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揭开神秘的面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性别教育,揭开神秘的面纱
性别教育微讨论、微点评
据相关调查表明:60%以上的家长对孩子的性别教育是忽视或缺乏正确方法的。性别教育,在时下的教育中,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还比较欠缺。如何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呢?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年轻父亲带女儿到商场的女厕小便,父亲被后来入厕的女性斥为“神经病”。有人认为,年轻父亲作为成人违反社会秩序是有错,也有人认为他顺应女儿的性别选择适合她的厕所,性别教育的初衷是好的,方式却不妥。对此,你怎么看?我在微信群发起了一个微讨论,请看大家的回答:
Alisa:他可以请周围的女性帮忙带他女儿进去啊,不然他女儿会不会认为男生也能进女厕所啊。
春山一笑:嗯。
Alisa: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帮他忙的。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不能为了自己孩子的教育而不顾他人的感受,毕竟女厕所有男性进入很多人还是很介意的。
春山一笑:哈哈,我觉得性别教育还是要从小开始,且要选择合适的方式。现在有时候我大妈她们还会提起,说我一周岁的时候,我爸带我去男澡堂子,我回家后学会说荤话,我爸被我奶奶骂了一通。
心雅:是的。如果他把女儿带到女厕门口,让女儿自己进去,然后自己在女厕所门口外稍远一些的地方等待,就更妥帖了。由此想到:性别教育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确也被有些家长所忽视。
满基:对孩子缺少必要的性别教育,也许会造成成年以后的性别身份障碍。
心雅:赞同。所以,这个问题还挺重要的。欢迎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满基:女儿幼儿园及小学时,我们给她订阅的各种适龄报纸上,其实有很多相关的教育,也可以帮助家长谈论这个话题,效果很好,也很生动。我买过一本欧洲的儿童人体读物,立体的,非常有趣生动,包括孩子如何出生,不过非常贵。
心雅:好经验!除了口授方式,借用你说的方式,挺好。还可以借用相关故事、绘本、影片等等。比如讲两个兔子小便的故事,以此来告诉孩子男女的区别。通过兔妈妈教兔宝宝拒绝小熊摸它来告诉孩子该如何保护自己。除了看绘本,我还会带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纪录片。其中有一部片子,其中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成千上万的精子游向卵子,最终胜出者才有机会和卵子结合。在孩子对生命孕育的过程非常好奇的时候,我一边给他们讲解,一边鼓励孩子:你们能来到这世界,本身就已经是冠军了。
你若安好:我比较注重提高女儿对女性的自信。比如男生虽然有小鸡鸡,像水管,小便很方便,但是他们没有子宫,不能生小孩,女生的子宫是很神奇的……小的时候子宫没长好,大了来月经了就是告诉你它可以生宝宝了,平时就像没气的气球,每个月会分泌出血液来打扫房间,会有点涨涨的,如果有的女生从小吃很多冷饮,这时候就会肚子疼;男生就没这功能。怀孕的时候子宫里会有热水我们叫羊水,让小孩在里面游泳……如果世界上没有女人,就没有人类了……反正就见缝插针说几句,她觉得做女生很棒。
心雅:性别教育,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呢?本文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探讨。
性别教育,家长宜早准备、不回避
性别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全人格,还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人在3岁左右就有性别意识了,3岁以后孩子逐渐意识到”男女有别”并开始以自己的性别身份自居。随着逐渐长大,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着装、行为举止、性格特征也逐渐会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就逐渐形成了心理性别。为避免或减少孩子性格发展出现偏差,3岁前就需开始引导孩子的性别意识,比如告诉孩子:我从哪里来?男孩和女孩有哪些不同等等。要给孩子一杯水,家长要有一个池塘的水,所以需要好好学习、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性别教育宜根据孩子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而各有侧重点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性别教育要抓住几个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进行。
4~12个月:宝宝能够根据打扮、发型、声音、气味简单地区分男性与女性。这个阶段,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有意识地加强:
首先,给宝宝的打扮要与性别相符。偶尔的反串打扮,会让人觉得有趣好玩,但不能经常反串,否则容易造成性别错位症。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混淆他们的装扮与对应的性别用品。一些国外医院,男宝宝和女宝宝从刚出生就会用蓝色和粉色的襁褓加以区分,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哪些是属于自己的颜色,值得借鉴。
其次,尽量做到不同性别的陪伴。儿童的性别教育在双性别的环境中进行更有利,除了让女性成员比如妈妈、奶奶、姥姥、保姆阿姨陪伴、抚育孩子,还应尽量让爸爸、爷爷、外公等男性成员参与到照顾宝宝的队伍中。尽量创造条件,从小让宝宝接触不同性别的亲人,力求让爸爸妈妈都多接触宝宝,让宝宝对男女不同对象的声音、气味、发型有所感觉与比较,学会区分人的性别。
1~2岁:这个时期的宝宝,不仅已经开始学讲话,同时还表现出对某些玩具的偏爱,男孩更偏爱力量型、酷型玩具,比如车子、机器人、变形金刚;女孩偏爱柔软型、美丽型玩具,比如洋娃娃等。这个阶段,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有意识地加强教育:
首先,可以直接、明确地告诉宝宝的性别,让他们说出“我是男孩(男生)”或“我是女孩(女生)”,并引导宝宝观察身边的人,说说爸爸妈妈的不同等等。
其次,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与打扮。这个时期的宝宝,尤其喜欢模仿,宝爸宝妈要从自身的行为和装扮,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给宝宝树立榜样。
再次,把性别教育融入到生活细节中,把如厕训练与区分性别结合起来,根据男宝和女宝的不同生理特点教会他们相应的一些清洁方法,比如手纸怎么使用等,适当做些示范。
2~6岁儿童期: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这时期的孩子,都能正确地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对性别差异充满好奇与兴趣,喜欢问为什么,但他们更喜欢与同性接近和玩耍,也会注意到异性与自己的不同之处。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首先,不要回避孩子的发问,更不要轻易指责。因为好奇,孩子可能会问出一些令大人尴尬的问题,做出一些尴尬的事情,比如男孩偷看女孩小便,比如偷看爸爸妈妈洗澡等等,请不要过度指责,这正说明你的性别教育需要尽快跟上。可以通过故事、绘本、科教片等辅助方式,用深入浅出的言语,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坦然地告诉他们男生女生之间的区别,回答比如“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位家长的回答很妙:“宝贝,你看见这朵花了吗?这个中间是妈妈,旁边的是爸爸,爸爸把花粉授给了妈妈,就结了果子。人也是一样的,你就是这个果子,你看,这个花妈妈肚子圆圆的,那就是它的孩子,你先是在妈妈肚子里,很小很小,妈妈吃了好东西,变成营养给了你,你就长大了,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也就是现在的你了。”其实,巧妙的解答方法还有很多,无需敷衍、回避,更没必要骗孩子,因为你不需要讲得太细。
其次,结合安全教育,教会宝宝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比如告诉女儿,无论她现在几岁,都不能让别人脱她的裤子,除了妈妈、奶奶,无论谁都不行。更不能让别人随便摸自己的身体,除了被轻轻拍肩膀、家人间拥抱是好的接触,遇到别人对自己施以的其他的身体接触,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告诉父母。
再次,从小培养孩子的性别自尊。在宝贝洗澡前后衣衫不整时,一定要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对待他,像宝妈带着男宝去女浴室洗澡也应该尽量避免。
青春期:在这性别角色发展的另一关键时期,科学的性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青春期”的孩子,生理急剧成长,而心理的成长却相对滞后。这时期,孩子自我感觉开始成长,他们强烈渴望独立与自由,努力摆脱原来的幼稚和束缚,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心理上也变得更自尊、更敏感,更容易情绪起伏。在行为表现上,喜欢给自己作主,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能力。在与性相关的问题上,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也会很自然地发生,也会很容易产生性冲动。
其次,性教育是青春期性别教育的重点、难点。青春期的孩子将面临着更多与性有关的情境,并常常自己做出决定,比如怎样的约会或社会交往是安全的?什么情境潜伏着性侵犯的危险?这个时期,学校的性教育固然要跟上,而家庭的性教育更不能放松,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异性交往中的性安全、性心理教育、自尊自爱与责任感。对社会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如婚姻、怀孕、出生),对出现在电视或报刊上报导的有关事件,如过早性行为、少女妈妈、性病流行的看法和公开讨论等等,都可以坦诚布公地和孩子交流。还可以选择一些相关书籍、影片推荐给孩子阅读、观赏。父母要教孩子做决定的技能,告诉孩子有关信息、价值观、自信,怎样去做会有最好的结果,并尽可能早的让他们有自己练习做决定的技能的机会。在学习做决定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支持孩子做出决定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恰当引导孩子的恋爱。当发现孩子开始恋爱时,既不要完全放任不管,也不要横加干涉、指责、打压,而要及时引导、尊重孩子的自尊、正当隐私与合理决定。
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同时也强调男女平等与责任
性别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性别角色中的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同时还包含更广泛而深刻的内涵,比如让男孩从小养成尊重异性的习惯,明白异性并不是可以随意侵犯或施加暴力的对象。男孩子如何对待异性,不仅体现着性别教育的水平,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体现。正如一则公益广告所说:“不要对女性使用暴力,即使你手捧鲜花。”对于男孩来说,不妨多一点绅士风度和男子汉气质:对女性多一些呵护与谦让,刚毅、坚定、勇于担当责任;对于女孩来说,不妨多一点淑女风范:自尊自爱、温柔亲切、沉静优雅,善解人意等等。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既展现出各自的性别优势,分工协作,又相互支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就是对孩子极好的教育与影响。学校,则是男孩女孩接触时间最多的场所,宜营造男女同学交往中自然、轻松、和谐的氛围与环境。
在尊重男女性别差异、性别优势的同时,也要强调男女平等与责任。这种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是人格的平等,自由心灵与智慧的平等,不是性别无差异的平等。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独立人格、独特魅力的基础上,善于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心理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在这一点上,除了家庭、学校的教育熏陶、潜移默化作用,社会、媒体、舆论更应发挥应有的正导向作用。
性别教育温馨小贴士:
1.性别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2.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完整和谐的双性别环境和双性别影响力。父母双方展现自已的性别优势,充分展现两性的互补作用。切忌在孩子面前进行性别角色优劣的较量,更不要寄希望于自己能完全替代对方给孩子以性别影响和教育。
3.用学名帮助孩子认识身体器官,大人孩子都坦然。
4.性别教育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幼儿可以用卡通图案和童话寓言,比如妈妈的卵子像荷包蛋,爸爸的精子像小蝌蚪之类。青春期性教育,要解释月经、遗精、性发育、性行为等知识,可以用子宫剖面图、生殖器胚胎成长过程、性行为3D图等直观形式,帮助理解。
5.孩子总会在无意间看到成人世界的东西,家长无需紧张,也不必欲盖弥彰地进行补救。当孩子无意看到大人的裸体,大人可以从欣赏美景、人体艺术、绘画素描等角度,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性”问题。如果引发了孩子对美的正确认识,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观人体雕塑和油画展,一举多得。
6.性别教育既要从实际出发,也要善于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国外的性别教育,既有相同,也各有千秋。瑞典、芬兰、新加坡、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有切实可行的性别教育方案与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附:国外的性别教育经验(精选)
认识性别是最初的性教育。国外的性别教育,既有相同,也各有千秋。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国家之一。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1966年,瑞典又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
芬兰: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性教育的重要性,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性教育大大方方地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各种各样的性教育出版物图文并茂,连娃娃都有性教育小儿书。
新加坡:性别教育从内衣分男女开始。新加坡的性别教育更侧重生活,尤其是内衣,从婴幼儿开始,无论是内衣还是外装,都是分男女装的,很多裹着尿布的男婴儿,已经穿着非常正规的男装三角裤,目的是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是男孩。而对咿呀学语的孩子,妈妈们会不厌其烦地说着“你是男孩不是女孩”或“你是女孩不是男孩”。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系统的性教育方案,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成长岁月系列》。
德国:男生拥抱,女生亲吻。德国父母认为男宝需要认可,女宝需要呵护。在德国,经常可见到男孩如果帮了别人的忙,父母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熊抱,然后拍拍后背;而女孩通常会获得一个甜蜜的吻。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拥抱代表肯定,而亲吻则代表保护和爱。
美国:美国所有幼儿托管机构里,厕所是分男女的。幼儿到园的第一课便是认识厕所。孩子上厕所时老师就会提醒他们别走错了。在一个扎着小辫子女孩坐厕姿势的图案和一个男孩坐厕姿势的图案的标志下,幼儿们分门进出。厕所里的设施完全按正规男女厕所设计,只不过是尺寸小而已。因为好奇,如男孩跑到女厕所探个究竟,老师一般不批评,只是问他们是否看清有什么不一样。
英美等国家:目前,在英美等国家较为流行的“同伴教育”,是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这一方式改变了青春期性教育中传统教育者(老师、家长)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障碍。由于教育的双方都是青少年,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便于交流。“同伴教育”以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用讲课、讨论、游戏、讲故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并配合多种传播载体和实物模型,既生动又有效。目前,这一方法已引入我国和亚洲、南美的其他一些国家。 “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