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十、主持人要注意反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十、主持人要注意反馈

  为了达到有效传播的最终目的,主持人必须提高自己的交流技巧,研究交流对象(受众),了解传播工具的特性。

  主持人语言的交流方式和电子传播媒介的特性,使得反馈成为了主持人交流理论的重要基础。

  反馈的概念原来是电子工程学的名词,指发出去的电报或讯息的回流。传播学借用了这一概念,特指传者与受众之间敏感的相互作用。在传播系统和完整的传播过程中,传者通过反馈可以了解受众对于信息传播的要求、愿望、评价、态度等情况,也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和修正以后再输出的信息,以加强信息的针对性,提高传播活动的有效性。

  在相对独立的传播系统或相对完整的传播过程中,主持人与交流对象(受众)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两者双向交流,角色互换,传播时,受众被动;而反馈时,受众则成为了主动者,传播者这时自然成为了接受者。

  在主持人的实际工作中,有环形模式和交叉模式的交流,这种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使主持人可以通过交流对象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符号,及时、直接、集中地对交流效果做出判断、更改、修正和完善。相反,在类似线性模式的非面对面的交流中,主持人无法对受众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动向作出即时性的了解,不可能同步、及时地做出调整,从而影响到了传播效果的有效性。

  对于主持人——话筒(镜头)后的交流,可以采取以前反馈为主,后反馈为基础的方式,来解决交流偏移、失衡的难题。后反馈即通常意义上的反馈;前反馈则是指传播者在输出信息前,预先了解其组织内部的反应,或预先向部分有代表性的受众征求意见,了解情况,先期调整,修改变通传播内容,改进传播形式。

  由于电子传播媒介反馈的迟延性、间接性和零散性,主持人往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收到反馈信息,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程序。所以,这就要求主持人应该在平时注意积累、归纳、分析受众的反馈信息,作为以后创作交流的前反馈依据,印证受众心理,了解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作为自己活动的参照和佐证。另一方面,针对具体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考虑关照受众群的接受兴趣、接受倾向和接受程度,结合已经积累起来的后反馈信息,参照失误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多角度、多层次设计交流方式和方法,增加前反馈信息的有效值。

  同时,主持人还应该参考外部反馈,加强内部反馈的培养和训练。外部反馈是受众接收到信息以后,向主持人发出的信息流。内反馈又叫做自我反馈,是传播者在具体的传播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出的心理体验。内反馈通常产生于受众的外部反馈之前,若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其预测、分析信息到达受众那里可能产生的效果,防患于未然,对于主持人的创作是极为有益的。应该说,内部反馈是主持人——话筒(镜头)前交流时最有效的反馈方式。主持人身处空荡寂静的演播厅,面对冰冷无生命的话筒和摄像机镜头,没有同步交流的对象和由此带来的反馈信息流,无法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交流语言。只能通过长期设定的假想交流对象,借用丰富的想像力,建立能够激发起创作欲望、交流欲望和不断返回反馈信息的内心视象,才能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

  当然,这样的传播—反馈系统完全是在主持人自身的创作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必然与实际的受众反馈信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产生出偏差。怎样减少这种偏差,缩小距离,更好地还原反馈信息的一致性呢?首先是主持人的定位和节目的定位应该保持统一、一致,并且,不要随意改动定位点,而要保持整体形象的相对稳定,使自己的创作方式具有延续性,主持人的内部反馈也有规律可循。其次是依据节目相应的受众群体,便于主持人了解和把握受众普遍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因为抓住相对单一的受众群体总比吸引多元的受众群体要容易得多。再次是要加强主持人的双向交流意识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创作技巧,最大限度地提高内部反馈信息的准确度。 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