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复习记忆法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及时复习记忆法
古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这句话中,我们便能窥见“重复”的重要性。若把“记忆”比作我们要走完的道路,“记”是路的起点,“忆”是路的终点,那么“不断重复”就是到达终点的最有效手段——前进的步伐!在记忆的道路上,我们可以采用很多方法让旅程趣味丛生,丰富多彩,但却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到不了终点即意味着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应当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遗忘以后再重新去记。”在记忆力训练过程中,我们送给所有受训学生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在没有忘记之前及时复习。”
小军,男孩,初中预备班,他目前最大的困扰是记不住东西,马上要考试了,可老师要求记忆的内容却堆积了一大堆没法完成,完全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我们问他:“你知道怎样能让自己更快地记住要记的内容吗?”
小军挠挠头,迟疑地说:“不知道。”
“那你平时都是怎样完成老师布置的课文背诵呢?”
“死记硬背。”
“除了死记硬背,还用过其他方法吗?”
小军低头沉思了一会,说:“有时我很想记住一样东西时,我会一直一直背,直到滚瓜烂熟为止。不过老师抽查时,我还是会忘记。背课文太难了。”
记住的东西为什么还是会遗忘呢?人的大脑是记忆的宝库,为了能更好地使用它,必须先去了解它。在和小军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很喜欢网络游戏,为了更好地提起他的兴趣,引发他去思考,我们就用网络游戏打了一个比喻:
“游戏当中,即便再好的武器装备,若使用者不了解它的性能,随意乱用,不但很难打死怪兽,有时甚至会危害使用者的生命值,对吗?”
“对的!”
小军一脸兴奋。比起刚才谈及自己记不住课本内容时的神情,精神了很多。
“其实记忆力就是你学习上的一样重量级装备。从你记事起你就一直在使用它,这么多年了,你对自己这个装备有哪些了解?”
“啊?”
很显然,小军对这种比喻感到意外,却也有了一定的触动。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我们以故事的方式和小军讲述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生平,借此引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遗忘是有规律的,并且先快后慢。在学习当中,初学的知识很容易被忘记,尤其是前一两天,必须及早复习。为了让小军进一步了解遗忘曲线,我们还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做了一个数字游戏。要求小军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下列表格中的数字,并在课后将内容以及含义复述给父母听。
对于用小军喜欢的网络游戏为切入点引出记忆方法,有些读者可能会感觉多余。直接教导岂不更加省时方便?其实不然!在小军进入训练室时,我们感受到了他潜在的消极和勉强。很显然,长期的挫败感让小军对学习产生了一种畏难和排斥的情绪。比起盲目灌输,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发共鸣,才是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真正起点。要知道被动接受和主动思考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而这个重要细节往往会被很多家长忽略,由此产生的困惑也会接踵而来:“为什么我和孩子说什么都没用呢?”原因或许就在这里。
第二次来训练的时候,小军向我们反馈,他觉得“及时复习”这种记忆方法浪费时间、枯燥,并且效率不高。记不住的还是记不住!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我们选了一小节文章让小军背诵,并仔细观察他的记忆过程。
“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下落。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选自峻青《第一场雪》
小军第一遍记忆用了16分钟。20分钟后,第二遍复习记忆用了5分钟。(因为时间关系,只要求他复习一遍。)检查完毕后,我们问:
“在背的过程当中以及后来复习的过程中,你有过思考吗?”
“我什么也没想!”
“问题就出在你什么都不想。”
从小军的背诵过程中,我们发现他有几个致命的记忆弱点:
1.记忆之前缺乏目标性以及时间观念。
这点可以由短短2小段,却耗时16分钟可以看出。
2.记忆过程中缺少主动性。
分析第一段,这段的特点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描写的,并且有明显表示时间的词语:前些天、昨天一清早、中午、黄昏。这些词语可以帮助背诵者建立记忆脉络。但小军没主动去寻找记忆内容之间是否存在规律或联系,只靠机械背诵,所以在背诵检查时,两次都出现同一错误(漏背了“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这句话)。
3.复习方式机械、单一。
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记住目标物,而不是单单完成“复习”这个动作。小军显然没领悟到这点。并非从头到尾囫囵吞枣重看一遍就叫复习。复习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侧重点、有目标的再次记忆。
选取10个英语单词为例:between、cousin、angry、bounce、climb、another、bored、drink、dance、deep。记忆时可以按照字母顺序将单词进行分类:
第一组:angry、another
第二组:between、bounce、bored
第三组:cousin、climb
第四组:drink、dance、deep
再把记忆的时间分段:第一段时间记忆第一组,第二段时间记忆第二组,第三段时间复习第一组和第二组;第四段时间记忆第三组,第五段时间记忆第四组,第六段时间复习第三组和第四组;第七段时间再来一次总复习+自我检测。在第七段时间里,要着重关注自己容易记错或难记的单词,并将它们单独罗列出来,这些是下一轮复习的重点注意对象。
4.复习后缺少“自我检测”环节。
自我检测是自我督促的一种有效办法。复习效果可以从检测中得到验证。通过自我检测,可以快速发现记忆错误或薄弱环节,能让复习更有针对性,也能提高训练者的自信心(因为你会发现错误越来越少了)。同时,不断地自我检测也可以让注意力更加集中。
5.记忆方式缺乏效率和科学性。
在和小军交谈中得知,平时背书时,若一直记不住他就会变得很烦躁。认为出去玩一会休息一下效果会更好,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他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重复记忆。其实小军的总体想法并没错,适当的休息的确能提高记忆效率。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对新的记忆内容为保持记忆而进行复习时,分散法(即复习30分钟休息5分钟,再复习30分钟休息5分钟这种有规律的间隔复习)比集中法(一直学习直到记住为止,没有任何休息的疲劳学习)效率更好。休息时间的长短可以因人而异,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休息时间是用来调节大脑以便更好地记忆,和纯粹意义的“玩”不同。小军总是休息到伙伴散伙为止,本来记住的内容也早已忘光了,又从何谈起“效率”两字?
读者朋友,你在记忆时是否都关注了这些细节呢?在这里,除了重申“在没忘记之前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外,还想再介绍几个提高复习效率的小窍门,让大家的记忆之旅更加轻松愉快!
一、如何“挤出”复习时间
总有学生和我们诉苦,作业太多,根本安排不出时间复习。其实这和个人的时间管理观念很有关系。制作合理、科学的时间安排表能有效改善这种“窘况”!除去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你可以把自己每天的闲暇时间安排一下。
例如设计一个日复习表:
在设计时间表时,一定要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开始时,这个计划表应该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以此来激发实行者的信心。
二、头脑风暴:复习方法大比拼
前面提到,复习不应该是单一的,或只是把记忆的内容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妨给自己来一场头脑风暴,只要能提高复习效率的就是好方法!比如将英语单词做成卡片,依靠记忆选出昨天记了哪几个单词,今天又记了哪几个单词;将总是记错的几个单词写在便贴上黏在床头,睡觉前起床后都在心里默背几遍……相信只要努力去挖掘,不断去尝试,你的复习效率会越来越高的。
三、自我奖励——积极的自我暗示让人始终保持记忆的好心情
告诉自己,如果自己能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多少记忆内容,就自我奖励一下。这个奖励内容可以是一段音乐,一朵鲜花,一颗糖果……只要是你喜欢的!年纪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忙制作“星星表”、“红花表”,孩子看到自己得到的星星、红花越来越多,那他的自信和兴趣也会越来越足了!
记忆趣谈
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德国心理学家,是最早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1850年1月24日生于巴门,1909年2月26日卒于哈雷。早年,艾宾浩斯主攻历史和哲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76年,受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影响,他决心像费希纳研究心理物理学那样,通过严格系统的测量来研究记忆。因为条件的限制,研究进行得非常艰难。即便如此,艾宾浩斯也没有放弃。他花了5年的时间,把自己作为被测对象,独自进行实验,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究。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他甚至调节了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去配合研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他贡献给后人最大的研究成果。
记忆之星小竞赛
1.用1分钟时间记忆下面10个数字,然后将这10个数字遮住,按照记忆默写出来。默写时,数字的位置调换也属于错误。写完后,检查错了几个。5分钟后,将这10个数字复习一遍,再次默写,记录错误个数。15分钟后,再将这10个数字复习一遍,默写,记录错误个数。
18 34 17 32 35 74 50 61 98 10
2.使用及时复习的方法,记忆下面这段绕口令。
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盖了六十六间楼,
买了六十六篓油,养了六十六头牛,
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六十六篓油,堆在六十六间楼;
六十六头牛,扣在六十六棵垂杨柳。
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间楼,
翻倒了六十六篓油,折断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砸死了六十六头牛,急煞了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聪明的孩子与家长”教育心理丛书(套装全3册)