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

在家庭舞台上,家长要扮演好多种角色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在家庭舞台上,家长要扮演好多种角色

  角色扮演与转换越自然、越到位,效果越佳。

  角色,既可以指戏剧、影视中的人物,也指社会角色: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扮演着多种角色,集许多角色于一身,就是一个角色丛。

  在多年的教育心理咨询实践中,与很多孩子、家长接触后,我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始终以爸爸妈妈的角色出现在孩子的面前,会造成亲子关系的平面化、单一化与刻板化,也影响到效果。那么,家长该如何扮演不同的角色呢?我认为家长应该善于扮演六种不同的角色:父母的角色、老师的角色、朋友的角色、心理咨询师的角色、陌生人的角色和同学的角色,并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启用并灵活转换这些角色。

  1.父母的角色。从血缘关系上来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贴心、最牵念的人。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是所有父母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亲子关系、亲情交融的自然表现。扮演父母的角色,首先意味着在“衣食住行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重视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和成长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环境。孩子越小,父母角色也越突出,尤其是在孩子需要亲情陪伴的时候,父母与孩子形成爱的连接,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顿可口的早餐或一份有趣的礼物;一个亲切的微笑或温暖的拥抱;一个问候的电话或一封温馨的书信;一次有趣的亲子问答或开心的户外活动;共同设计亲情衫、家庭小报、快乐成长相册等等……

  在扮演父母角色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两种极端:一是片面理解“爱”,父母过度溺爱孩子,缺少必要的行为规范约束,导致孩子的极端任性、自我自私;二是父母的陪伴明显缺失或错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从而错过了父母与孩子亲情沟通、共同成长的最佳时期。

  2.老师的角色。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情无价,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手段。引领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让孩子在亲情之爱与温暖中快乐健康地成长。然而,扮演好老师的角色,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或一个池塘。为此,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有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懂得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技巧,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从容应对,减少盲目和误导。

  扮演老师的角色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索、求知的兴趣和积极性,尽量减少枯燥无趣、唠唠叨叨的说教与满堂灌,对低龄孩子,尽量多用故事、比喻、绘本、实例、趣味游戏、体验活动等方式,提高孩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对大孩子,尽量尊重其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多一些启发式、互动式、有创意的交流。比如有一位妈妈,每天晚上花一些时间,与读初中的女儿一起进行旅游口语的互动式学习,她们互相当老师也互相当学生,既激发了孩子学习外语的兴趣,也融洽了亲子关系,效果挺不错。另一位妈妈,与孩子一起体验“佳片有约”,在母子共同选择、推荐的影片中,同观赏,同思考,既满足了孩子爱电影、写影评的兴趣与心理需要,也促进了彼此的交流,在电影世界中学习丰富多彩的人生道理,可谓一举多得。

  3.朋友的角色。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教育方法之一。朋友就是彼此合得来、知心知意、相互平等、有共同语言、能够互相帮助的伙伴,朋友的相知相契相惜,是令人动容的乐章。在与孩子倾心交谈时,在与孩子游乐玩耍时,在与孩子商量事情时,放低姿势,放下家长的权威,以平等的态度和方式,以知己好友的身份,能够增强信任感和亲和力,大大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教育心理咨询实践中,我们接触过多例这样的家长:总习惯于把工作中的领导角色、权威带到家庭中,加上家长的绝对权威,毫无平等可言,孩子只有服从没有商量的余地,久而久之,使亲子关系陷入十分紧张、对抗的状态,如果孩子正处在逆反期或青春期,这种对抗与逆反就更为激烈,甚至带来巨大的家庭矛盾,连正常的沟通也无从进行,教育更无从谈起了。

  4.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小小的创造力?”心理咨询师的突出优势在于,善于悦纳、善于聆听、善于心灵的互动。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并不是让家长给孩子做心理咨询,而是启用一些心理咨询师的心态与沟通技巧。面对孩子的不完美,父母是不是能够从内心真正悦纳,把孩子当作独一无二的生命艺术体来欣赏来珍爱?与孩子沟通时,父母是不是改变说得多、听得少的习惯,学会耐心地聆听孩子的心声?

  5.陌生人的角色。俗话说,知子莫如父母,按照常理,父母应该是最理解孩子的人,孩子的优点、孩子的缺点、孩子的喜怒哀乐,父母都清清楚楚。如此,为什么还要扮演陌生人的角色呢?如果把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比作一个圆,圆周接触的外部比作不了解的世界,你会发现,了解得越多,圆就越大,而圆周接触的部分也越大,也就是未知的世界——熟悉的陌生区域也就越大。孩子是不断变化和不断成长的,把孩子当作一个未知的新世界,意味着要用新的视角和心态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琢磨孩子,不断发现新优势、新潜能,不断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突破和超越,在孩子的成长中收获一个个惊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扮演陌生人的角色,反而会多了一份尊重与谨慎,多了一份自我约束与涵养,而不是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6.同学的角色。在家庭中,父母扮演同学角色,并不是指年龄相仿的、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同窗共读,而是指父母与孩子或者有着共同的学习兴趣或目标,常常在一起营造共同的学习环境,一起探讨共同的话题。亲子同学的范围很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比如:有的母女都喜欢养植花花草草,喜欢一起学习交流养花知识;有的父子都爱下棋,经常一起切磋棋艺;有的母子一起学英语口语,每天对话练习;有的父女都爱创意手工,买来参考书边学边做……久而久之,不仅融洽亲子关系,也营造了充满意趣的家庭学习氛围。正如琳琳妈妈慧子在分享体会与感悟中说:“做学习型、成长型的妈妈,感觉真好!”

  如果父母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能够灵活地转换角色,教育将会更加丰满、方式也将更加匹配,这样的父母也是可亲、可敬、可爱的。而角色扮演与转换越自然、越到位,效果会越佳。这,同样需要慢慢体会和感悟,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与修为、从量变到质变、渐入佳境的过程。所有乐意和孩子共同成长、渴望成为智慧型家长的您,是否可以试试呢?

  互动分享:

  关于家长不同角色的体验与感悟(琳琳妈妈:慧子)

  通过心雅老师家庭教育心理专题课程的学习,知道了家长扮演着多种角色,包括父母的角色、老师的角色、朋友的角色、心理咨询师的角色、陌生人的角色、同学的角色。这次专题学习使我对家长的角色有了一次颠覆性的认识,我从来也没想过家长除了父母的角色还有其他这么多的角色。

  关于父母的角色

  父母的角色要求家长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和成长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环境。自我感觉这个角色我是称职的,不过有点过度关心了,甚至有点不放心。以前,孩子想要什么,只要说一声马上帮她办好,有时候她还没说,已经帮她想好,做好了。孩子洗澡的毛巾用好,我会主动帮她搓好,然后挂好,被子帮她叠好,牙刷杯子洗干净等。逐渐发现孩子缺少自理能力,有依赖心不仅反映在生活上,还反映在学习上,遇到任何难题,首先想到是寻求别人的帮助,自己就等着答案就行了,不会主动解决问题。学习了心雅老师“在家庭舞台上家长要扮演好多种角色”专题后,想要放手让她自己做,没几天发现孩子没做,就又忍不住帮她做了。我反思一下,以前我总说孩子不主动、不独立,依赖性重,其实根源就在我这里,我帮得太多了。自从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放手让孩子去处理她自己的事,现在部分的事情已经由她自己独立做了,做得还不错,剩余部分也要慢慢交给她,让她自己作主,我不能再做“老母鸡”了。

  关于老师的角色

  老师的角色要求父母能给予孩子启发式、探索式和互动式的引领,要让孩子学会掌握关键词和方法,要有一起学习的体验过程,让孩子尝试小错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兴趣和动力。六个角色中最难胜任的是老师的角色,想要成为像教练似的老师,我还得继续努力,让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厚起来,才能从各方面给予引领、点拨、启发,孩子令我焦虑的问题才能变成小问题。

  关于朋友的角色

  朋友的角色要求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在与孩子倾心交谈时,在与孩子游乐玩耍时,在与孩子商量事情时,放低姿势,放弃家长的权威,以平等的态度和方式,以知己好友的身份,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这点上,我感觉自己做得还不错,我和孩子经常会聊聊喜欢的歌曲,《大王叫我来巡山》就是我们俩都觉得好玩又好听的歌曲,时常会一起听听。韩国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回来了》,我们俩都很喜欢看,小孩子们萌萌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孩子的爸爸总说看这种节目是浪费时间,我倒觉得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中适当地放松一下也未尝不可,只要不沉迷其中就行了。我有时忘记什么事没办,孩子会点着我的额头说,唉!你的记忆力可怎么办呀!这时有的家长会怪孩子没大没小,我一点儿也不生气,孩子是把我当成她的朋友了,我应该感到高兴才对,说明朋友的角色我已经扮演得很好了。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要善于悦纳、善于聆听、善于心灵的互动,要求家长面对孩子的不完美,能够从内心真正悦纳,把孩子当作独一无二的生命的艺术体来欣赏,改变说得多、听得少的习惯,学会耐心地聆听孩子的心声。以前无论孩子说什么,她一开口,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主观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听孩子的解释,希望她按照我的话做,表面上是为她的将来着想,其实是想她成为我希望的样子,最后孩子不愿也不敢把她的想法告诉我,造成亲子沟通的很大障碍。通过咨询学习后,觉得在这一点上自己必须要改变了。在尝试期间,发现自己总是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才后悔为什么不先听听孩子的想法。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总算又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慢慢地能够先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我自己说完就后悔了,但是还不能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总觉得自己的人生阅历要比孩子丰富,总想教孩子怎么想、怎么做,让她少走弯路,替孩子决定她的未来。想扮演好孩子心理咨询师角色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这条路上,我还需要走很多的路,不过我有信心,我能够做得越来越好。

  关于陌生人的角色

  陌生人的角色要求家长把孩子当作一个未知的新世界,用新的视角和心态不断地去探索、研究、琢磨孩子,不断发现新优势、新潜能,不断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突破和超越,在孩子的成长中收获一个个惊喜。在心雅老师的帮助下,我从不同角度对孩子进行了观察,发现孩子与陌生人相处时是热心的,与同学相处时是为人着想的,与家人相处时是体贴的;心情好时是开朗的,心情不好时是安静的、焦虑的;在家里是依赖的,在家外是独立的。这样一看,发现她身上的优点多于缺点,一直以来很希望孩子改掉的缺点几乎看不见了。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陌生人角色的深意,如果我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评价也会以负向为主转为正向为主,孩子每天生活在良性的激励中,不进步都不可能。

  关于同学的角色

  同学的角色不是指和孩子同龄的学生,而是和孩子一起学习的伙伴。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孩子在学校课堂里学习文化知识,我在社会课堂里学习生活知识。世界是在不断变化中,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要想不退步,就要学习。通过学习,自我感觉已经比以前有能量多了,遇到问题不再束手无策,而是不慌不忙地逐一解决。当然生活中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需要用新的办法去解决,那我就得和孩子一起努力学习,永无止境,相信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做一个学习型、成长型的妈妈,感觉真好!

  如果每个家长都能够扮演好这六个角色,孩子在我们眼里是立体的,是多面的,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问题,我们就不会盯着孩子的某一个不足之处,用多种沟通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和理解,就不会觉得家长唠叨,也比较容易听取家长的建议,这样做家长就会从容得多。 “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