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传统文化阅读与鉴赏

13.书画

传统文化阅读与鉴赏 陈引驰 7735 2021-04-06 09:0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传统文化阅读与鉴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13.书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宋]道川《无题》

  【阅读导语】

  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内容。中国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主要字体:篆书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隶书多呈宽扁状,横画长而竖画短;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是楷书的草化,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东晋的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北宋的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等,都是历史上的书法名家。

  中国画与书法关系密切。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这就是所谓的“书画同源”说。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有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来描绘物象。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是后世评鉴画作的重要标准。著名画家有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吴道子,明代的董其昌、朱耷,清代的石涛等。

  【选文】

  送高闲上人序 注释标题 据《韩昌黎文集校注(第2版)》,[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高闲:唐宣宗时人,自幼出家,酷爱书法,尤善草书,与张祜、陈陶、韩愈等文人交好。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唐]韩愈

  苟可以寓其巧智 注释标题 寓其巧智:(在某项事业中)发挥自己的巧智。寓,寄托。 ,使机应于心 注释标题 机:事物变化的征兆。 ,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 注释标题 神完而守固:精神饱满,操守坚定。 ,虽外物至,不胶于心 注释标题 胶:胶着。 。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 注释标题 养叔:即养由基。春秋时楚国人,射箭技术高超,能百步穿杨。 ,庖丁治牛 注释标题 庖(páo)丁:战国时人,擅长分解牛的肢体。庖,厨师。 ,师旷治音声 注释标题 师旷:见“12.音乐”选文《〈列子·汤问〉三则·师文学琴》注释“师旷之清角”。 ,扁鹊治病 注释标题 扁鹊:本名秦越人,战国名医。 ,僚之于丸 注释标题 僚:即熊宜僚,春秋时楚国人,擅长抛接弹丸。 ,秋之于弈 注释标题 秋:即弈秋,春秋时鲁国人,围棋高手。弈(yì):下棋。 ,伯伦之于酒 注释标题 伯伦:即刘伶,字伯伦,魏晋名士,嗜酒如命,有《酒德颂》。 ,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夫外慕徙业者 注释标题 徙(xǐ)业:改变本业。 ,皆不造其堂 注释标题 造其堂:进入厅堂。即入门。《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不哜其胾者也 注释标题 哜(jì)其胾(zì):尝到肉味。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哜,小口品尝。胾,大块肉。 。

  往时张旭善草书 注释标题 张旭:唐代书法家,尤善草书,有“草圣”之称。 ,不治他伎 注释标题 伎(jì):同“技”。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 注释标题 愉佚:快乐。 ,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注释标题 端倪:事情的头绪。引申为窥测、捉摸。 ,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 注释标题 迹:行迹。 ,未见其能旭也 注释标题 能旭:指成为张旭那样的书法家。 。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 注释标题 锱(zī)铢(zhū):指数量极少。四分之一两为锱,二十四分之一两为铢。 ,情炎于中 注释标题 炎:燃烧。中:内心。 ,利欲斗进 注释标题 利欲斗进:各种利益和欲望竞相缠斗。 ,有得有丧,勃然不释 注释标题 勃然:情绪激烈的样子。 ,然后一决于书 注释标题 决:发泄。 ,而后旭可几也 注释标题 几:接近,达到。 。今闲师浮屠氏 注释标题 师:学。浮屠氏:即佛陀。 ,一死生 注释标题 一死生:把生和死看成一回事。 ,解外胶 注释标题 解外胶:解除外物的胶着。 。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 注释标题 泊然:平静的样子。起:触动。 ;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 注释标题 得无象之然乎:还能不能像他(指张旭)一样呢?得无,表示推测的疑问语气词。象,同“像”。 ?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 注释标题 据《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本文是苏轼为好友兼表兄文与可《筼筜谷偃竹》画卷所写的一篇题画记。文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画家、诗人。筼(yún)筜(dāng)谷:位于今陕西洋县。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偃(yǎn)竹:斜生的竹。

  [宋]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注释标题 蜩(tiáo)腹蛇蚹:蝉的腹部和蛇的鳞片。比喻微小的事物。蚹,蛇腹下的横鳞。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注释标题 遂:完成。 ,如兔起鹘落 注释标题 兔起鹘(hú)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迅捷流畅。鹘,猎鹰一类的猛禽。 ,少纵则逝矣 注释标题 少:稍微。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注释标题 中:内心。 ,平居自视了然 注释标题 平居:平时。 ,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注释标题 子由:即苏辙,字子由,苏轼的弟弟。遗(wèi):给,送。 ,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注释标题 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庖丁,是宰牛的,(他讲的道理)却被养生的人采纳。庖丁,见本单元选文《送高闲上人序》注释“庖丁”。《庄子·养生主》记载,庖丁洞悉牛的骨骼肌理,运刀自如,十九年肢解了数千头牛,刀刃还和新磨的一样。文惠君听到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注释标题 轮扁,斫(zhuó)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轮扁,是造车轮的,(他的经验)却得到读书人的认可。轮扁,春秋时齐国制造车轮的工人。斫,砍削。《庄子·天道》记载,轮扁曾说齐桓公读的书都是古人留下的糟粕,因为学问和造车轮的原理一样,都是“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既然古人已死,不可言传的学问也就跟着一起消亡了。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注释标题 缣素:细绢。可供书画。 ,足相蹑于其门 注释标题 蹑:踩,踏。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 注释标题 洋州:今陕西洋县。 ,而余为徐州 注释标题 徐州:今江苏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 注释标题 彭城:徐州的古称。 ,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注释标题 萃:聚集。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 注释标题 鹅溪:位于今四川盐亭。产名绢,宋人多用以作书画材料。 ,扫取寒梢万尺长 注释标题 寒梢:指竹子。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 注释标题 实:补充。 ,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 注释标题 汉川:指汉水流域。蓬:蓬蒿。 ,斤斧何曾赦箨龙 注释标题 斤斧:斧头。箨(tuò)龙:竹笋的别名。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注释标题 渭:指渭水。黄河主要支流之一,流经陕西。滨:水边陆地。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 注释标题 元丰二年:即1079年。元丰,北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与可没于陈州 注释标题 陈州:今河南淮阳。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 注释标题 湖州:今浙江吴兴。苏轼时任湖州知州。 ,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注释标题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曹孟德,即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桥公,指桥玄,东汉名臣,灵帝时任太尉。建安七年(202),曹操率军路过桥玄墓时写了一篇祭文,文中说:“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注释标题 畴昔:从前。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八大山人传 注释标题 选自《虞初新志》。据《虞初新志》,[清]张潮辑,王根林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八大山人:即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江西南昌人,晚年自号“八大山人”。

  [清]陈鼎

  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 注释标题 明宁藩宗室:宁藩,即宁献王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耷是朱权的九世孙。 ,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 注释标题 广厦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性孤介 注释标题 孤介:耿直方正,不随流俗。 ,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犹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 注释标题 写:画。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 ,半开池中,败叶离披 注释标题 离披:衰残凋敝。 ,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 注释标题 丈幅:一丈宽的纸。 ,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 注释标题 叶公: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 注释标题 名噪:名声响亮。江右:江西。 ,然喑哑不能言 注释标题 喑(yīn)哑:沉默不语。 。

  甲申国亡 注释标题 甲申国亡:甲申,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参见“9.散文”选文《〈陶庵梦忆〉三则·自序》注释“国破”条。 ,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 注释标题 承事:奉命办事。 ,合则颔之 注释标题 颔(hàn):点头。 ,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未几病颠 注释标题 颠:同“癫”。 ,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踊跃 注释标题 跿(tú)跔(jū):跳跃。 ,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岁余,病间 注释标题 病间(jiàn):病情好转。 ,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以不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 注释标题 斩先人祀:断绝先人的香火(即没有子嗣)。 ,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 注释标题 四方:指东、南、西、北。四隅:即四角,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而无大于我也。”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 注释标题 敝帚:破烂的扫帚。 ,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 注释标题 渲染:画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象。 ,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 注释标题 攘臂:捋起衣袖,伸出胳膊。搦(nuò)管:握笔。 ,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白镒于前 注释标题 白镒(yì):白银。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 ,勿顾也。其颠如此。

  外史氏曰:山人果颠也乎哉?何其笔墨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至于书法,则胎骨于晋魏矣。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呜呼!其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

  【阅读探究】

  颜色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命名颇为雅致。借助工具书,了解以下色彩名的含义:

  玄 赭 黛 茜 缟 水色 霜色 妃色 缃色 酡红 靛青 艾绿 秋香色

  【阅读训练】

  找一本古诗文硬笔字帖,每天抄写500字,坚持一个月。

  【拓展阅读】

  吴道玄 注释标题 选自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据《唐朝名画录校注》,[唐]朱景玄著,吴企明校注,合肥:黄山书社,2016年。

  [唐]朱景玄

  吴道玄,字道子,东京阳翟人也。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浪迹东洛,时明皇知其名,召入内供奉。开元中,驾幸东洛,吴生与裴旻将军、张旭长史相遇,各陈其能。时将军裴旻厚以金帛召致道子,于东都天宫寺为其所亲将施绘事。道子封还金帛,一无所授,谓旻曰:“闻裴将军旧矣!为舞剑一曲,足以当惠。观其壮气,可助挥毫。”旻因墨缞为道子舞剑。舞毕,奋笔,俄顷而成,有若神助,尤为冠绝。道子亦亲为设色,其画在寺之西庑。又,张旭长史亦书一壁。都邑士庶皆云:“一日之中,获睹三绝。”又画玄元庙五圣千官,宫殿冠冕,势倾云龙,心归造化。故杜员外诗云:“森罗回地轴,妙绝动宫墙。”

  又,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帝亦宣于大同殿图,累月方毕。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又画内殿五龙,其鳞甲飞动,每天欲雨,即生烟雾。

  吴生常持《金刚经》,自识本身。天宝中,有杨庭光与之齐名,遂潜写吴生真于讲席众人之中,引吴生观之。一见便惊,谓庭光曰:“老夫衰丑,何用图之?”因斯叹服。凡画人物、佛像、神鬼、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国朝第一。张怀瓘尝谓道子乃张僧繇之后身,斯言当矣。

  又,按《两京耆旧传》云:“寺观之中,图画墙壁凡三百余间,变相人物、奇踪异状无有同者。上都唐兴寺御注《金刚经》院,妙迹为多,兼自题经文。慈恩寺塔前文殊、普贤,西面庑下降魔、盘龙寺壁,及景公寺地狱壁、帝释、梵王、龙神,永寿寺中三门两神,及诸道观寺院,不可胜纪,皆妙绝一时。”

  景玄每观吴生画,不以装背为妙,但施笔绝踪,皆磊落逸势。又数处图壁只以墨踪为之,近代莫能加其彩绘。凡图圆光,皆不用尺度规画,一笔而成。景玄元和初应举,住龙兴寺,犹有尹老者年八十余,尝云:“吴生画兴善寺中门内神圆光时,长安市肆老幼士庶竞至,观者如堵。其圆光,立笔挥扫,势若风旋,人皆谓之神助。”又尝闻景云寺老僧传云:“吴生画此寺《地狱变相》时,京都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率皆修善。”所画并为后代之人规式也。 传统文化阅读与鉴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