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从理念中寻觅商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最新经理人自身价值与培训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1. 从理念中寻觅商机
不同品质的企业理念引导出不同品质的经营结果。19世纪,英国有两家著名的马车公司。一家说“我们是大英帝国第一流的马车服务公司”,另一家说“我们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提供者”。第一家立足于马车服务,便目光短浅地视新生事物——汽车为钢铁怪物,使尽浑身解数想要压制和排斥汽车。第二家意识到汽车完全会取代马车成为更便利的交通工具,商机不可弃,他们积极投入汽车行业。100年后,他们的品牌“罗尔斯·罗伊斯”声名赫赫,而第一家马车公司呢?早已被历史风尘湮没了最后的足迹。
正确的理念可以使企业选择正确的方向,而错误的理念会把企业导向歧路甚至死亡,那么对企业理念的提出和提炼,不是靠心血来潮或刻意雕章琢句就可以达到目的。确立正确的经营理念需要格外慎重,需要切合实际和眼光长远。经理人要切忌陷入以下错误理念的陷阱。
(1)形势判断错误。很多企业在制定理念时,根本没考虑到自己是要到市场上抢饭吃,动辄“一流”、“最强”、“最大”,恨不得揽全球人类供其独家消费,有的大打“民族牌”、“地方牌”的噱头。市场是最实际的,它可以允许有创造力的人提前入局,但它绝不会容忍货不对板的角色霸住市场一隅不放。新生的企业往往是在倒下的企业的血泊中崛起的,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则不是先来先占,而是强者通吃。
(2)理念与经营实践脱节。中国许多企业理念也挂在墙头,写在纸面上,流淌在口头,但企业经营管理流程中有多少行为体现了理念?因为制定理念时,大家都有满腔浪漫主义精神,而解决实际问题,是要看实实在在的工作标准的。“一大二公”的理想很诱人,但造就的是群体懒汉和蔫人;“包产到户”很功利,但人人成了丰收能手。海尔的“OEC管理”虽然是舶来品,但实打实的量化目标对中国企业和员工却有特别强的针对性:就是每个人都要承担其应该承担的责任。
(3)理念缺乏可操作性。理念要指导企业的工作,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如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倡导的就是科技为人做好服务的经营哲学。所以,诺基亚推出的每一款新产品,从不追求过分超前技术应用于产品,而仅仅通过外形变化满足消费者的审美感,或者增多一点功能,让消费者看到他们实实在在每次都在创新,都在踏踏实实为消费者服务。另有索尼公司的“领先战略”和“先发制人”理念,使企业对科技开发的前期投入很大,不断推出领导消费潮流的产品,赚取“第一笔钱”。而松下公司倡导的是“跟进战略”和“后发制人”理念,只要出现新产品,它必将迅速跟进,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同质产品,甚至功能更先进,价格更合理。于是他们大大方方地赚取了“第二笔钱”。
(4)理念成为教条。经营一个企业,各种环节相当复杂,公司的任何一种经营理念,都无法在各项工作中寻求统一标准以衡量绩效。比如,企业经营理念要求“创新”,那么对于具体的经营部门来讲,什么是创新呢?营销部门对于“创新”的理解,可能是开辟更多渠道,运用更多市场竞争策略,搜集对手的更多信息,克敌制胜。这种“创新”带有很强的挑衅性、攻击性和冒险性。但财务部门对“创新”的理解则与营销不尽相同,甚至相反,它要尽可能让企业的收支两线分配合理,保证富余资金的投向稳健有序,进行资本运营之前要做大量艰苦、细致、审慎的评估和预测工作,这种“创新”表现为“稳妥、固守、以静制动”的特点。如果硬性套用一个考核标准评估各方面的工作,则企业的内部管理秩序必然引起混乱。
(5)理念误导经营方向。理念代表公司的一种整体追求,很多理念制定者,好像就怕别人怪他不上进似的,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要追到手。于是,导向本身就出现了多头导向。如某公司的企业精神是“拼搏、求实、合作、创新”,应用于企业统一追求来看,四个导向都没错。但涉及到指导具体工作时,则冲突肯定会因此产生。因为在同一件事情中,样样原则都适合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譬如某项目组对待开发任务,如按“求实”原则,有多大能力开发多少项目,尽量满足现有消费者口味就行,失败的可能肯定会少些;但如按“创新”原则,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仅开发实用功能,也要开发未来功能,要能引导消费者消费趋向,这样,创新的风险也随之而来。 最新经理人自身价值与培训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