期置身其中,会使人的辨色力和透视力都下降。

  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在于感觉的存在,能帮助人感知外物和内心的变化。同时欲望还存在,享受也还存在。想要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自己对他人他事是有用的,如能让自己养育的婴儿露出满足的表情,让所爱的人会心一笑。同时,他人他事对自己也是有用的,如能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爱,或者一份美食对自己的诱惑,俊男美女对自己的吸引力。

  这是一种“生效感”,我生效故我在。丰富的研究资料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感觉到自己“不生效”,那他就会感觉到自己完全无能,就像个性无能患者(当然性无能只是“不生效”的一小部分)。如果一个人在很多方面都“不生效”,那他承受的痛苦也就翻倍了。

  为了克服无能感,“不生效”者会去做一些不正常的事——吸毒、沉迷工作、做出嗜酒和滥交等各种成瘾行为,甚至于做出残忍的杀人行为。

  五官和内心变得麻木,就像动物的触角不再敏锐。人会因为不想忍受痛苦的感觉,而寻求更强的刺激来感受自我,欲望也会变得越来越奇特。

  “纵欲无度”很伤人,这种“欲”指的不仅是色欲,还指各种与生理感觉和心理感觉相关的欲望:对食物、对钱、对物质的欲望,比如纸醉金迷、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之类。

  过度刺激迷失自我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分析过: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患有厌倦感这种心理疾病,只因为大家都或多或少地患了这种病,所以它往往不易被察觉。大部分人通过参加活动来阻止厌倦感发作,如喝酒、看电视、兜风、参加聚会、进行性行为、服用药品,还有人会拼了命地工作,把自己变成工作狂(这是最不容易自我察觉的病态行为,反而有时会引起患者的自我欣赏)。都市的很多角落都充斥着可以寻欢作乐的场所,人们的闲暇时间总是被其所消费、所掌控。

  用这样肤浅的方式来解决心里的空虚和厌倦于事无补,就像吃了一大堆没有营养的食物后,仍旧觉得很饿,那是用暂时的兴奋、刺激、快乐、酒劲或性欲来麻醉自己,没有触及灵魂深处的真实需要,心灵的空洞没有被真正地赋予生机。

  设想,我们吃过一些丰盛大餐,也吃过很多粗茶淡饭,哪些使我们长成了健壮的身体?

  无需山珍海味,只需真知真味。

  所以,欲望不能被过度满足。满足过后是无尽的空虚失落和厌倦感。更有甚者生出怪癖,因为被欲望驱使本就是人之本性。

  那就让我们换一种活法吧,凝神聚气、摒弃浮华!去默默地置身于自然之中,安静地观察四季变化,看着门口树上的叶子由嫩黄变草绿,由墨绿变金黄。

  培养出敏锐的视力、听觉和心灵方能洞察到自然中微妙而神奇的变化,甚至能听懂鸟儿为什么鸣叫,天地万物在合唱!

  不穷炙煿,而足益精神。省珍奇烹炙之资,而洁治水米及常蔬,调节颐养,以和于身地,神仙不当如是耶!食不须多味,每食只宜一二佳味。纵有他美,须俟腹内运化后再进,方得受益。若一饭而包罗数十味于腹中,恐五脏亦供役不及。而物性既杂,其间岂无矛盾?亦可畏也。

  ——《食宪鸿秘》

  爱极必反

  天真的孩子本无浮华奢侈的需求,无须过度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破坏他们原本的质朴无华。如果父母真的有钱没处花,那就捐给慈善机构吧,不要祸害孩子。

  现在有些家长拼了命地溺爱孩子,以为“我这辈子受这么多苦,我可不能让我家孩子受苦了”,所以让孩子没节制地享福。

  有的家长俨然一副高大伟岸的父母形象,骄傲地说:“我要把最好的给宝宝。”你觉得最好的,对宝宝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是你的愿望,不等同于他的真实需要。宝宝不需要“最好的”,要的是“最健康的”。

  信佛之人会说你让孩子享的是未来之福。如果你让他享了大福,他这一生的福报会在短短几年内消耗殆尽,未来等待着他的就全部是挫折。

  从心理学或教育学的角度说,前面的路太顺利了会让人此后经不起一点风浪,变得受挫能力差、抗压能力差。对于别人而言不算什么的事情,努把力就过去了,可到你孩子面前就是挫折,就是翻不过的高山。

  如果让孩子想吃的食物都吃到了,让他满意了,他这辈子胃就会变差,吃什么都不香了,这等于伤害了他30年到50年。

  如果让孩子想要的都能得到,他就会空虚,不求上进。

  如果你仗势“走后门”让孩子当个班干部,孩子一亢奋,说不定今后能当局长的能力就会消耗殆尽。

  别让孩子太高兴、太满意了。

  即使家庭条件优越,有能力给予孩子也不能随便给。

  虽然《西游记》告诉我们: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没“后台”的都被一棒子打死了,但现实社会不是西游记。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非得回到旧社会,勒紧裤腰穷哈哈,节衣缩食。凡事适度就好,不要太肆意妄为。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或者停留在原始社会里,也许满目繁华不容你视而不见,也许环境污染已经遮蔽了天空的繁星点点。

  但至少,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不在背离自然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大自然像面镜子,能照出灵魂的矫饰和堕落。

  (续表) 爱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